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293|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细节决定成败--百元散热小范围横向P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5 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大多数的硬件玩家而言,能够接受的硬件成本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谱,作为必不可少的附件同样如此。因此,更多的厂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以博得更大的市场占用率及销售业绩。CPU散热器,你能接受的费用是多少?当然,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随CPU盒装内赠送的散热器,因为这个散热器的目的只有一个,在CPU的默认频率下保障其能正常稳定的工作。散热解决方案的厂商为了能够让玩家感受到更有乐趣的硬件把玩内容,因此设计生产了具有更高性能的散热器。

散热器性能的体现,往往都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除了由各硬件测试专业媒体发布的测试报告外,售价,这个因素也就成为了另一个标准,因为咱们的前辈很早就总结了一句金玉良言:“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大家非常重视的价格,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每一百元就是一个档次。面对已经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就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热身,毕竟夏天就要到了。这次热身选用的对象,就是近期深受玩家关注的GT(极冻酷凌)lgloo 5610(市售99元左右)EC(劲冷)大黄蜂(市售95元左右)以及价位接近的OC3(超频三)东海(市售120元左右),这三款散热器的售价都接近一百元,也是大家最为关注、厂商拼杀最凶悍的价位。
DSCN2081.JPG (39.19 KB)
2008-3-24 22:19


此次PK的三位成员,从左开始为超频三东海,劲冷大黄蜂,极冻酷凌5610。个头高矮从图中便可看到,大黄蜂最魁梧,东海其次,5610则是最秀气的一员。

测试平台的选择,我们仍以INTEL的C2D为主流使用对象考虑,配上ASUS P5W64 WS PRO2X1GB内存,NVS280显卡成为测试平台,由于考虑到测试对象是散热器,因此对于测试环境也进行了封闭,防止这三款均为热管+鳍片为主要散热方式的散热器接触到流动空气,而且显卡使用的是完全被动散热,测试平台上没有安装多余风扇,因此测试结果基本准确,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我们采用单独介绍的方法,先从安装看起。
DSCN2021.JPG (73.97 KB)
2008-3-24 22:22


超频三东海在安装中没有碰到任何问题,只不过在扣具扣合的时候需要花点力气,而且在扣紧以后,发现东海可以左右小范围移动。
DSCN2023.JPG (53.84 KB)
2008-3-24 22:22


DSCN2025.JPG (78.93 KB)
2008-3-24 22:22


DSCN2026.JPG (83.27 KB)
2008-3-24 22:22


DSCN2027.JPG (84.25 KB)
2008-3-24 22:22


从几个角度可以看出,超频三设计并且一直使用的扣具还是很有特点的。
DSCN2028.JPG (72.96 KB)
2008-3-24 22:22



DSCN2029.JPG (26.8 KB)
2008-3-24 22:22


这是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底座,高度适中,与主板上的元器件和平相处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安装的问题。但对于主板PCB而言,还是会造成略有弯曲的现象。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标准ATX主板在CPU周边有四颗螺丝,可以向相反的角度提供拉力。
DSCN2031.JPG (16.91 KB)
2008-3-24 22:22


这就是超频三自主设计一直在使用的散热器安装底座
DSCN2032.JPG (37.33 KB)
2008-3-24 22:22


超频三东海。主要采用的还是铝质鳍片+铝质底座+纯铜热管+9225风扇的主流散热方式。风扇采用的还是3PIN,随包装赠送了调速器方便用户选择静音与效能模式
DSCN2035.JPG (38.53 KB)
2008-3-24 22:22


铝质鳍片间隔很密,数量达到了44片之多(有效工作43片,最顶部一片为装饰用)
DSCN2037.JPG (37.96 KB)
2008-3-24 22:22


东海的底部是这款散热器的靓点。三根6毫米的热管经打磨后与散热器底座水平,可直接与处理器表面接触,这就是超频三引以为豪的专利HDT技术。
DSCN2041.JPG (59.7 KB)
2008-3-24 22:22


铝质鳍片通过穿FIN工艺与热管结合。
DSCN2042.JPG (49.29 KB)
2008-3-24 22:22


风扇则通过鳍片上的内陷沟壑固定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3: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就是超频三东海的安装及散热器细节展示。相信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超频三的HDT技术对散热带来的影响究竟如何,不要急,请继续往下看其他两个产品的介绍先。
DSCN2056.JPG (46.95 KB)
2008-3-24 22:43


