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0GT刚推出时, 凭着不到$2000的价钱与不错的效能, 俘虏了不少用家的钱包
但自从对手3870降价后, 8800GT一路因为成本较高而售价居高不下
所以各厂商纷纷推出非公版8800GT降低售价, 以増强竞争力
今次测试的是一对使用相同PCB的双生儿
Colamax 8800GT & 9600GSO
![]()
先来8800GT
![]()
采用了Zerotherm GX810 Heatsink, 有效压制GPU的温度么?, 待会自有分晓
![]()
GPU使用三相供电, Ram则独立单相
![]()
![]()
G92-270核心
![]()
上平台测试~
Athlon 64x2 4400+ @ 2.4GHz
Sapphire Pure Crossfire RD580
ADATA Vitesta Extreme Edition DDR2-800 CL4-4-4-12
温度测试时环境温度约25~26度
先来Default :
600/1800, 很标准的公版时脉, 可惜我的平台CPU拉低了整体分数
![]()
再来个705/2150
![]()
看看温度, 还可以, 下图为跑了5分钟ATi Tool的温度
![]()
![]()
再用700/2150跑一趟
![]()
总结?未到 XD
9600GSO呢?
Heatsink很不同, 但仍然很大
![]()
采用了Samsung 1ns GDDR3, 标准时脉2GHz
![]()
供电部分差不多, 但电感有点不同
![]()
![]()
预设时脉真的很保守, 只有550/1600...
![]()
既然这么保守就来点刺激XD
730/2150
![]()
可能有人会怀疑那个不能给人观感刺激的Heatsink效能会很差, 但其实还可以的
用Default跑5分锺ATi Tool
![]()
![]()
再来个730/2150
![]()
Test完了, 来个总结
优点 :
2者均试用了较大型的Heatsink, 而且有效压制GPU的温度
超频能力理想, 尤其是9600GSO
9600GSO采用了同价卡较少见的1ns GDDR3, 提供了较大的超频空间
缺点 :
8800GT改用8颗单独的Ram Heatsink会较美观
如果9600GSO的电感可以和8800GT看齐应该会有再高一点的超频能力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2008-6-4 13: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