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2 `$ L) A f5 u, `# ?, L. e8 A B
前几日,许久没联系的朋友老秦向笔者诉苦,说最近上了一个当。此君是一烧龄不浅的大虾,酷爱古典和爵士,家里音响器材颇为泛滥,那些货色虽算不上极品,但也差不多都是精品。前几个月老秦偶然得到一个200G 精品古典唱片APE的硬盘拷贝,他曾经尝试过刻录CD,无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去刻,后来在一个论坛网友的推荐下,他先后买了两款专业声卡用来在电脑上欣赏音乐,第一款是某千元左右的热门产品xx2496,第二款是4千多元的某款著名专业声卡xxx9632,使用之后老秦便感觉上当非浅,第一款声卡据说可以媲美万元级CD机,第二款声卡更是被那位网友奉为神灵,后来老秦才知道,那位网友根本没有听过第二款声卡,也没有认真听过第一款声卡,更没有听过真正的HIFI器材……。记忆之中,老秦已是第二次上这种当了,当年他曾经在别人的误导之下买过一套昂贵的专业功放和专业音箱,结果第二天费了牛劲才退掉了。
2 B" I: @9 x1 R- X+ N# S! v5 I: c- c; {1 a5 O
如今想在电脑平台聆听高素质音乐的朋友越来越多,玩的人越多,方式就越多,但显然并不是所有方式都适合不同背景的用户。由于家用PC声卡多年来进展缓慢,实质性的革新和进步很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家用独立声卡与板载声卡的差距不但没有拉大,相反越来越小(对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由此形成的市场空缺直到最近才有厂家去填补。
$ K9 Y% V1 N6 e; x! V* y/ f
# T( d0 P$ C# i( q3 f4 P 我们来看看专业声卡,专业声卡一直以来都是专业人士的必备武器,原因很简单,专业人士对声卡(即音频接口)有着多方面的特殊需求,而这些特殊需求对声卡不仅有硬件上的依耐,更重要的是需要软件上的支持,比如提供各种专业应用界面、驱动接口,从而可以使用相应的配套应用软件,进而完成诸如MIDI创作、多轨录音、后期合成等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以说,专业声卡的80%以上的价值在于软件(包括驱动程序和紧密配套软件)。 ! `, ^4 Q) v& P
5 }' v4 ?( u" S" f7 }
音频领域的专业应用方向众多,于是也有着品种繁多、方向各异的专业声卡,一般来说,越是专门的专业声卡,使用人数越少,价格越贵,也有一些入门级的专业声卡,针对普通应用而设计,功能相对较少,价格相对便宜,用户数量也就相对较多,一些跟专业不沾任何关系的普通用户偶然使用了这样的入门级专业声卡之后,由于普通消费者通常接触的板载声卡和低端家用声卡与这些声卡确实存在较大的音质差距,自然会把这些专业声卡视作提升音质的好办法,然而,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到底如何呢? - [1 p+ m# o/ f
7 o5 e; ]/ _/ A- ?9 S7 ?3 ? 我们来分析入门级专业声卡的硬件构成,入门级专业声卡一般会使用指标较高的DAC、ADC、CODEC器件(当然也许会有个别宣称专业的声卡可能采用类似WM8731这样的连指标都非常低的CODEC),这对经常面临各种测试和宣传的廉价型专业声卡来说很重要,专业用户普遍比较看重各项指标,另外,专业声卡也确实需要较高的指标,比如解析力的高低对录音和制作都很重要。然而,用较高的眼光来看,除了指标较高的DA/AD器件,我们几乎很难再找到优点,常见的入门级专业声卡的电源处理非常简陋,为了得到较好的频响和指标,模拟输出输入回路一般都采用普通公版电路,回路中的运放也采用非常普通的产品,而且这类声卡大量使用AKM AD/DA器件,其实,AKM AD/DA器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带有音量调节接口,主芯片通过传输指令即可调节音量,这对提高驱动程序的执行效率大有帮助,而其弱项并不少(这里不方便列举),HIFI器材使用AKM AD/DA器件的是比较少见的!最后,大部分入门级专业声卡的元件选料非常非常的“一般”,这也给后面将要提到的某些人提供了便利。
# ?( R) q/ V2 I5 }
2 G: N2 g* ]3 a 比如老秦买到的第一张专业声卡,这卡的电源处理超级简陋,模拟输出输入回路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公版运放电路,选料也很普通,实际听感均衡性欠佳,质感不好,有厚度没密度,用老秦的话来说就是只能和低端DVD机比比了,至于媲美万元CD机的说法,恐怕只是一群井底之蛙自娱自乐而得出的结论吧。而第二张专业声卡相比第一张专业声卡虽然有一定音质提升,但显然还是没有质的改观,也远没有达到与同价位CD机媲美的高度。另外,这两张专业声卡的音质不具备特质、没有玩味余地也是令老秦失望的原因之一。
5 `" ^- j+ o& R( n/ x7 e
( ]) ~2 q6 |2 T. f& _2 _7 J 若是用不上专业声卡的那些专业特性,恐怕这钱就花得冤了,若是花大价钱买的专业声卡是假货,那就成冤大头了。最近几个月,很多入门级专业声卡价格大降特降,大有飞入寻常百姓之家的架势!
7 O! p0 z) x* j% a7 ^9 d% d
$ q$ [5 R, W5 j- G& J* w 音频音响类产品水比较深,产品之间的素质差别和差距并没有摆在面上,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足够高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人云亦云的现象多年来在HIFI音响发烧圈里广泛存在,而在层次更低阅历更浅的电脑音频发烧圈里,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殊不知正是这种现象让某些善于造假的南方小厂看到了商机。于是多款仿真程度极高的声卡相继诞生并上市了。说实话,当笔者拿着一真一假的两块原价2000元左右的专业声卡时,还真看不出任何区别,当然,差别是有的,在经人指点之后我们发现了多处差异,这些差异在观感上不明显,但是从电路上来说将极大地影响声卡的寿命和性能。试问如果您是经销商,您愿意购进利润为200元售价为2000元的真货还是愿意购进利润为600元售价为1000元的假货,答案不言而喻,一个算术合格的商人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压资金少,而出货量肯定更大,自然利润就更更大了。 - I- u& x# L9 b4 x+ J u* u
0 o! P' l5 Z$ f4 T- A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信奉专业,但首先要弄明白您自己的需求,比如您想买一台好电脑,结果您选择了一款售价30万的小型机,机器是够强劲,但是您真的需要吗?能给您带来方便吗?别说噪音和耗电了,人家的操作系统就够你学几年的。再举个接近一点的例子,很多高档专业耳机、监听耳机、专业音箱从性能指标上讲足够专业(超过很多HIFI名器不在话下),但是听起来就是受不了,用途不一样,也就只能适应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而消费者要是找错了位置,吃点亏则是难免的。 6 Z; }; C) J2 m0 @4 r% F. } H
) k/ j0 M* J( J' J t* Y( E 如果追求音质,应该用HIFI的眼光去考核一款产品,毕竟,到目前为止,只有HIFI是以追求音质追求听感为目标的,一款产品,如果一点HIFI的痕迹都没有,怎么可能HIFI呢?
& }* O' l' W7 A; K. x4 |$ y; ^6 [2 e/ |, Z/ e% W
专业声卡,其实一点都不HI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