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81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个图:8RDA3+更换MOSFE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8 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OSFET用了IRF2804,TO-220AB封装,所以只好立式安装了,没法装散热片。好在该管的参数极其优良,RDS仅为2.3毫欧,比原先的管子好得多,所以发热也不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电感和电容不方便焊接工作,所以先拆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46 | 只看该作者
OK,现在完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18 23:46 | 只看该作者
偶的2奶机用着8RDA3+,不过自己没有时间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3:49 | 只看该作者
OK,现在完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7-19 01:43 | 只看该作者
都什么年代了,还mod这个-_-:sweatingbulle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7-19 17:23 | 只看该作者
哇```廖爷````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7: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ntasyai 于 2006-7-19 17:23 发表
  Z4 }8 o. u7 P, y1 n哇```廖爷````哈哈``
7 m" [/ k: i/ S0 O3 ]4 d6 O
哇```fantasyai````哈哈``5 e! c& e3 F  ]) n$ E
我不是廖爷,哈哈+ w9 }- B7 Z1 I- N  L& ^1 B
我借来的ID,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7-19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有啥好处?
$ y; I. K7 E: q  u- c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7-19 21:4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买一些散热片装在上面啊,帮助散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2:43 | 只看该作者
好处就是提高供电能力,提高稳定性,和换电容的目的是一样的。散热片可以不加,因为发热量并不大,如果加的话还要考虑绝缘性,很麻烦,且一年多的时间证实了非常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7-20 09:5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排列的话,楼主不考虑一下中间夹一块铜片辅助散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s_francis 于 2006-7-20 09:59 发表$ [% t+ _: U7 A
这样排列的话,楼主不考虑一下中间夹一块铜片辅助散热?

( @$ g  O6 m5 p* U+ \$ i: s8 K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是加散热片更好些,不过要注意:左边那排和右边那排的散热片必须是绝缘的,比较难弄,所以就不加了。- P2 r' r9 S: v: r# ?. @
  不加散热片的另一个原因是MOS管的型号:IRF2804,这个管子几乎可算是目前同类MOSFET中的极品了,RDS只有2.3毫欧姆,而原配的管子RDS好象是大于10毫欧的某个型号(时间长记不清了)。这样的话,工作时的功耗只相当于原管的几分之一(功耗与电阻成正比),所以不用加散热片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是因为IRF2804的性能这么好,我也不会这么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7-21 00:35 | 只看该作者
厉害,这都能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青豪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06-7-21 08: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7-21 1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ao228 于 2006-7-20 10:28 发表
# d2 e4 z1 h! P8 t) S8 e# U
0 e- s: A5 L6 O1 B: Z1 K3 q7 S* ~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是加散热片更好些,不过要注意:左边那排和右边那排的散热片必须是绝缘的,比较难弄,所以就不加了。
( {+ m0 j2 X2 T7 B  不加散热片的另一个原因是MOS管的型号:IRF2804,这个管子几乎可算是目前同类M ...

1 M  L. ^  j+ F8 S9 L3 |" Y: Y4 p+ v0 F: S' ~
其实未必要全换:wub:
+ p0 ]2 @6 [4 d- S" h$ U; cRDS小的管子,其结电容必然要大些; |, S: v  ]' g0 `/ {- T* S; _
上面控制脉宽的管子,它的脉冲宽度要比续流管小的多,所以它的损耗主要是开关损耗,导通损耗相对少的多,而下面的续流管的工作状态和损耗正好和上面的开关管相反(续流管工作在零电压状态下,理论上其开关损耗为零,只有导通损耗),所以,你完全可以不用更换上面的管子,只换续流管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23: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自由战士 于 2006-7-21 18:07 发表- o% w4 ?: D* N" S/ V2 }- U$ Y: u