这是劲冷的大黄蜂。刚出来的时候着实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比较YY而且个性的外观
DSCN2058.JPG (67.45 KB)
2008-3-24 22:51


DSCN2059.JPG (85 KB)
2008-3-24 22:51


DSCN2060.JPG (87.25 KB)
2008-3-24 22:51


由于采用的是INTEL LGA775的标准安装扣具,在安装时就显得非常简单,按下扣脚时一声清脆的“嗒”意味着扣具已经到位
DSCN2062.JPG (51.48 KB)
2008-3-24 22:51


同样,因为使用了标准的LGA775扣具,安装完毕后主板PCB的弯折也成为了正确安装的识别标准之一,汗
DSCN2045.JPG (30.11 KB)
2008-3-24 22:43


大黄蜂使用的也是热管+鳍片的散热方式,早在2005年我就已经看清散热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热管的天下,果不其然,随着热管生产加工技术的成熟,再加上成本控制等原因,百元以下的散热器终于可以看到热管的身影
DSCN2051.JPG (38.24 KB)
2008-3-24 22:43




最高的身材换来了最多的鳍片,58片有效设计
DSCN2053.JPG (37.99 KB)
2008-3-24 22:43


大黄蜂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这个风扇的减震橡胶钉,在实际应用中,降低风扇转动时的震动与噪音都很有效。裸露的热管头用橡胶套罩住,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DSCN2054.JPG (47.31 KB)
2008-3-24 22:43


如此设计的扣具,相信明眼人一下就能看明白,是的,大黄蜂针对不同平台推出了不同的产品,其区别就在于更换了扣具。独一的针对性也便于用户选择,而不必多掏钱购买多平台散热器。不过,对于喜欢折腾的玩家来说,似乎多平台散热器会更吸引人一些
DSCN2046.JPG (46.26 KB)
2008-3-24 22:43


大黄蜂也采用了类似东海的HDT设计,热管弯折后与散热器底座平齐,直接与处理器表面接触
DSCN2049.JPG (71.5 KB)
2008-3-24 22:43


鳍片与热管继续使用穿FIN的加工工艺,看来由AVC首创的穿FIN工艺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了
DSCN2055.JPG (35.14 KB)
2008-3-24 22:43


直径6毫米的热管经过两次弯折后成“U”型,在我们看来,对于鳍片而言,两根热管的有效散热数量达到了四根。

最后,我们来看看身材矫小的极冻酷凌5610的具体情况。
DSCN2063.JPG (64.32 KB)
2008-3-24 23:18


5610在安装中也没有任何问题。比较中意这种通过螺丝安装的方法,虽然最原始,但也最有效
DSCN2066.JPG (80.09 KB)
2008-3-24 23:18


DSCN2067.JPG (85.75 KB)
2008-3-24 23:18


DSCN2069.JPG (56.64 KB)
2008-3-24 23:18


与前两款产品不同的是,5610提供了一个钢质的主板背板,用以加强对主板PCB的保护

DSCN2064.JPG (48.44 KB)
2008-3-24 23:18


通过图片可以看到,主板的PCB没有弯曲的现象,VERY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4:02 | 只看该作者
DSCN2070.JPG (26.98 KB)
2008-3-24 23:18


