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dic2aro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终于体现到了MATROX的厉害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09-6-23 14:0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有多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发表于 2009-6-23 14:1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点数据。。。。。。
你口气好大。。。。。。
如果数字传输那么容易搞定 显卡厂家标注的DVID最大分辨率应该全都是1920*1200了
你现在自己去找找看,有多少显卡官方标注这么高的DVID分辨率的?
关于处理是否 ...
bull 发表于 2009-6-23 13:57


注意我说得是正常人使用的范围,多少人用的是2560×1920的显示器?以前DVID定在1280*1024,实际上宽屏显示器出现之前,这个标准很长时间就是桌面液晶(17、18、19)的最高分辨率了。



我说是处理不是后期处理

以前讨论过,matorx给出的图因为不同黑色之间是(0,0,0),(1,1,1)所以你能看到差别。

但是实际8位色的图片在采集的时候在(0,0,0)(1,1,1)之间还有(0,0,1),(0,1,1)这两个过渡,人眼是看不到条纹的,而Matrox故意把这个过渡抽走了。看似8位色有条纹。


Matrox自己图因为是10bit的,在(0,0,0)和(1,1,1)  之间有(0.25,0.25,0.25)(0.5,0.5,0.5)(0.75,.75,0.75)三个过渡,你就看不出条纹来了。


理论上(0,0,0)(0.25,0.25,0.25)(0.5,0.5,0.5)(0.75,.75,0.75)(1,1,1)的过渡更逼真。

但是给你的眼睛分辩不出来它和(0,0,0)(0,0,1)(0,1,1)(1,1,1)这种8位色过渡的区别。你用ps自己作个这种过渡的黑色块,看能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分界线不就知道了?

所以说10bit色理论上更准确,更逼真,但是人的眼睛是分辩不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09-6-23 1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_hao 于 2009-6-23 14:32 编辑

8bit原数据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还在扯8bit啊
现在还用xp?
vista下你下个最新的mpc 选evr10bit
视频数据处理直接是a2r10g10b10
全卡在输出上了

至于看图么,扫描和RAW,你8位自己慢慢去看吧
这年头没双头24寸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还1280x1024,笑死人了

最后,HDMI 1.3/1.4、DP、CNSPO、EIZO、NEC等集体发来贺电
matrox确实只是个入门,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现在不是2003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09-6-23 1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ear 于 2009-6-23 14:46 编辑
8bit原数据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还在扯8bit啊
现在还用xp?
vista下你下个最新的mpc 选evr10bit
视频数据处理直接是a2r10g10b10
全卡在输出上了

至于看图么,扫描和RAW,你8位自己慢慢去看吧
这年头没双头24寸 ...
skywalker_hao 发表于 2009-6-23 14:31


老大,关键是标准。

你看的照片是10bit拍摄的吗?不要告诉我你看的图片都是底片然后12bit扫描出来raw

你看的视频是10bit拍摄的吗?难道你买了拷贝自己扫描制作吗?

电脑生成的图像,这个10bit没有问题,12bit也很easy,但是你看的东西这个比例有多少?

至于1280*1024,当年制定标准的时候是很久以前了,那这个出来说话是说当时的数字传输是针对当时的显示要求制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09-6-23 15:13 | 只看该作者
8bit原数据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还在扯8bit啊
现在还用xp?
vista下你下个最新的mpc 选evr10bit
视频数据处理直接是a2r10g10b10
全卡在输出上了

至于看图么,扫描和RAW,你8位自己慢慢去看吧
这年头没双头24寸 ...
skywalker_hao 发表于 2009-6-23 14:31

XP怎么了?
你看是用XP的多还是V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09-6-23 15:26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关键是标准。

你看的照片是10bit拍摄的吗?不要告诉我你看的图片都是底片然后12bit扫描出来raw

你看的视频是10bit拍摄的吗?难道你买了拷贝自己扫描制作吗?

电脑生成的图像,这个10bit没有问题, ...
maomaobear 发表于 2009-6-23 14:44


一条一条来吧

老大,关键是标准。------谁的标准?A2R10G10B10哪里不标准了?NV不知道,其他厂商还是很乐意发个贺电什么的;再者么,标准是干什么的?规范垃圾的罢了,这么当宝?

