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15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v8能打败 神话的U120E 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5 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酷冷至尊 V8 CPU散热器评测


前言:优秀散热器产品的考虑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七八月份,人们已经感觉到炎炎夏日再加上CPU的热量一点也没减少,普通的散热器对我们这些DIYer一族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了。同时,超频界中,Intel在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并且是越来越多,双核扣肉,四核QX9650等这种处理器 和最新的AMD ATHLON64系列的5000+等一系列高频率高发热量的产品。这不仅令我们的CPU散热器遭受着一次次的热浪打击。所以,如果想把超频这个理念变为现实的话,那么一款高端并且优秀的产品就需要考虑进去了。同时,我们收到了酷冷最近在今年展出的V系列散热器的重武器,多重装甲的V8散热器火速来临。

产品外观介绍:




产品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包装顶部


这款Coolermaster V8散热器的包装另我们有一种比较时尚且大气的感觉。产品包装一改以往COOLERMASTER的表面吸塑包装,取而代之的是上述的纸盒内部吸塑包装。这样的包装设计非常简洁且产品特点一目了然,而且包装不仅大气,还有就是紧凑结合,不会造成浪费,这也是环保的一种表现了。





产品规格


- 尺寸:120 x128 x 161 mm


- 材料: 铜底座/ 铝制散热鳍片/8根热管


- 热管尺寸: φ6mm x 8


- 重量: 865g




产品实物



产品侧面


V8散热器是近期COOLERMASTER少有的塔式旗舰散热器产品,并且采用多重鳍片设计,产品取名为V8,是V系列散热器里面的一款旗舰产品,之后我们还给大家介绍V系列散热器的最终版本,V10散热器。我们可以在图片上看到其外观,V8的配色和形状类似于之前的V系列散热器产品,包括V2和V4。



产品顶部




V8散热器几乎是一个完全使用热管来承担将热量传递给换热部分的工作的散热器,并且,将热管元件顶端来支撑大面积的散热鳍片,采用大面积的一个大厘米散热风扇吹热,达到散热性能理想的效果。同时,两则采用多种鳍片设计,以增加散热面积,从而达到增强性能的目的。






产品侧面




特写


这款酷冷至尊V8散热器采用全铝做为主力传热媒介,并且使用多层次双塔的制造工艺设计,这种工艺的密度越高,那么散热面积将会越大,我们可以从图片看出来,这款产品的密度相当的高,所以,其巨大的散热面积,底部再贯通8条U型大型热导管做为辅助导热,这样就很有效地利用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来完成散热过程,并且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产品技术



V8散热器在铝片的周围加入一个将散热风扇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尽量吸收风量的最大值,不会造成太大的风量浪费。从而使得产品性能的提升。而且,热导管的延伸也非常的合理并且是创新设计。




额外增加的散热鳍片,堪称是V8的秘密之作




产品底部特写




产品底部



V8散热器的纯铜底板厚度大约为8mm,并且铜材外加热管的强大导热速度,可以让这款散热器没有因设计大体积的底片来增强储热能力,CPU发出的热量被迅速传递到散热器上部的大量纯铝鳍片上,大量的热能被这些铝鳍片充分的吸引进去,并且和流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这就是这个散热器的基本散热原理。并且,V8不仅拥有两个散热排,而且还加入了两个辅助的小散热排,所以他的散热原理,理论上应该是增倍的。




特写




附件



V8散热器体积为 120 x 128 x 161.1mm ,重量 865g,配备了四条铝制散热板,而这四条散热片又通过四条热管与铜制散热核心相连。散热板上设计有一只120mm风扇。 风扇的转速可以在800和1800RPM之间进行调节。 V8支持英特尔 LGA775和 AMD 940/AM2/AM2+ 处理器。


V8散热器简单的安装说明:



对应好扣具类型




LGA 775扣具



螺丝固定



安装完毕

测试平台与细节:

