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1784|回复: 2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PC-HIFI的一些话题. 可能一些人听了会不开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11-24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越烧火越大, 已经有人开始烧超声波(20K以上). 也有烧信号线, 电源线的...等等,  其中有一些是合理的, 但更多是不合理的, 我认为HIFI应该是有主见的烧, 不要跟了别人烧, 人云亦云.* S$ C2 y0 g7 T) ^6 e

. d; H5 E& b0 \4 k先谈谈音源, 大家常现的音源是CD, CD是44.1K, 16位采样的, 高质量的CD音源目前还是大家主要的音源, MP3, APE都源自CD音源, 不过MP3是有损压缩, APE是无损压缩, 从效果上看, APE = CD音源, 其实, APE也可以解压成WAV, 还原是CD, (音质等同于原版本CD). MP3有各种码率. 常见的有128K, 192K, 还有高质量的320K, 其实320K的MP3和APE体积差不多, 个人觉得用320K的MP3不如用APE版本.
8 z: A6 }- n5 [- [: s/ ?  X( u/ E$ A4 J; P; q  z
在音质方面, 原版本CD = D版CD = APE > 320KMP3 > 192KMP3 > 128KMP3.  由于常见AC97是48K采样的, 所以需要把44.1K采样的信号转换成48K, 所以有SRC失真, 所以喜欢听音乐的朋友可以选择支持44.1采样的声卡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7 ~: s! ~4 Q. ]5 }1 I' M; f2 w2 ]* Y/ J* ^
D版CD如果音质不良, 有两个可能, 1, 不是从原版直接翻录的. 2, 所用的盘基及刻录设备太差, 不能正常读取.. O# X/ C- f. j5 C3 v. n+ Y' Q4 ?

# o1 X+ b. Q, E( ^7 o其实CD的信号在经过A/D转换后, 就可以成为模似信号, 这个部分, 用PC 声卡或是用CD机, 同价位的话, 通常是声卡比较好点. 如果A/D, 运放, 电路, 用料差不多的话, 音质也应该差不多.  由于声卡是摆在外面的, 所以现在声卡的做工都是非常不错, CD机的话, 要折开看才知道.
284#
发表于 2006-12-2 2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2-2 16:51 发表# h$ t  t7 a& U9 Z! V  V8 X

8 h3 \6 C  _" R$ O' f) J
! S) o+ I, L3 a所以说盲听啊, 至盲听怎么测试, 看我前面的说明...简单说我放20次音, 随机10次是有22K高音的, 还有10次是没有声音的, 你只要说你听没听到(前提眼睛蒙上), 如果你听不到, 每次也能猜中, 也只好算你听到了. ...

1 W5 Q" p8 b+ D' T1 n' f0 Q这个当然可以,有机会可以试下,不过你得另请高明,我也只能听到19KHZ而已:lol: ~~还有,要保证器材确实能能发出等于或高于22KHZ的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发表于 2006-12-2 18:45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完了,支持一下lz) X+ \8 j3 |7 L! `$ n) Q

& {  G. o$ P2 T5 q发烧真的需要盲目发烧——盲听能感到的差别才是真正的差别,需要自己体会,这种东西太主观了,除了自己多听以外其他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ind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2#
发表于 2006-12-2 18: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6: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6-12-2 12:56 发表
: n) _5 j  H! M$ P( J$ s
8 l- f7 C, ]8 i# }- l! o7 k4 z" x这个恐怕就算当面听给你看也不行,我说我能听到19KHZ,但你还是不信,那有什么办法?是不是需要用什么仪器之类来记录一下脑电图才有说服力?:shifty:

