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041|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24广视角显示器合理价格的一点粗略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3 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声明俺不是GUN,俺如果是GUN,儿子木鸡鸡.GUN也请移步.


近来看电影和连续剧,发现自己终于不能忍受普屏,加上看资料不能双开,实在郁闷,于是决定换显示器.俺也经济危机,广撒网多了解发现泡泡上说长城打算在北京再出一次广视角的M247,这一次至少在北京再出500台,北京销售能一次吃进就投产.原来俺也给朋友代购过V247,现在他依然使的很安逸,俺当下觉得广视角的长城要是价格合理就入.其实俺对市场其他广视角面板显示器也很口水,但是口水再多也没有用,哪怕流成瀑布,但是俺同样心有不甘,其他大众一些的牌子,比如DELL,LG等凭什么卖的那么贵?俺能不能试试分析一下24广视角的成本?看看合理的价格在哪里?

什么是价格合理?

俺认为: 价格合理=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润

LCD最重要的成本是面板,占据整个LCD成本的70-80%,面板成本数字的取得,主要见witsview,虽然LG,SHARP,中华映管被告操纵市场牟取30%的暴利而刚刚被罚,即意味着witsview数字很有可能不准确,因为witsview已经吆喝很长时间说面板厂商亏损经营了,但没有其他更准确数字来源情况下仍然取witsview发布的数字为准.

但是,witsview发布的面板价格并没有24英寸VA类显示器用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方法计算或替代出24英寸显示器用面板价格.

好在witsview有LCD TV用32英寸VA类面板价格发布,而且依据友达的TFT-LCD生产流程科普http://auo.com/auoDEV/content/technology/technology_tftprocess_popup_tc.htm,可以认为规模化生产中,LCD TV使用的VA类面板和显示器使用的VA类面板难度没有差别.

32寸TV用VA类面板今年11月出厂平均价200美圆,据称因面板价格跌破成本,witsview预测12月笔记本和17,19寸面板之外的面板跌幅仅在5美圆以内,考虑跌幅较低及人民币对美圆贬值因素,可以在以上前提下粗略认为32寸TV用VA类面板今年12月价格为1400人民币.

但是绝不能用24寸面板是32寸面板面积的十六分之九就简单认为24寸面板价格为1400*9/16=787.5人民币.还有其他因素制约面板价格,最主要的即某代生产线生产的LCD面板如何经济切割问题.各代线经济切割不一样,各厂家拥有各代线数量不一样:5代线奇美最多;6代线LG,友达最多;7代线三星最多.5代和6代线生产的基板适合切割成显示器或小屏幕电视使用的面板.其中5代线基板(1200×1300mm)最适合27寸以下显示器的生产,最多能切割8片22英寸LCD TV用面板,或最多切割6片24英寸LCD TV用面板,或最多切割6片27英寸LCD TV用面板.6代线液晶基板(1500×1800mm)最多可以切割8片32英寸LCD TV面板,或最多切割12片24英寸LCD TV面板.或最多切割12片26英寸面板.7代适合42寸以上LCD TV的使用.

市场上常见的24广视角显示器中,较常见的为6代线生产的基板切割的面板,因为7代更多切割42寸以上LCD TV,5代更多切割26或27寸LCD TV,这样厂商能够赚更多的钞票,那么6代线生产的基板是衡量24寸面板价格的重要因素,可以替代其他代线生产的基板.

以上表明,面板仅仅是基板切割,组合的方式,应该以基板记价.同等质量控制条件下,基板价格相同.

可以估算出6代线一张基板在原料市场的价格:单张基板价格=32寸广视角面板单价*8=24寸广视角面板单价*12

那么24寸广视角面板单价=32寸广视角面板单价*2/3=1400*2/3=933.33人民币

取其占总成本的70%.则最终24寸广视角显示器成本价为1333.33人民币.

