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全:
! _6 G7 l( o* V [) L0 {
# t& g& L% I# k' ]麦博PURE100
" _1 S% s* i' @1 U" C* N* m N/ |
, P* K x) f) c5 Y% j, b) B% d6 t. H- b* T0 n1 e
/ c/ b* [' T. d5 B. Q( E9 y. Y/ y
从曲线上看,麦博Pure 100做得非常漂亮,曲线整体均匀度很高,从60Hz-20kHz不均匀度仅为-3、+4dB。Pure 100曲线的低频和中频部分异常出彩,跨度很大,低频一直延伸到60Hz左右,曲线下降平缓让低频有出色的下潜深度,也保证了充足的低频量感。中频部分1kHz左右也略有提升,强调人声的演绎。总体而言麦博Pure100从曲线上看比较以往的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设计优良严谨。
- A! p) T- L; {% b0 J8 j& }7 R7 h8 k2 D
. }: j8 n8 R4 Y( U, u 6 h+ e% S3 ?2 q( `7 t% q) X
3 z( F+ T1 c' a- O 1 B" v! t3 v4 v7 w" {
在电声测量中我们已经提出,Pure100对于麦博之前的产品进步明显,这套目前售价2800元的高价2.0在听感测试中表现也很出色。整体音色不偏不倚,带着一点灵性。低频下潜有深度,收放自如;中频不带丝毫多余的脂肪,听上去紧实自然。中高频和极高频显得略多一些,但是充满了细节和光泽。
4 X1 q# O, c$ C
+ P" N" X4 D$ C; ~三诺N50G & T0 B& m1 i: a5 E; o
5 d5 I8 @( u' ]( |0 e% r
* n8 b5 x5 M( S8 |' y- ~) ?, F3 @+ V5 S+ n
![]()
' P' O& ?- c) o4 n4 }% h比较麦博的Pure100,三诺N50G的曲线的平滑度就要稍差一些,不均匀度为76Hz-20kHz(-3 dB、+6.5dB)。低频部分曲线比较平缓,低频下潜在77Hz左右,这个下潜值作为一款6英寸书架箱来说下潜明显不够。曲线在900Hz-4kHz之间有一个5dB左右的落差谷,可能会让人声的整体亮度不足,不够开阔。高频部分曲线从4kHz-18kHz是一个逐步爬升的过程,幅度为7.3dB,这样的高频提升让N50G的高频能量较多,听感亮,久听易累。! z+ G7 @. a' g4 U. E
: D8 g$ c- b- J$ O! r8 Y! O
9 I: R3 S8 O# K7 o" _0 K![]()
8 r" I& f/ S: |- L三诺N50G的话,女声部份表现得比较细腻,而低频部份借于6.5英寸的低频单元,整体深度可以,没有外扩现象。而在电影原生部份,低频的延伸度不错,但后半部分的爆发没有发出来。小提琴的表现就显得比较暗淡了。
7 j) j C8 S5 D8 S; E* x& c# B% ]
# N# o8 ~, S# F: s( ^ O$ X% |# D8 _# d1 q
, F% e8 \ v# |, D, Q
N50G的整体听感是比较“强悍”的,感觉有的像在听一款加强型的2.1音箱。低频量感较多,有一种直来直去的畅快。反而是中频的厚度一般,人声缺乏感染力加上高频比较亮,听的时间长确实有累的感觉,稍微将增益调低一些改变立竿见影。* q6 U, _8 P- m4 A1 l: K4 `
/ g& V) _/ G* N: w, t& i4 X
索威S865B
6 {! M7 L9 m/ t& @: Z: Y+ h! g5 v6 d2 M6 I, r$ H$ _/ b- Z
0 a- c* |6 }! B: l/ c5 z- e7 X ) ]( Z8 g1 a# g: c
. C7 O6 p; T: G, |, `7 I
/ Y/ z" Z R* i e) j9 p! G相比前面的6款产品,索威S865B的曲线就要逊色不少,整体均匀度较差。索威S865B采用的是6.5英寸低音单元,低频下潜可以达到58Hz左右。S865B从58Hz-20kHz的不均匀度为-3、+8dB。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低频增益处理外,索威S865B的曲线从500Hz起就开始有些跌宕起伏,值得肯定的是S865B在5kHz以上的高频部分做的较为出色,在听感上的印证也确实如此。
/ P* o% l( Q6 F& ^ E