# r8 @' @" J+ S/ M+ `9 y- k3 `) t. X
所以说盲听啊, 至盲听怎么测试, 看我前面的说明...简单说我放20次音, 随机10次是有22K高音的, 还有10次是没有声音的, 你只要说你听没听到(前提眼睛蒙上), 如果你听不到, 每次也能猜中, 也只好算你听到了. 明白不???# r9 j* D; ^+ z! y8 Q! R2 R
! @( L7 r+ ?$ M5 q$ E3 G' B6 p
再一个, 不要跑题了, 我没有说不信19KHZ, 我只说不信这么多人都能听到20K以上. :ma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06-12-2 1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2-2 10:13 发表  \- }5 A. \% |4 {
! c* k5 a, b0 D4 a0 J! t: y
+ j+ J( D# r: |$ i
引用前面某人说的话, 你跑百米8秒我不是不信, 只要你当面跑给我看...
# y, m' Z8 F+ n
这个恐怕就算当面听给你看也不行,我说我能听到19KHZ,但你还是不信,那有什么办法?是不是需要用什么仪器之类来记录一下脑电图才有说服力?:shif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06-12-2 1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2-2 10:13 发表
( j  ^: z" f( u/ z# S* E( N
0 k4 S. N4 V& v4 ^  O  i! R" S- v" e
! {7 v+ d% w0 b( [引用前面某人说的话, 你跑百米8秒我不是不信, 只要你当面跑给我看...
: O& q- I2 z3 w! y% K; D0 h

" g$ I6 I4 ^0 w! s0 C. h
( Q% o8 l: l1 q* R:lol: :lol: 破音箱+木耳只能听到那个20岁左右的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mme 于 2006-12-1 23:12 发表
* z' ?: l6 Q1 G- d  {* Y7 @: i  P5 @& N
我测了啊,可你又说我是作弊,瞎掰w00t); i! s7 K  ~) o5 R/ h* Q1 U
( I$ Q& M  M+ ?) g" ^
23k也听得到啊,不过声音小了很多,高音单元不行了w00t)
: X; K4 E2 _# G0 B, f
) Z3 k/ z+ M( k2 f. z9 n: Z/ S# D$ \: P
引用前面某人说的话, 你跑百米8秒我不是不信, 只要你当面跑给我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ishl 于 2006-12-1 21:35 发表
. e' G8 r, \" d8 e1 E光纤传输,误码率没有,但不代表传输速率一点不变,比如你的光通性好,每秒能传输1000000KB,但另一条线每秒传送100001KB,结果你是能听出区别的,但是误码率没变
, E1 g# ?" @2 Y6 \: o- _
+ `5 D5 J8 E6 T4 KCD机也是,D和Z这个区别也有

0 }+ S3 [& p, Y; o1 M0 v, b0 u* B" p- M0 g
晕, 这种道理你也想的出来...佩服一下...1 S5 ^! \" A# G, B' N- T. P

( K( ]" I9 ~. c) J" p8 qCD ROM从2倍速一直发展到48X倍速...有谁听说过48X的CD-ROM听音乐会比2X好的??? 没用的, 48X的CD-ROM在放CD时也是跑在2X速度的...
) B4 d! h' H2 g9 Z! n# M) ~! }- o. x9 t) u( ?
只要速度高于播放需求就可以了...而且电脑的一特点就是可以用RAM来缓冲数据, 所以如果大家在放MP3时, 电脑的硬盘灯是很久才闪一下.不是一直亮的, 因为WINDOWS的读取不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 是几个扇区一次读入内存的... 在声音解码时, 也不是解一点就送给声卡一点...而是解到一个缓冲区中, 这样如果CPU被别的程序暂时100%占用一下, 声音也不会中断, 因为缓冲区中有已经解好的数据...这个大家可以查一下FOOBAR2000的关于缓冲区的设置.
" f" M- u) H. y# Z/ u1 B
* ^  c) {: Q+ a. N% ?4 x0 Z' L在便携CD, 所谓的30秒防震也是这个道理...缓冲30秒数据, 在震动时暂停读取数据...除非持续长时间震动, 否则播放不会中断. 刻录机也有缓冲区, 除了硬缓冲, NERO还开了大容量软件缓冲(在RAM中). 如果数据中断, 刻出来的CD就会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06-12-2 0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ishl 于 2006-12-1 21:35 发表, L  k1 i5 g# l1 m. ~
光纤传输,误码率没有,但不代表传输速率一点不变,比如你的光通性好,每秒能传输1000000KB,但另一条线每秒传送100001KB,结果你是能听出区别的,但是误码率没变! V2 }1 S- L6 ]3 R# m8 o
0 ^' I7 q2 j' _5 d! v  @7 d
CD机也是,D和Z这个区别也有
2 K; U3 H) Z9 {, Q% `* |
....无语中,你自己先搞清楚了再来说吧,提醒下传输速率
7 F5 j( c5 h( d, S
# b9 E8 F' D# D" N. m* mPS:初烧时听取部分LZ的意见可以少 被 无良JS欺骗少花冤枉钱,当烧到一定境界时为W之一的改进也要花费不菲的代价的,哪时仁者见仁了,自己喜欢的就是对的,不用非去讲什么 理由了,但不能强加于别人身上.总之音乐是客观的, 但发烧之路是主观的." @* D, I+ t' ~