推理到此,一台24寸广视角显示器成本价可以基本确定了,连包装,仓库费用,算起来大概1350人民币.但是,它还躺在工厂的库房中,如果算上从工厂到市场的运输成本,各级经销商利润,面板出现坏点等风险的损失,加上大约相当于显示器售价20%税额负担(如果正当纳税的话...想起中关村街问:要发票吗?:P)等,一般来讲,商品最终售价应该是出厂时候成本价的2倍,这样厂商能够在养活自己,渠道和缴税的同时能够有点钞票发展和分红,这样的情况算一个步入成熟期产业的正常情况.

前一段有人还能以1700或1900的价格拿到24寸VA面板的显示器,实在让俺感觉到国货的艰难和洋货的暴利(对不起,俺有了一点情绪,俺检讨).就算这样,长城还是被骂的很惨,同情...同时提问:啥时候国货能痛快当自强呢?DELL不也是空壳么?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俺到底算对木有?
2#
发表于 2008-12-3 17:24 | 只看该作者
字太多了 看的眼睛花了 没耐心看下去 能不能减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7:33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概括:

现在(或者说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一台24寸广视角显示器出厂成本价算起来大概1350人民币,市场价应该2700左右.

[ 本帖最后由 Shiny1225 于 2008-12-4 00: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3 18: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是得业内来说说

不过楼主说出的2700用在长城那款上很适合{lol:]
还有长城跟其它出广视角显示器的厂商比起来算什么?
屏虽然占得成本大,但是一台显示器就单单一个屏?线路?布局?用料?芯片?技术?外观?效果?难道这都不用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3 20:0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MVA屏幕的长城M247卖1800,说明这个价格下还有赚,假设面板价格占显示器价格80%的话,那么低端24寸MVA面板应该价格大约在1400上下,从最近大陆的BENQ FP241VM卖3999和飞利浦240PW9在香港卖3500上下看,除去税收,高档点的24广视角面板比如AMVA/SPVA成本都不可能超过2000,所以过去6000多的24广角都是暴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3 20:26
24广角显示器成本1350?{mellow:]

这么说厂商造厂房,上生产线,搞研发,养工人,机会成本,贷款利息等等都不要钱。例如一个烧饼店,开店投入五万,每年房租杂费人工两万,一个烧饼材料成本4毛,只卖5毛,按LZ的说法已经赚钱了,但这样他什么时候回本?

长城247用的什么等级的屏,采用的什么驱动板和模具,用的什么生产线我想也不用说了。。。

就像二三线笔记本,各个代工厂都有自己的通用模具,挂什么厂商的牌子就是啥牌子笔记本,但是这和华硕成本能一样么?
支持 反对

7#
发表于 2008-1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看台湾的小品牌的MVA的显示器就知道了,那个是可以稳定供货的,价格差不多是2000多一点点,在大陆即使多点税和品牌好点的话,那也不应该超过3000,量大的话应该在2500元,这些都是给厂家算了合理的利润,从DELL的产品来看,产量之大,那个卖4000多,5000多的价格简直是抢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3 21:02 | 只看该作者
而且从以前台湾品牌来看,同样型号采用TN和MVA,价格是一样的,比如当年的ACER的20寸宽屏,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VA屏幕的成本不比TN高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3 21:38 | 只看该作者
24广角即使算上税收、利润、品牌、HDMI接口,TCO06等认证,3000就已经算高价了,卖6000多甚至9000(FP241VM出来的价格)简直是太黑了。广角24的合理价格是3000以下,广角27的合理价格是39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y21 于 2008-12-3 18:49 发表
这个。。。还是得业内来说说

不过楼主说出的2700用在长城那款上很适合{lol:]
还有长城跟其它出广视角显示器的厂商比起来算什么?
屏虽然占得成本大,但是一台显示器就单单一个屏?线路?布局?用料?芯片?技术?外观?效果?难道这都不用钱吗?


呵呵...谢谢支持,但俺认为您木有看明白,俺用的数据是上个月20日的,说明的是目前广视角显示器的情况,不是之前长城卖2700左右时候的数据,俺记得那时的面板比现在贵不少,用现在的数据不能说明那时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长城那时也算厚道).

虽然俺很不适应您评价长城的口气,但是俺也不得不承认,长城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要认为这样长城的显示器就不怎么样,未免有些偏激.