8 [. y- a3 S7 Y7 k8 |1 J2 k2 H2 g$ @![]()
& B& k( `& {9 \4 [) K% S3 K$ ?5 ?0 ]4 a
/ H3 H% L; D( C" A M) o l7 n
从听感测试中S865B可以说为索威赚足了面子,面对在场的评测编辑,索威S865B显得从容不迫。低频下潜有模有样,并兼备一定的控制力,在曲线测试上起伏不定的中高频部分听上去甜美自然,完全没有生硬感。由于采用了同轴单元, S865B的结像力值得肯定,人声口形清晰触手可及。" ?7 y( k3 V4 Q }" x1 `
6 C) g8 H; y! e; Q* V) D9 {+ z
索威S880 4 {# D9 H) e4 e1 C# S8 h6 r( Y
0 V0 U7 q) v$ M7 F' A
![]()
9 o2 [9 R3 w( j5 \0 f7 i0 U索威S880可谓目前市场上2.0书架箱中的巨无霸,8英寸的低音单元和庞大的箱体在外形上给人巨大的震撼,从曲线上看这种震撼是否还能延续呢?细心的网友应该会发现,S880低频上的曲线特性和S865B很接近,低频下潜值为57Hz,只比S865B多1Hz,这和S880 8英寸的大尺寸低音单元不大相符,不同之处在于S880低频部分整体比S865B增加了2dB左右的声压,让S880听上去低频量感更多。比较无奈的是从曲线上看S880的整体频响表现一般,从中频到高频起伏都较多,但如果没有3kHz附近的频响谷,整体的曲线还是较为规整的。S880的频响不均匀度为57Hz-20kHz(-3dB、+6.5dB)。
4 D- l; z8 }& o3 n6 q! X4 `( F
! P, N" O. o* S4 C8 L![]()
1 S7 |4 M* Y5 Z4 ]1 C9 p# f![]()
0 L6 m; R8 g- U& t, _" { g! [- i. {* C- H- j
( r' W4 U! _$ F0 Q
相比S865B的出色表现,S880就要逊色一些。首先是低频显得较为浑浊,缺乏解析力,这是由于振膜面积较大,振动质量较重导致控制力的下降。再就是S865B的中高频优势在S880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听感略微毛躁。我们猜想S880和S865B的同轴单元应该采用的是相同结构和材料的高音单元,但为什么在高频上有较大差距,这让我们有些费解。5 {) r" W/ n1 }% D
, e' d+ y9 g. @1 _ ?3 `9 b
测试总结及得奖
: F! \. I) [$ N& X1 k: _* Q% i9 `- Q, H6 ?7 }
在本次测试中,索威的两款产品是比较特别的。与其他采用传统分体扬声器设计的产品不同,索威S865B和S880采用的是同轴扬声器,这种设计将高音单元与低音单元以一种融合的状态出现。采用同轴的产品在声音结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点是由于低音单元振膜的中间部分被高音单元取代,所以振动面积比同尺寸的低音单元小,低频往下延伸的值就会略高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索威的两款产品在曲线特性上有与其他产品截然不同的地方。/ T- H. |: R7 u
![]() ![]()
( @: {' R. O9 a; Z- T![]() ![]()
2 Y( O2 Q+ e/ w# a3 }![]() 4 B; ~2 |/ B2 @. c, F" o
![]() - P* B5 F4 s) U
4 @4 h% ~( m9 G. n8 o! U* i6 {
如果大家注意看一下前面我们介绍过的6款产品,会发现它们的低频曲线都是相当平滑的,而索威的两款产品就完全不同。它们在60Hz-200Hz之间都做了增益处理,提升的幅度在5dB左右,从曲线形状上看低频部分的曲线就像一个小山包,听感上这部分频率的能量感也就提升了一倍,让低频听上去更多。对于这种设计,我们的分析是它首先是合理的,对低频听感有助益的;缺点是让产品的HiFi性打了折扣,并没有做到对音乐特别是低频原汁原味的表现,而人为的提升低频部分的增益,容易让低音单元比原设计更早到达工作极限,从而丧失低频的控制力,令低频解析力较低且容易有失真。
, b# P. y% V9 Y; W/ P6 \
" x( T4 ?# v, d1 d* |6 b/ A[ 本帖最后由 榨菜 于 2008-4-6 19:3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