9 Q; a* x& ^8 s% Y4 g. f- ]; T/ I2 O# [" K4 S! ~$ A% s8 \
其实未必要全换:wub:& C# [  m5 Z( [: o) M, s# S
RDS小的管子,其结电容必然要大些
$ n9 L" N- C( G( K5 P上面控制脉宽的管子,它的脉冲宽度要比续流管小的多,所以它的损耗主要是开关损耗,导通损耗相对少的多,而下面的续流管的工作状态和损耗正好和上面的开关 ...
+ q# S% X( n4 M) Z  b3 v/ ^
      这个理论是对的,不过还要看元器件的实际情况。' L4 T9 T; }7 n6 l3 f4 @6 M
      根据查到的原MOS管(STB55NF03L)与新MOS管(IRF2804)的资料对比,可知:  w# i: {9 Y$ Q7 H4 f# Q
STB55NF03L   Rds = 10 mΩ(典型值)
5 Y  c2 B2 Q. q: @* f" Z: d                    Tr= 280ns* S2 `2 W2 P1 W  K' Z4 {
                    Tf=60ns
2 m: L! U& s+ I/ S
7 M% F9 Q1 C" xIRF2804   Rds= 1.8 mΩ(典型值)8 [' S$ D; h6 d9 N$ t
              Tr=120ns6 ~! V0 M" w$ L
              Tf=130ns8 r) y( c% m$ ~

; }; D' u1 P+ x8 n1 n" S9 n可见,虽然后者的结电容的确大于前者,但后者的的Tr和Tf之和居然还小于前者的,这可能就是厂家实力和工艺上的差别了吧。
* t+ T, ?0 F; d' k9 S1 p5 M. j! X0 ^. v% I# E+ E2 V/ K/ _* A/ m
经过大致的计算(公式来自官方PDF文档),更换新管后,上管功耗约为原管的三分之二(包括开关损耗),下管功耗约为原管的五分之一弱.7 t0 a( q2 C0 x: h3 w

3 s4 \2 g  a, P: E/ p- @: P% L     不过上管换成IRF2804的确不是很适合,如果换英飞凌的管子可能更好些,可惜手上没有,下管么就物超所值了。' ~  |2 f: V6 N: T- \. w/ _/ W

( I  ~1 }, S$ {' k[ 本帖最后由 liao228 于 2006-7-21 23: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7-22 17:47 | 只看该作者
可见,虽然后者的结电容的确大于前者,但后者的的Tr和Tf之和居然还小于前者的,这可能就是厂家实力和工艺上的差别了吧。     ...

1 h9 p. k" h: j
! k. O5 P/ P! ?' [/ R) G: C影响MOSFET开关速度除了其本身固有Tr,Tf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Qg (栅极总静电荷容量).该参数与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内阻共同构成了一个时间参数,影响着MOSFET的性能(你主板的MOSFET的栅极驱动电路就集成在IRU3055这块PWM控制芯片内)
, m/ M9 p* M9 q( ^7 _! g& V厂家给出的Tr,Tf值,是在栅极驱动内阻小到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测出的,实际应用中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栅极驱动集成在PWM芯片中的电路,从PWM到MOSFET栅极的布线的宽度,长度,都会深刻影响MOSFET的性能.如果PWM的输出内阻本来就不低,加上MOS管的Qg又大,那么不论其Tr,Tf如何优秀,都可能会大大增加上升和下降的时间:wub:5 `# z. Q& d% u6 H0 q2 H, k
偶认为,BUCK同步变换器中,高侧MOS管的Qg比RDS等其他参数更重要,另外,栅极驱动内阻与Qg的配合也很重要,一定 程度上就是由它的充电时间决定高侧MOSFET的开关速度和损耗..: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7-22 1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ckl 于 2006-7-22 11:27 发表
. T" S4 C' ?9 _& D6 q偶感觉应该象电源一样两面MOS管,中间散热片,用绝缘的3M贴贴上,嘿嘿
# ]( D5 Q( d; F/ K7 C

  g' g/ I+ c% R; a3 e9 V偶认为应该找些铜片,直接焊在MOS管的基板上,既牢靠,效果又比用绝缘片的好: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7-22 1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橄榄菜 于 2006-7-19 01:43 发表
) M( z  ~8 x- a8 X+ @) X都什么年代了,还mod这个-_-:sweatingbullets:
- ?' B* o& S1 X$ ?. \  t7 W/ B4 M+ c2 p
1 z8 h8 J$ r3 I4 ?, x1 O
玩了这些,你就会明白什么3相8相供电,什么数码供电,都是一回事情: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19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