虽然俺不是业内人士,但是俺相信,高度发达的电子产品行业一定将整个产业链细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如同液晶产品的玻璃基板,偏振膜,液晶,灯管,背光板等等都由专业的生产厂商提供,而奇美,中华映管,友达这些大厂是从上游这些企业采购以上这些原料,而后进行生产一样,从面板到显示器,也是有很多其他外围厂商提供合适的方案的,甚至如同INTEL在生产CPU时会给下游主板生产厂提供公版主板图纸一样,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等等这些面板生产巨头会专门为自己的各种面板设计出合适的公版驱动电路以供下游显示器生产厂参考选择.

而其他生产商在采购这些厂商的面板时,一般也会选择面板巨头们提供的公版的驱动电路以减少成本(同时出了问题还可以找面板厂),他们最多所能做的,仅仅是将参数调教的更好一些(但对于DELL,LG等出货量大的厂商来说,肯定也不会一台一台调整).长城的出货量不高,给的钱不多,没有必要专门设计一种驱动电路,用公版的驱动电路是唯一的选择,要想在公版的基础上削减成本,只有对驱动电路偷工减料或者减少驱动的功能或者调教的不那么细致甚至不调,但是拆解表明长城的驱动电路中规中矩,所以唯一能削减的只有驱动电路的功能和调教.在那么在众多驱动电路提供商中挑选合适的驱动电路反而成了简单的事情,如果质保时间长,又是有牌子的厂家,那么驱动电路一定不坏.这么看来,线路,芯片,布局,技术,用料,大家都差不多,最主要的区别就在外观设计了.


长城和其他大厂相比不算什么,所以长城显示器比起其他大厂的来说,面板所占比重可能更高一些,但是俺同时又考虑到长城出货量的问题,那么同等甚至稍低一些质量的模具,线路等等成本占比重相比大厂来说要更大一些,因为开这个帖子是想找一个24广视角显示器的平均价格,所以两相权衡,俺最终仍取面板占整个出厂成本的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12-4 08:1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其实不太明白现在电子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
其实即使采购的东西都一样,控制质量的成本在于厂家设计的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部门。
就好象同样一台LCD,大厂出问题的可能有,小厂也有,但是大厂纠错的能力比较强点,而且大厂可以招聘合格的技术人员来解决故障,但是同样大厂一旦疏忽,也会出很大的批次质量问题。总的来看就是第一批产品出问题可能性大,第二批就是解决问题的了,第三批就是降低成本的了
而选择大厂,小厂产品,一般是看人品,只不过小厂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说得不客气点,就是你手上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好坏取决于该产品的设计经理的水准,而大厂一样有很糟糕的,小厂也有很有经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2-4 09:18 | 只看该作者
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形成的,当前都是广角难求,价格如何降得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2-4 09:39 | 只看该作者
翰视奇28卖1999已经标志着TN价格大战到了最后,再降也不会有多大的空间,厂家现在只能把重点转到广角上才可以开发新的利润支撑点,现在DELL 2709已经大陆卖4999,飞利浦240PW9香港卖3500说明广角大战即将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12-4 11: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合理价是一回事,市场上的实际售价是另一回事,起码我能看到的价格都比你算的要高,百蓝的2709也要4999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2-4 11: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除了字太多以外,非常好
LZ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7fs 于 2008-12-3 20:09 发表
很有道理,MVA屏幕的长城M247卖1800,说明这个价格下还有赚,假设面板价格占显示器价格80%的话,那么低端24寸MVA面板应该价格大约在1400上下,从最近大陆的BENQ FP241VM卖3999和飞利浦240PW9在香港卖3500上下看,除去税收,高档点的24广视角面板比如AMVA/SPVA成本都不可能超过2000,所以过去6000多的24广角都是暴利了.


{biggrin:] 谢谢支持.

昨天匆忙,只能先回一帖,继续讨论.