Intel LGA775平台硬件

CPU
Intel Q9450 2.66G OC 3.2G

主板
ASUS P5K-WS

内存
Corsair Xpert CM2XP1024-6400C4 2GB Kit

硬盘
WestDigital WD3000GLFS 300G

显示器
DELL 2405WFP

显卡
Leadtek PX9800GTX 512M

电源
Ultra X3 2000W Active

软件

操作系统
WindowsXP build 2600英文版 SP2 DirectX 9.0C  桌面分辨率:1920X1200X32bit @75Hz  


基准测试软件

应用测试软件
烧机软件

Crysis 孤岛危机

烧机软件

CPU Burn




测试细节:




1、为了能有更苛刻的环境考验这款风扇的散热能力,我们在室内温度尽35度左右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2、4核QX9450 OC 3.2G处理器的发热量无须置疑;


3、使用 CPU-BURN 以100%的负荷重复运行CPU测试(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另外,运行Crysis游戏进行测试(时间为30-40分钟)。同时我们采用CPU接近测温方法进行测试。



Intel Q9450 OC 3.2G 室温28度  开机温度测试




Intel Q9450 OC 3.2G 室温28度  烧机温度测试



Intel Q9450 OC 3.2G Full Load to Idle 温度曲线图






评测结果:


Q9450 CPU OC到3.2G在Full Load状态下,V8的表现相当不俗,室温28度,CPU温度始终在42到47度之间浮动,温度变化曲线相当平稳,在回到Idle状态下CPU温度也立刻回到33度。


总结:




由于Coolermaster V8散热器采用了在高端双塔式辅助散热排设计的散热器及热导管技术,且具备温控智能功能和静音的特点,在实际测试中也有优秀的表现,这个我们可以在上面的实战过程中看到。因为未来双核CPU的发热量将会更大,所以配置一个不错的散热器是购买处理器之前所要考虑的,而这款准备在国内上市的V8散热器就是这么一款优秀产品,大家不妨在购买处理器之前考虑这款非常优秀且价格相对高端(预计350元人民币以上)的CPU散热器。别忘记了,它还是一个LED产品哦。

[ 本帖最后由 kkbwb 于 2008-7-25 23: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8-7-25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一张都看不到。。。。。:sweatingbulle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2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hzkjdtyb 于 2008-7-25 23:45 发表
图片一张都看不到。。。。。:sweatingbullets:
现在呢

[ 本帖最后由 kkbwb 于 2008-7-25 23:5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25 23:53 | 只看该作者
价格上应该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
发表于 2008-7-26 00: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ndwk 于 2008-7-25 23:53 发表
价格上应该可以。
这倒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vidia44 于 2008-7-26 00:21 发表
V10该多重啊...
865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
发表于 2008-7-26 00: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9#
发表于 2008-7-26 00: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26 00:58 | 只看该作者
二打一,准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7-26 01: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威武也打不赢就要自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26 03:33 | 只看该作者
想看背板的图{blu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26 03:37 | 只看该作者
南海2就杀 U120E了.....早就不是神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26 03:51 | 只看该作者
结构倒是很复杂:sweatingbulle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tonecold 于 2008-7-26 03:37 发表
南海2就杀 U120E了.....早就不是神话了~~
神话总是要结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7-26 15:04 | 只看该作者
:ph34r:  讓人想到去年 那個號稱 風冷之王的風神匠....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26 15:1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CM没有非串片产品
V8平衡点上打不过U120e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26 19:52 | 只看该作者
865g。。不说啥了[ninj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26 2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brae 于 2008-7-26 19:52 发表
865g。。不说啥了

{wink:] 师父觉得V系列虽然是串片,但是似乎有翻盘的机会,毕竟这个质量实在恐怖
{wink:] V12可以进前8。V8不清楚,这个东西的平衡点应该比较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7-26 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stonecold 的帖子

慢慢杀......

这个热管太夸张了,有点花桥太虚了...

貌似U120E还是最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7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