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6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eadtek GTX 260 3 Way SLI 大作戰 (转自CBB)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7 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98%][tr][td]

SLI



3 Way SLI,三張顯卡三兄弟。

SLI,尖端科技的結晶,是一個顯示卡人性化的萬能技術。出現在我們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三豬馬克,無所不能。NVIDIA GTX260,充滿效能,是一張很厲害的強大顯示卡。它以無比的效能,優良的散熱,挑戰極限,拯救熱愛遊戲的阿宅們。呃…沒有啦,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場了。其實SLI的技術全名稱為(Scalable Link Interface)可擴充連結介面,最早是由3DFX(還有人記得嗎?當初首屈一指的3D咚慵夹g)提出,後來被NVIDIA併購後這個技術也在NVIDIA手中發揚光大,它是串連兩張或者以上的顯示卡做出單一輸出能力的技術,使得顯示效能可以獲得倍增的咚隳芰Α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8:32 | 只看该作者
單卡GTX 260效能測試


凡測試應有對照,方能突顯被測者的實力差距,這次也不用誰PK誰了,單卡效能當作基本組,3 Way SLI當作效能組,兄弟姊妹一家親。測試程式的部分有3DMark 03、3DMark 06、3DMark Vantage,跳過05的用意是同樣的東西不需要重複測試,測06以足,03的分數則是參考值,畢竟GTX200系列所增加的咚隳芰υ谶@個分數上實在看不出來差異,只能說它是個咚銜r脈速度的量化方式。



首先是單卡GTX 260,顯示卡維持預設值,進行3DMark 03的效能測試,解析度為1680x1050,NOAA,得分為35790。



這是單卡預設值下3D03 1680x1050 8AA的分數,得分15550,這個地方的得分高低除了處理器時脈有影響外,驅動程式也佔很大比例。



接下來是3DMark 06單卡測試,解析度相同,NOAA設定,得分14936。



3DMark 06跑1680x1050解析度以及8AA設定下,得分9678。



由於最高解析度只能達到1680x1050,因此最多只能進行HIGH模式測試,Future Test全開來觀察單項測試內容之中與3 Way SLI 的FPS差異。綜合得分則是H5867分。


3 Way SLI程式測試



接上三張卡後,必須要從NVIDIA控制面板中改變選項,啟用3向SLI,並且套用後重新開機才算是真正啟用3 Way SLI。



第一次啟用後右下角將會顯示提示視窗,如此便可確定目前3張卡忠實的為你服務。



3 Way SLI啟動之後,接著就是來測試,一樣從3DMark03開始,1680x1050解析度下,NOAA設定得分70990,果然有2倍多的暴增感覺。



接下來測試的是3DMark06,但是小弟先跑去美國NVIDIA下載了ESA整合資源監控程式,不過全螢幕畫面下的監控會蓋掉整個螢幕,所以把它最小化。但是這次解析度忘記調整,因此以1280x1024下去跑,得分20722,其中SM3.0已經破萬分,但是剛剛單卡就已經快一萬五千分了,三張卡怎麼只有進步這麼多咧?其實06對於3 Way SLI支援度不夠完整,導致分數出來就與SLI相去不遠。



接下來是3DMark Vantage測試,先從P模式開始,綜合得分P23074,對照單卡Future Test的部分,FPS都有極大幅度的提升,這才是3 Way SLI真正的意義,對於未來全新的物理咚闩c人工智慧咚阃耆?г畞K且能忠實呈現驚人的效果。



3 Way SLI的H模式,綜合得分H15693。



這裡開始使用Riva Tuner工具來超頻顯示卡核心時脈以及記憶體速度,考量過熱以及穩定性的情況下,得出650/1100/1450 Mhz這個設定值。執行3DMark03,並且改以1024x768,NOAA,改變解析度設定的理由是讓分數更爽一點,因為使用GTX 260來跑03的純粹就是爽度測試。得分為101133分數,效能相當不錯。