1.低端MVA面板的标准是什么?witsview上面的报价中,仅仅是低端VA类面板的价格还是包含了VA类面板的均衡报价?俺想应该是均衡价格,否则witsview给出的指导价格和趋势没有意义.另外,witsview上给出的VA类面板价格有"LOW","HIGH","AVERAGE"三种,为了让这个帖子尽可能有一些说服力,俺取的是第三种AVERAGE(平均价格)以反映市场上一般厂商的24寸广视角显示器面板价格.

2.俺在主帖中已经尽最大努力用俺所能查到的资料说明了目前中端24寸广视角面板的价格应当在930人民币上下,不是您所言的"低端24寸MVA面板应该价格大约在1400上下".高端的广视角面板价格,比如很多人所言的IPS一类的,棒子文俺不懂,更不知道上那里查,所以俺还是不说了(俺觉得同属A+面板的话,IPS面板价格和VA面板应该差不多).

3.俺是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就事论事,俺很直接,兄弟莫怪.{blu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12-3 21:00 发表
直接看台湾的小品牌的MVA的显示器就知道了,那个是可以稳定供货的,价格差不多是2000多一点点,在大陆即使多点税和品牌好点的话,那也不应该超过3000,量大的话应该在2500元,这些都是给厂家算了合理的利润,从DELL的产品来看,产量之大,那个卖4000多,5000多的价格简直是抢钱


同感啊!不过兄弟所说"直接看台湾的小品牌的MVA的显示器",看哪些牌子的?推荐一下,咱群策群力摸清这水有多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2-4 12:07 | 只看该作者
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利润,当大家都能做的时候,利润点就完了,要找新的利润了,大环境决定跳水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12-4 08:11 发表
很多人其实不太明白现在电子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
其实即使采购的东西都一样,控制质量的成本在于厂家设计的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部门。
就好象同样一台LCD,大厂出问题的可能有,小厂也有,但是大厂纠错的能力比较强 ...


有人会反驳说国内小厂一般没有经验,所以您说的在国内不现实,即国内小厂(如长城的)一定差.所以俺专门在9楼提出:

如同INTEL在生产CPU时会给下游主板生产厂提供公版主板图纸一样,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等等这些面板生产巨头会专门为自己的各种面板设计出合适的公版驱动电路以供下游显示器生产厂参考选择.而其他生产商在采购这些厂商的面板时,一般也会选择面板巨头们提供的公版的驱动电路以减少成本(同时出了问题还可以找面板厂),他们最多所能做的,仅仅是将参数调教的更好一些(但对于DELL,LG等出货量大的厂商来说,肯定也不会一台一台调整).

其实俺个人认为,长城24的广视角差在驱动电路的软件上,从驱动电路的编写到调教都不会,又因为钱少买不来好的方案,所以实际表现上差一些.在显示区里以前有兄弟用蜘蛛把247优化的,还把优化之后的固件放出来了,据说反响不错.俺也想过,长城在每一批生产的时候能买个蜘蛛把每一批广视角的面板优化一下(不奢求台台分别优化了),市场反响也应该不差.

但是,有人提出的屏漏光或者有点或者烧DVI等让俺也在担心,害怕长城为了一时之利用自己的声誉开玩笑,比如有人说用B级VA面板等等.后来想想这个应该不会出现,长城还有电源台式机笔记本代工等其他业务,不至于过不下去饮鸩止渴要砸自己牌子的意思,如果真如网上所言长城是为了拉TN的销量充进来一些VA,那充进来的VA也应该是好屏.因为长城要真这么想,那应该是汤里放肉丝引大家来,捞着就是你的意思,否则等于放老鼠屎,谁会这么傻?不过说是这么说,长城真要犯混,俺也拦不住,所以这是长城的一大弱点,应当想办法弥补一下(除了保修3年).如果这一点能搞定,长城的销量应该能再上一个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alzzman 于 2008-12-4 09:18 发表
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形成的,当前都是广角难求,价格如何降得下来?


目前VA类面板的显示器价格是成本的4倍(以前更离谱)还不足以对面板厂商和显示器厂商构成吸引?还不能打动面板厂商向显示器方面倾斜一下产能?那他们的利润率到底在什么水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13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