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124|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 K7 Athlon 部分发展史~(别把K7说得那么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8 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igitalera 于 2009-1-8 13:32 编辑

Athlon 发展史
第一款Athlon處理器於1999年6月23日首度亮相,其名稱取自田徑邉拥摹甘?椚?堋
2#
发表于 2009-1-8 13:34 | 只看该作者
K7确实不错,是AMD第一次真正超过intel的一款U,那时的AMD也比较务实,讨人喜欢,只是工艺和产能都不行

可惜确实是因为在业界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因此才会有相当一部分软件很快加上了SSE2,导致K7不能够运行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8 14:03 | 只看该作者
我买K7 的时候,它和C2.0 一样价钱.......
怎么现在没有提?
那时候配BARTON 的,是GZ 的主流吧,啥时候轮到P4 翻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8 14:08 | 只看该作者
除却少数专业用户的特殊需求,k7性能确实还不错,可惜就是三个毛病(和netburst系列比)
1.过热保护不行
2.易碎
3.缩肛
另外,K7时代中国人的经济实力与消费观念和现在也有很大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8 16:55 | 只看该作者
{closedeyes:]K7陪伴我大学时代,怀念啊,现在用上Core 2 D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lazhangliu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9-1-8 17: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8 19:17 | 只看该作者
1G的毒龙,当年就是冲着比1G的赛扬便宜30%才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8 20:34 | 只看该作者
对比 Willimate P4 和 Katmai & Coppermine P3,
Athlon 还是比较拉风的
直到 Northwood P4 特别是 HT 出现的时候,
intel 才能说找回面子

当年一颗 Thunderbird 1G 的钱只够买颗 Coppermine P3 866 ,
买一颗 Coppermine P3 1G 够买一颗 1.3G Thunderbird 的了,
可是做计算时, Thunderbird 1G 明显快过 P3 1G,
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做横向比对的时候用 P3 和 P4,这样和别人有可比性,
但是开发和实验时,却用 Thunderbird,
所谓兼容性基本都源于 VIA 驱动和主板设计,所以那时候只用华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你确定 我当时看到一篇文章 说是k7 1g  因为amd缓存制造不过关被迫只能以2/3主频运行 造成性能逊于p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8 2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on 于 2009-1-8 21:04 编辑

10# 漂白的可乐

那是512k 非全速L2 的 Slot A K7 1G,赢了 512k L2 半速的Slot 1 P3,
但是败于 256k 二级缓存全速的 Skt370 Coppermine 1G,
可没过几个月,256k 二级缓存全速的 Socket462 Thunderbird K7 出来了

早期的 100*10 的 TB 与 133*7.5 的 Coppermine P3 互有胜负,
可随后的 133*7.5 的 TB 就全面领先了,
但市场接受度更高的是 100*10 的 TB,基本个个都能飙到 133*10,
这在那个时代是极速,特别是软加速能玩 CS 令人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8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rven 于 2009-1-8 21:52 编辑

当时外置二级缓存好像是NEC生产的.即便是外置512K的也不如内置256K全速缓存.两者之间好像有5%-10%的性能差距.不过俺2000年上的是PIII667.没上K7.就因为当时只有VIA,SIS,还有一个已经完蛋的那一家出芯片组,芯片组性能与INTEL差距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8 2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on 于 2009-1-8 22:12 编辑

12# corven

其实当时也是被微星搞烂的
微星为了抢市场,跟进了一大堆破烂 KT133 主板,一身毛病,
一个型号刚铺货,下一个型号已经到了。
而华硕和升技当时做的 KT133 ,
除了VIA 南桥与部分Raid芯片的兼容性问题,就没别的问题了。

后来的 KT133A 兼容性就已经很好了,
被大家诟病的只是磁盘方面的性能。

别忘了,当时卖的最好的是 Duron,
Duron 750 就足够打掉 P3 667 和自家的 Athlon 700 了,
但是价格还不如 Celeron 6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密码错误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发表于 2009-1-8 23: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8 23:27 | 只看该作者
P3 1.13g 的发布和回收有直接关系

P4 的规划由来已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8 23:52 | 只看该作者
回想当年,我也是A饭啊

只怪AMD接口换地勤啊,只怪X2 4200+一夜爆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8 23:53 | 只看该作者
K7刚出来的时候不错,直到P4 2G的时候还是有优势的。最高端的比拼并不吃什么亏。
但是northwood出来后,频率可以很轻易的拉上去,533的P4B就已经可以打平甚至超越同PR的amd,到了P4C,PR值就明显开始忽悠了。最高端的3200+在某些应用可以勉强赶上3.0G,一般也就相当于2.8G,对sse2优化过的软件就更不用说了。但是intel开始犯昏冲prescott了,65nm的漏电问题也算是给prescott加了根棺材钉。
2004年,amd低频高效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时候不厚道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3000+从04年到06年,我印象里面价钱一直保持在1k以上,而x2更是直接相当于两块单核心的价格,直到06年中intel的cr出来,才算把amd打回原型。
反正我经过这一番波折,对amd看的也淡了,不像以前感觉amd老是苦大仇深一样的形象。目前是想安心、想高性能就用intel,想便宜就用amd,什么真假四核原不原生64位都无所谓了,自己看着合适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
发表于 2009-1-9 03: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9 08:5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我感觉挺不错,AMD我还是比较支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9 09:13 |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amd才能再牛一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9 09:18 | 只看该作者
[quote]Athlon 发展史
第一款Athlon處理器於1999年6月23日首度亮相,其名稱取自田徑邉拥摹甘?椚?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2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