同樣為超頻狀態下的3 Way SLI,執行3DMark 06,不過分數並沒有提升多少,證明06對於3 Way SLI的支援度不夠。



超頻狀態下執行3DMark Vantage P模式設定,綜合得分P24936,Future Test的FPS提高相當多。



這是3DMark Vantage H模式設定,綜合得分H18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8:32 | 只看该作者
遊戲測試


當然你會買三張GTX 200系列回來,如果真的只為了跑3DMark爽,那小弟也沒話說了,顯示卡的應用除了跑分爽,還要跑遊戲爽,因為小弟對於遊戲不太熟,所以遊戲的部分以荒野雙蛟龍、BIOSHOCK、**GATE三個為主,至於CRYSIS嘛,小弟只有DEMO版,而且最大的原因是國外論壇有高手測試單卡GTX 280與280 3 Way下的CRYSIS DEMO版,其FPS竟然都差不多,這證明DEMO版並未優化3向SLI發揮它的優勢,如果測試它就變成沒有意義的事情了。



3 Way SLI下的荒野雙蛟龍測試截圖,它也是這三個遊戲中唯一自帶測試程式的遊戲,同時它的遊戲指標就是第一個原生DX10遊戲。



得出平均FPS得到67.7張。



接著是BIOSHOCK遊戲測試,進去後先把所有設定調到最高。



進遊戲的畫面,你剛才經歷過飛機失事墜海,必須要爬到岸上才行,這時的水波紋與物理材質貼圖以及水珠光影反射對於顯示卡效能會相當吃重,不過以Fraps程式觀察FPS,都是滿檔60張。



接下來是**GATE,要先建立人物帳號。



遊戲中的截圖,平均FPS幾乎固定在60 FPS。


另外追加的是NZONE最新的演示動畫-Medusa,這是NVIDIA針對最新GTX200系列所使用的技術層面演示,其實每一個新世代顯示卡都會配合一個動畫來說明,詳情請各位上NZONE去了解囉。



別小看這個DEMO才200多MB大小,就連9800GTX來跑都相當不順。



她就是Medusa,神話中的蛇魔女,頭髮就是一堆蛇所組成,而且可以變形,連上美容院的錢都省了。



這位倒楣的大哥看似帥氣等等就要變石頭了,這張近距離截圖可以看出有多少技術包含在裡面嗎?皮膚的膚質,光影的角度與變化,鬍渣立體層次感覺,眼睛與真人相同的有神。



活該變石頭了吧,男人真是劍。



Medusa的陰險微笑,其實小弟個人覺得要不要找些明星來當作模板畫一下,應該會更有吸引力才對。



變蛇魔女了,這時類似蛇的皮膚質感也與真實的蛇皮相去不遠。



動畫演示完了之後,還會有採用技術的解說,這是Shaders的說明。



Medusa DEMO,對於顯示卡的全新挑戰。



解說完之後還可以實際體驗增加物理咚愕膶嶋H效果,模特兒可以選色鬼大哥跟梅杜莎。


電源消耗篇


大家最有興趣關心的話題除了效能以外應該就是耗電量了,接下來將說明單張以及三張顯示卡IDLE以及Full Loading狀態下的耗電量。



這是單張卡的IDLE耗電量,此為進入系統後約10分鐘拍照。



執行3DMark 06最猛的飛龍在天橋段,約為272w。



三張卡的IDLE耗電量,起跳就已經快340w。



Full loading狀態下的耗電量,所以才需要保險一點的1000w呀。


除了遊戲以外,插三張顯示卡要幹嗎?