" v1 @- |) v, E: e4 W8 \% v! ]8 m[ 本帖最后由 whhwhhwhh 于 2006-12-2 02: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06-12-2 02:33 | 只看该作者
有可能听到,但没有第三方参与时,只能对此持保留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06-12-1 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1-30 23:15 发表
" e" `4 F4 Y* P: ^3 S0 v
  t/ M! a. U% m1 u, |9 f8 G7 J7 y) ~# X! |
你给的连接去看过了, 80%声称听见了21.1K, 而且听见的大多数还说21.1K很清楚...所以很明显大家听的声音是有问题的... 20K是人耳的上限, 有少部分, 5%以下, 可能突破这个... 如果80%能听见21.1K, 应该说, 人 ...

6 {. W! H) L. {我测了啊,可你又说我是作弊,瞎掰w00t)) Y4 A8 L8 M  s2 P

; v/ u2 y, o4 C8 G4 q6 I* {' C23k也听得到啊,不过声音小了很多,高音单元不行了w00t), `- U' u+ e! l

  N; n  U$ u) N+ ?) p[ 本帖最后由 Timme 于 2006-12-1 23: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sh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73#
发表于 2006-12-1 21: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1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XW 于 2006-12-1 12:53 发表
" v& r2 m0 s* _1 V4 l反正你也听不出,多讲无谓。

4 T0 `  j1 S" e  N& H  k& e
/ V  W2 L: c& J2 B" m正相反, 赌你听不出啊...
, \0 P, Q$ r- w0 W! G. G
. S6 Z3 v( K; d5 @3 B! @* A) @你可以找几个烧友, 自己组一个盲听测试. 来证明你的观点... 比"多说"强多了.6 N- i+ @7 A( I1 X0 k( {- O% P
9 f! T. M& n; p6 ^  L4 W
在上海的话, 可以联系我, 我来复制碟片,  你找回放设备(用我家的设备可能太低档), 多找几个烧友公证一下. 再不行就只能看JD论坛了, JD上面GZ本周未有组织这个活动, 到时间看结果吧...:lol: :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06-12-1 12:53 | 只看该作者
反正你也听不出,多讲无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emonhunter 于 2006-12-1 12:17 发表
' _  S- E% j! O- i
" H! Q  Y: l0 X" }' h8 b5 O' v9 K" M3 q7 O5 L0 ?. q- _: Q6 k

$ _  ~, A3 H! k( y6 L我朋友曾经用正版CD直接翻录CD-R,nero的复制功能,盘是莱德的X系列,:blink:效果如果不用非常好的音响设备,效果是一样的,放在CD机里也听不出区别# W* t5 a) [5 b' x
* m/ l* Y- F: B* _) u
母盘关键要看质量,还有就是D版的盘基,后者因素也 ...
6 L2 S: `( E; u' d
+ n) k8 Y$ V7 ?4 U2 O. d$ {3 ^% K  x
同意楼上关于盘片的说法, 其实现在很多D版的盘基很差, (国内的某些正版都一样).  特点是, 放入DVD读盘时会有很大的声音...这常常是片基不均匀, 所以高速转动是产生振动噪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06-12-1 12: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2-1 12:11 发表
3 ~+ y3 K5 ^6 _0 H$ _, ]& F所以我会采用原版CD->镜像->刻录.  (刻录盘我在京东买的先峰, 理光, 柯达, 50P, 平均2元一张).  在假定原片, 刻录机, 刻录盘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 我可以肯定, 人耳是听不出差别的. 这个是我的观点...