5610是一款多平台散热器,这是使用INTEL扣具与背板的合影。

DSCN2072.JPG (27.34 KB)
2008-3-24 23:18


背板做工很精细,甚至打上了GT的LOGO

DSCN2073.JPG (29.63 KB)
2008-3-24 23:18


由于使用的是8025的风扇,因此5610的身材也最为纤细

DSCN2074.JPG (38.25 KB)
2008-3-24 23:18


5610上的鳍片是这次PK中最少的,仅有37片铝质鳍片,在散热器底座上有相当的空间都留给了铜质的加强块,为了保持较好的散热效果,铜块被切割成了片状

DSCN2075.JPG (37.92 KB)
2008-3-24 23:18


安装扣具简单而有效,底座与热管全部经过镀镍处理,外观效果非常好,而且底座也很平,可以达到最大化的接触

DSCN2078.JPG (77.68 KB)
2008-3-24 23:18


专门用来提高底座吸热能力的铜块

DSCN2079.JPG (60.87 KB)
2008-3-24 23:18


镀镍处理过后的纯铜质热管闪闪发光,同时可以看到其他部位的加工都很精细

DSCN2080.JPG (62.35 KB)
2008-3-24 23:18


穿FIN处理的鳍片,厚度较前两款产品都有所提高,因此鳍片非常整齐,不易变形


安装总结:大黄蜂采用INTEL LGA775标准扣具设计,安装时没有任何问题,但由于缺少主板背板,因此造成PCB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东海由于使用了自行开发设计的安装底座,比较方便,但扣具由于突出距离较长,有时会碰到安装兼容性问题,当然,在本测试中没有这个情况。5610安装则显得非常沉稳踏实,采用最古老的螺丝固定的方法,但有加固的主板背板,相对其他两款产品对主板的伤害都小很多。

外观与加工工艺总结:三款产品各有特色,东海基本采用本色处理,大黄蜂则采用喷色处理,黑黄搭配非常醒目,5610对全身都进行了镀镍处理,银闪银亮的外观同样不输前面两者,而且鳍片较厚,穿FIN工艺扎实,鳍片没有松动与变形。为了便于风扇安装,还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框架,与前两者不同。相对而言,东海与大黄蜂都使用了称之为HDT的设计,鳍片数量众多,但由于鳍片较薄,穿FIN工艺处理的不是很贴合,导致鳍片有松动现象。对于热管散热器而言,鳍片与热管之间的接触是否完全就显得异常重要,不够贴合的穿FIN工艺装导致介面热阻的增加,从而降低热量的传导效能,相反,贴合的加工工艺可以让热管上的热量大量而且迅速的转移到鳍片上,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4:02 | 只看该作者
HDT设计理念非常不错,但这样的设计在加工时热管处理如果存在稍微的不当,容易造成散热器底部不够平整,此时对CPU的散热就不会有提高,相反,极易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无法达到接触面的最大化。而事实也是这样,东海与大黄蜂的市售产品中,有部分的确因为底部不够平整而返厂。5610底座的处理则显得更实在一些,镀层厚且平,通过观看测试后取下散热器,硅脂在CPU表面的分布情况就可以知道哪款散热器的底座最平。顺序依次为:5610>东海>大黄蜂。


测试方案的设定。虽然这是几款百元左右的散热器,但测试方案还需要认真制定,同时,我们率先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案,目前国内尚无其他测试媒体使用,请看下面的说明。

1、非常规测试方案:默认频率进入系统后,停止风扇转动,开启SP,通过监测软件记录CPU的温度变化曲线,当CPU到达安全温度时,立即停止运行SP,同时开启风扇转动,继续记录CPU的温度变化曲线。这是一个直观而有效的测试方法,通过温度变化曲线可以清楚的看出散热器的散热效能发挥。这种测试方案的测试结果,请通过下面的实际测试曲线图就可以得到验证。

2、普通测试方法:运行SP,查看温度变化曲线。然后通过加压超频的方法使CPU达到一个稳定的频率,再次运行SP记录温度情况。

3、CPU的设定:默认频率时在BIOS中设定vcore=1.2v进行测试,增加核心电压后进行超频,BIOS中设定vcore=1.3v后,CPU的频率增加到350*9=3.15GHz。

4、风扇转速:在BIOS中关闭了Q-FAN功能,大黄蜂与5610全部全速转动,出于对比考虑,尽管风扇尺寸不同,但还是将东海的转速下降到2000RPM。

5、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6.9-17.2摄氏度之间,变动幅度小于1摄氏。


cpu.jpg (54.66 KB)
2008-3-24 23:50


这是默认频率时的CPU的情况。

mem.jpg (39.01 KB)
2008-3-24 23:50


测试中的内存频率与参数。

mobo.jpg (43.34 KB)
2008-3-24 23:50


测试的主板及BIOS版本。

occlk-vcore13.jpg (54.67 KB)
2008-3-24 23:50


超频后的频率截图。

由于测试方案中提及了三种方法,因此我们得到了三张测试结果图。

abnormal.jpg (50.58 KB)
2008-3-24 23:50


这是使用全新测试方案收集到的温度情况做的曲线图。左侧的Y轴代表的是CPU温度,下面的X轴代表的是运行测试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当曲线上扬的时候就代表着此时SP已经开始运行,同时风扇已经停转,CPU的温度由于负载增加而迅速上升。在图中曲线越早上扬,角度越大,代表这款散热器的散热效能越差。图中红线是大黄蜂,蓝线代表的是5610,绿线代表的是东海。大黄蜂上扬的速度最高,表明CPU的温度升高的速度最快,显然这是由于散热器的效能不佳造成,而东海与5610在上扬的过程中还有一段较平缓的曲线,这表明此时CPU的温度上升幅度减小,散热器此时的热管与鳍片全部在吸纳热量,因此CPU的温度上升幅度有所降低。

