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97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海2+背板+小暴力风扇+nForce 680i SLI+Q6600+联想T350机箱密闭实测(大图杀猫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6 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钱多了就要折腾,最近看到南海2出了背板,凭着支持国货的心态入了一个超频三的南海2.
发点图与大家共享:

南海2+专用背板


南海2开包:











南海2网上图很多,就不多发了



全家福:


接下来是背板的:


左边是老背板、右边是新背板,结构不同不能混用



背板上面有层不干胶、与拿破仑的背板基本一样,不多介绍了。


底部比拿破仑原装底部平整得多,但是还是不够好,镜面打磨之:





打磨结果:




使用wcblove自制的冠西01硅脂,680i SLI主板





右边mosfet散热片挡住了 南海二的架子,只好换用第三方散热片




主板原配散热器与南海2“亲密接触”


我使用的风扇是NMB-MAT PWM 最高3000转 0.7A 12CM 小暴力风扇,其最大风量在 120CFM左右,风压足够当电风扇。





本人机箱:
联想 T350 + 14 个大大小小风扇











测试图片还在整理中,基本结果就是:打磨后的南海2XXOO打磨后的拿破仑

希望剧透的可以提前参考一下我打磨后的拿破仑性能:http://we.pcinlife.com/viewthrea ... =186633#pid17339490
对比的测试图片今晚放出。
所有测试均在本人机箱密闭、所有风扇全速运转的情况下测试所得。
XXOO具体代表什么,大家可以事先猜猜:p


[ 本帖最后由 privater 于 2008-7-6 20:5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1: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自己坐,这贴放测试成绩。
这次测试选择在入手后第四天,这样能保证硅脂和CPU磨合充分,发挥正常效果。
机箱:
吸音棉侧板

显卡换了烤肉架
CPU装上了南海2:




2008年6月26日
室内温度: 29.5 摄氏度


按照上次回帖的顺序 先来个 Q6600 超 3.4G 1.35V 电压基本盘
CPU核心一


CPU核心二


VCC电压


然后是与其对比的,一边回帖一边跑Prime95 10分钟 一边开coreTemp截取的实时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CPU风扇转速仅有65%=2000RPM


然后来看看 vcc= 1.46v 3.6G的Q6600 在满载时的成绩,注意此时风扇的转速是100% 3000RPM :

再来看看OCCT 测试的温度线图:







接下来是与之想对比的拿破仑温度:

环境温度:
23.9度

3.4G   1.43v电压时







3.6G  1.46v电压时











根据real temp作者的说法,Intel内置的温度探测器(DTS)在温度过低时并不准确,可能高也可能低,也可能损坏。
所以测试待机温度来比较散热器完全是放P和浪费时间,我很赞同他的观点,软件测试不可能比专用测试仪器数据准确,因此就不比较待机温度了。



结论:
最后来个比较图:

由于6度的温差,在SPP、MCP、主板温度上分别差异7度、9度、8度。
在我的主板上拿破仑最高达到过3.8G的频率,而南海2却能攀到4.05G

http://valid.x86-secret.com/show_oc.php?id=380634


不过性价比最高的还是3.825G:

Prime95 Large FFTs 1小时的截图




以及该状态下跑的3Dmark06成绩:
我的内存是kinston 667 +supertalent 800 1G×4混插,所以内存能850(4-4-4-12)@2.075v已经是极限。
因此跑分稍微有些拖累



说完了好处再来说下坏处:
1. 虽然数据上南海2超过了拿破仑,但是实际使用起来,象征意义大过实用,噪音持平(拿破仑和南海2都经过底座打磨,南海2风扇换为NMB PWM 满速3000转 12CM 0.7A 小暴力风扇)4G的高频只能跑测试,无法全负荷工作。
2. 680i SLI原版散热器被挡住,导致SPP和MCP温度直接增加3-4度,整个主板温度提高2度(体积过大,挡住了供电部分散热)。
3. 安装复杂,散热器笨重,需要替换原版mosfet散热片,拆换散热器或者CPU必须取下整个主板。
*4.自己机箱的导风管无法安装。
*5.换了南海2后,电脑稳定工作2周来第一次死机,疑似主板局部温度过高导致。

[ 本帖最后由 privater 于 2008-7-6 21: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26 11:09 | 只看该作者
风扇朝哪个方向吹?
我用的南海一,超到3.6温度一度达到70度...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26 11:17 | 只看该作者
NMB-MAT PWM噪声大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26 11:18 | 只看该作者
等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6-26 11:23 | 只看该作者
[ninja> [ninja> 最反感是那个扣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uuto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08-6-26 14: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26 15:45 | 只看该作者
南海2那么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26 18:01 | 只看该作者
这机子晚上得戴上防噪音耳塞才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26 18:04 | 只看该作者
装上架子后取CPU方便不?   以前有人讲架子会挡了CPU座的拉杆,打不开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6-26 18:49 | 只看该作者
官标399的南海2……不说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6-26 19:1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倒数第二张图里有一项南海2比拿破仑温度还高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6-27 00:48 | 只看该作者
南海2的穿FIN技术太。。。了,明显“漏管”。不知道OC3的QC怎么能让这种产品过质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2 18:19 | 只看该作者
动手能力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5#
发表于 2008-7-2 22: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9:4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又出现了两次死机,本人机器是长时间满载,而且是显卡和CPU同时满载:跑Folding@Home
因此对于系统稳定性要求相当高。
换了南海2之后,对系统目前的整体状况相当不满意,测试机箱内温度就像蒸笼
换用南海2后
还是在30度室温下测得的数据:
内存外壳温度:


显卡背板温度:






内存附近主板表面温度:



CPU附近主板表面温度:


供电模块附近温度:




接下来是与之对比的24度室温时,使用拿破仑时的各个部分温度:

内存外壳温度:





显卡背板温度::



CPU附近主板表面温度:


供电模块附近温度:



然后这是测试的图对比:



6度的室温差距,在机箱里面的温度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蒸笼”算是很恰当的比喻了。

所以我可以下结论:本人机器由拿破仑升级到南海2之后,用CPU少量降温换来的是整体升温,非常得不偿失,属于瞎折腾。
如果你的机箱使用小型散热器时风道完美,换用这种大型散热器可能反而会导致机箱内部气流紊乱,整体升温从而影响稳定性。
在此同时也告诫一下各位:散热是一个整体,不是你眼睛看得见温度读数的部分
希望了解更多的可以参考一下本人的这篇文章: [散热]别让你的nFroce死的不明不白,请关注一个散热细节问题(供电)
其中讲到的就是由于供电部分处理不慎导致主板烧毁的惨剧。
最近天气热,很多人都会考虑升级散热,但是“升级后”究竟是降温还是升温,请仔细鉴别,思考和探索是最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privater 于 2008-7-3 1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3 10:32 | 只看该作者
14个风扇,PFLZ居然能安稳的用电脑

我现在非常喜欢以前用K6-2时代,一个散热片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3 11: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考虑重组下风道试试
U的温度下来了说明南海2的效能还是不错的

14个扇子的确有点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4 23:3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个小机箱一个大机箱,大机箱的风道相对好浓一点,小机箱的散热还是一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7-6 18:56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怀疑手工砂纸打磨能提高散热性能的说法,表面粗糙度是降低了,可是平面度如何保证??砂纸打磨以后虽然看起来光滑了可原先的平面度也已经破坏殆尽,导致接触层的硅脂厚薄不均,这样能提高散热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7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