) `4 V5 M+ }+ {, ~  ]加上一条,不够米的器材播放,我可以肯定,人耳是听不出差别的,这个是我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06-12-1 1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2-1 12:11 发表
) G6 X/ S8 X# D8 H" T4 ?  I5 V  f# d
* u. a+ `2 {, U! o
一般D版有几种...
- ?1 u3 ~# k1 H/ T: q4 @$ e1 x) w( R8 s  N( ?' d5 ^' ~
1,是生产厂家, 生产了超过原出版商的需求的数量, 偷偷卖出来的, 这个应该说正版没有差别., _5 M8 x1 k5 u$ ?8 g9 F6 L% |
2,是一些D版组织, 破确原来的正版盘片, 然后重做母盘, 这个和原版的没有什么差别, 唯一的问题 ...
" z, }/ d# E8 I% \- ^
2 |2 @& W  w1 @# k0 o

8 i& \6 e+ Y& M, r; S2 Z4 b4 i我朋友曾经用正版CD直接翻录CD-R,nero的复制功能,盘是莱德的X系列,:blink:效果如果不用非常好的音响设备,效果是一样的,放在CD机里也听不出区别
" F% ]) k9 \- ]6 K, Q
2 ?+ P& r. X" n! F$ ?* t; z! l1 z母盘关键要看质量,还有就是D版的盘基,后者因素也更关键,因为D版的母盘不会非常好w00t)  尤其是古典CD,对于飞利浦这样的公司,母盘很看年代的
3 H  L; _5 d- ~1 H. S# O+ `/ y. T- E/ v# i2 d( l" H' E
所以LZ的观点我是支持的,从技术角度和理论上,完全复制的D版,和正版差异不大,正版主要在盘源和盘基上有优势,自己去对比那些卖的D版盘和正版盘盘面就知道了
0 p* b! b( M& p0 v& @4 [# R, T
' _, i2 o7 b; j  I% g4 d" I7 l/ T  R但DVD-audio就复杂了,因为DVD-audio实现的是多声道输出,而CD仅仅是2声道混音。但DVD-audio毕竟不成熟:blink:' t# Z) j3 c' w* x8 b' a3 B

3 O8 v! ^2 {8 C8 a/ ~: k' a2 ][ 本帖最后由 Demonhunter 于 2006-12-1 12: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1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2-1 11:40 发表
# z0 G+ v' P3 i* ?" a; A$ b" ~看来LZ也是能够听出D版和好的正版之间的区别了?
% C! e4 W* c( x( s3 W! u2 x) b

5 Y  k: `/ x+ m4 v( F$ V) }一般D版有几种...* ~+ s: t0 a/ C# a/ m3 X4 P
# t, ?) N5 Z# O8 L4 N# M3 z
1,是生产厂家, 生产了超过原出版商的需求的数量, 偷偷卖出来的, 这个应该说正版没有差别.- y) R! y" _/ A9 Z+ X7 T
2,是一些D版组织, 破确原来的正版盘片, 然后重做母盘, 这个和原版的没有什么差别, 唯一的问题是D版的一个母盘常常超过规定的压盘数量, 所以你有可能买到好的, 也可能买到不好读的. 原来我都有记录一些有"信誉", 如"全美"一类的. 因为CD不存在破解的问题, 取轨很容易...DVD有加密, 而且有地区码限制, 所以要破解. 大多数人买的是此类. 由于美版原版都是D9的, 有些组织会重编码为D5, 这个肯定会有画质的损失...
4 d# C% b1 M5 k3, 还有一些就是俗称的"枪版","电影版"....就是人扛个摄像机, 在影院自已录的...效果很差.
+ ?6 }$ _6 L+ _; k
5 a! R+ y. G3 M上面指的是DVD的D版情况... 1,2种, 如果买到的盘片好的, 和原版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买到盘片差的, 不管是1,2,3, 都会很差, 第3种, 不论读盘好坏, 都很差.
9 x4 D4 r* `; w" E7 K
! N  k+ h8 h" I- `7 d6 U" ~这个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我们计论的是原版CD能不能无损复制(D版), 复制后的版本和原版本能不能听出差别? 我的答案是不能听出来.
; v: l( p' _% Q; M! b/ ^/ J  U" J. y% \* c$ t
所以我会采用原版CD->镜像->刻录.  (刻录盘我在京东买的先峰, 理光, 柯达, 50P, 平均2元一张).  在假定原片, 刻录机, 刻录盘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 我可以肯定, 人耳是听不出差别的. 这个是我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06-12-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在自己熟悉的设备上进行盲听测试我是很有把握的,哪怕是细微到一根线的差别也很容易分辨出来。可是如果要去到诸如音响展一类环境中用那些自己完全陌生的系统进行盲听测试的话失误的机会是相当大的,而且我觉得也完全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06-12-1 11:4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LZ也是能够听出D版和好的正版之间的区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7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