這是Folding @ Home的官方網頁截圖,操作相當簡單,也有製作簡體中文的介紹。不用擔心語言不通。



這就是一個蛋白質模型的組成。


當然有的,你還可以對於生物學有所貢獻。想不到吧,這是一個名叫Folding @ Home 的蛋白質咚悖?l起人是位史丹佛大學實驗室的教授,針對人類染色體與蛋白質的模擬分析咚悖??沁@位教授一開始進行咚汜岚l現,蛋白質重組的速度相當相當快約,10000/奈秒,但是一台電腦的咚隳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8:34 | 只看该作者
華麗陣容!激情測試平台


主持人大概都會用這種近似聳動、煽情的字眼來吸引注意力,小弟不才也來借用一下,因為這次平台真的是歷年來用過最好的平台設定了。



ASUS Striker II Extreme 790i Ultra MCP chipset,最高階的NVIDIA晶片組,配上QX9650 Quad Core處理器。



SLI的空間規劃方面,插上3 Way絕對是剛剛好。



雖然沒有16相,但是穩定度也相當高。



ROG的呼吸燈,就是它的身分證。



一拜的顯卡插滿爐,動用到6組6 pin PCIE電源接頭。

主機板方面,使用ASUS Strike II Extreme,以790i Ultra MCP晶片組為主,加上ASUS自家Layout的能力無庸置疑,因此這片板子也屬於ROG玩家共和國系列的高手之一。處理器方面,使用INTEL QX9650 ES C0制程,這顆CPU是45nm,超頻能力自不可同日而語,QUAD CORE全開還能突破普通四核心的極限輕而易舉。
記憶體方面,使用OCZ DDR3-16002GK,在低電壓的狀況下可以穩跑低時序沒問題。冷卻系統則是前代空冷王者120,PSU採用Tt 1000w,因為目前手上PSU只有他有如此擴充能力可以支援3 Way SLI,平台採用裸測方式測試。另外本次也用變電家電源監視器來實際測量消費瓦數的變化。



把它裝上,已經看不到南橋了,SATA Port也完美的隱藏起來。



平台的基本設定以此為準,之後只會對顯示卡進行超頻動作。


為了避免所謂”餵不飽顯示卡”這種囧況出現,所以CPU與記憶體將先行超頻並且測試過穩定度後再來進行顯示卡測試,測試內容除了3DMark系列的分數以外,還有加入了遊戲測試。3 Way SLI強大的咚隳芰ωM能白白浪費?就如同網路上的3DMark無用論一般,該言論所謂:「玩家又不是只有買顯示卡來跑3DMark爽就好」,因此除了遊戲與測試外,小弟也加入了Folding @ home這個相當有意思的生物學咚阖暙I行列之內。影片播放測試則因為硬體設備不夠而測試殘念,GTX 260已經支援到最高2560 X 1600的解析度,這需要更大尺寸的LCD才能達成,小弟的22”LCD螢幕相形之下就顯不足。



板子因為重量的關係集中在右側,如果底座沒有安裝好,很容易造成變形。而這是為了拍照需求,其實應該裝好主板才來上機的。


CPU & DRAM Module超頻



4個PI 32M跑完全程,為17分。雖然這不是很正確的穩定度測試方法,但無疑是想求短時間內大約確定系統穩定的捷徑。

跑測試前先讓平台建立在穩定、速度兼具的狀態下,來排除一些不定因素。以INTEL QX9650工程版 CPU為例,超強體質使得大雕滿天飛,能跑上超高外頻的比比皆是,因此在小弟逐步測試之後,以空冷散熱下的450外頻乘以9倍頻所得出的4.05G為最穩定狀態,FSB在1800Mhz咦鳎?妷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nnow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8-7-27 09: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7-27 09:0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测试!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7-27 09:16 | 只看该作者
很热,很费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7-27 09:22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7-27 09:42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27 09:48 | 只看该作者
三张GTX260的钱足够两张GTX280SLi呀,这个意义何在呢?{mel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7-27 09:56 | 只看该作者
很用心的测试.{lol:]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cry:] full loading 680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8-29 14:01 | 只看该作者
把它裝上,已經看不到南橋了,SATA Port也完美的隱藏起來。

这个是隐藏功能么{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8-29 15: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太烧了 要是我还是情愿用4870X2组CF 电源要求估计还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8-29 19:17 | 只看该作者
很那个很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8-29 19:24 | 只看该作者
4.05G的U跑06  CPU得分5000多,有没搞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8-29 19:32 | 只看该作者
三张GTX260的钱足够两张GTX280SLi呀,这个意义何在呢?:whistl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4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