当风扇开始转动,SP停止后,可以看到东海与5610的温度下降幅度非常大,相比之下,大黄蜂在将CPU降到一定的温度时,曲线平缓,这表明已经到达了大黄蜂的极限,再往后就是待机时的散热了,曲线角度越来越小,直至水平。


normalsp.jpg (59.23 KB)
2008-3-24 23:50


在常规的SP测试中,大黄蜂依旧排在最后,最高温度达到了58摄氏度,而东海的最高温度为52摄氏度,5610的最高温度达到了53摄氏度

ocsp.jpg (59.16 KB)
2008-3-24 23:50


这是超频后运行SP的温度曲线图。大黄蜂在运行SP后以令人惊诧的速度直接飙升至76摄氏度,出于保护测试CPU的目的,立即停止运行SP。随后,5610与东海都稳定的通过了测试,5610达到的最高温度是70摄氏度,东海的最高温度是68摄氏度。

至此,测试全部结束。

总结:

全新的测试方案有效。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黄蜂的温度曲线说明此散热器散热效能较其他两款产品差距不少,导致CPU温度过早升到最高点65摄氏度,而5610与东海容纳热量的能力较强,所以CPU的温度提升并不按角度过小的曲线发展,同时,在50摄氏度左右CPU温度曲线角度变得更大,这说明CPU发出的热量在散热器内迅速传导直至整个散热器,即便没有风扇的帮助,散热器由于传导性能强,因此仍在为CPU进行散热。对于此方案我们还将采用更多的测试方法验证其有效性。

东海在测试过程中表现最为优异,发挥出了HDT的超强性能。同时这也得益于9公分风扇、3根热管(等效6热管)、有效43片鳍片的设计。在包装中附赠的调速器非常有效,不过东海的加工工艺略显粗糙,特别是鳍片与铝质散热底座,边缘存在毛刺。鳍片并不紧密,有松动现象。当9公分的风扇全速运转时,3500RPM左右的转速带来的震动与噪音还是非常明显的。当时,瑕不掩瑜,东海这款产品再次验证了前面提到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真理”。

大黄蜂,除了拥有YY个性的外观外,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的确令人失望,这应该与其穿FIN工艺以及类似HDT设计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有关。

极冻酷凌5610,在测试中的表现堪称闪亮,不以其身材纤小而性能落后,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散热器本体细节处理的非常好,用料也很实在,人性化考虑很全面。8025全速运转也只有2000RPM左右,静音,震动基本没有,与使用9公分的东海与大黄蜂相比,效能毫不逊色,达到了平衡点。

对于期望效能的用户来说,在可以忍受噪音与震动的前提下,东海的确是不二之选。而5610有着更为广泛的适用面,静音、效能的统一更令人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25 14:20 | 只看该作者
HDT技术也不咋样啊!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3-25 18:14 |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文明技术~不就是打磨金属片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3-25 18: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了,LZ辛苦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25 19:30 | 只看该作者
东海那扇子实在太破了,换个扇子加个导风罩会好很多

期待东海VS拿破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25 19:5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东海3热管 9厘米的风扇还干不过5610的2热管 8厘米?看评测,如果风量一样的话,东海会输哦!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25 20: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价位的散热器已经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3-25 21: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3-26 13: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收藏了: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3-26 14:56 | 只看该作者
拿破仑真的很经典,风扇直接把热风往我的大风车电源里面吹,这散热不好才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3-26 20: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测评,收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3-26 21:07 | 只看该作者
5610采用的是3pin风扇,在我的fr上不支持调速,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3-26 21:07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看,东海常年1600转: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3-27 01:38 | 只看该作者
MARK支持下:wu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3-27 02:14 | 只看该作者
:w00t):  这次的qiang文有点水平了..比上次的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3-27 03:14 | 只看该作者
拿破仑: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3-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TCK 于 2008-3-27 02:14 发表
:w00t):  这次的qiang文有点水平了..比上次的好多了..

兄弟也看过上次那篇枪文?
BS GT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3 0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