你看的照片是10bit拍摄的吗?不要告诉我你看的图片都是底片然后12bit扫描出来raw-----我还真是contax G2玩反转片底扫,另外,底扫一半是16bit,DSLR倒是不怎么用,但是10bit拍摄很奇怪?CF卡,SDHC卡超级白菜,这年头端着DSLR到处拍的退休工人都大把,你告诉他们拍raw出片自己调着玩和以前自己冲照片一样的,人家会很高兴的,8bit,慢慢熬吧,现在是全民DSLR时代,不是2003年了。

你看的视频是10bit拍摄的吗?难道你买了拷贝自己扫描制作吗?---视频处理是10bit以上的不奇怪吧,舍入误差问题说了这么久了,中高端DVD机和BD机的>10bit处理是怎么回事?最后看的时候还原成8bit你觉得是有损失呢?还是无所谓?以前所谓10bit的问题是,最后输出搞不定,vga,色差要求高,dvi干脆无能,现在有hdmi和DP了,平板电视,显示器也不错了,最后输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同时就连反应最迟钝的计算机系统也已经提供了高色深的播放方案,剩下的是什么?直接出10bit蓝光片源很奇怪?

电脑生成的图像,这个10bit没有问题,12bit也很easy,但是你看的东西这个比例有多少?-----人眼看东西的层次是红色只有2的10次方就可以了?怎么我扫出来的照片还是没有幻灯机上好啊

至于1280*1024,当年制定标准的时候是很久以前了,那这个出来说话是说当时的数字传输是针对当时的显示要求制定的。----1280x1024这个标准即使是今天,照样被人骂死,当时的要求是这个?因为NV和MGA的内置老是搞不定1920,所以标准是1280了?
别把dvi和更老的标准混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发表于 2009-6-23 15:28 | 只看该作者
XP怎么了?
你看是用XP的多还是V的多?
qylr 发表于 2009-6-23 15:13

xp怎么了?玩新东西,上vista,就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09-6-23 15: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DVID传输会出错(DVID没有任何纠错和校验措施)
具体实例可以参考NV刚推出的死贵的SDI数字输出输入卡,
按照你的观点。
这种只有纯数字2D输入输出的卡应该卖200块,而不是XXXX美刀

第二,数字输出不等 ...
bull 发表于 2009-5-22 09:28 PM


对于一副静态图片,如果存在某些传输错误,每秒会至少刷新60帧,不知道神人们是否能看到“色彩”、“色调”的不同,估计会看到色块,信号到达显示器内部是数字的,传输错误会造成模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09-6-23 1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6-23 15:47 编辑
对于一副静态图片,如果存在某些传输错误,每秒会至少刷新60帧,不知道神人们是否能看到“色彩”、“色调”的不同,估计会看到色块,信号到达显示器内部是数字的,传输错误会造成模糊吗?
draft 发表于 2009-6-23 15:36
数字接口出错如果超过容限,轻一点会有明显可见的噪点,严重的会有拉丝甚至云雾状的躁动出现,最严重的干脆点不亮
数字出错是随机的,不会给你老老实实的确定在RGB哪个通道内也不会确定在数据的高位或者低位,因此数字接口的出错都是爆米花式的噪声形式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09-6-23 15:48 | 只看该作者
是嘛,勉强正常工作的显卡数字输出出错会产生噪点、拉丝,点不亮额不在此列,但是对于同一个显示器来说,不知道“通透”、“还原准确”、“色彩好”这样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每秒刷新至少60帧,正常的显卡数字输出,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噪点、拉丝,就算是有极地的误码,也会在高刷新率下变得难以察觉。
数字传输只有对错之分,同样是x86的一个乘加指令在Intel CPU下运行和AMD CPU下运行应该没有分别吧,如果有分别那就是问题CPU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09-6-23 15:54 | 只看该作者
请看32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09-6-23 15:56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工作的显卡就不应该有“数字接口的出错都是爆米花式的噪声形式出现”,出现这种问题的显卡根本就应该退给经销商。所谓10bit色彩和灰阶比8bit色彩和灰阶平滑自然这个我是承认的。至于a卡、n卡、m卡dvi输出风格有点区别那是可能有的,那些在输出到2d单元之前就生成了,跟什么信号传输对错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09-6-23 16:15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工作的显卡就不应该有“数字接口的出错都是爆米花式的噪声形式出现”,出现这种问题的显卡根本就应该退给经销商。所谓10bit色彩和灰阶比8bit色彩和灰阶平滑自然这个我是承认的。至于a卡、n卡、m卡dvi输出风格有点 ...
draft 发表于 2009-6-23 15:56

数字接口只要出错就大都是爆米花式的猝发噪声,这是数字传输的基本特性,只要你是数字传输视频数据(不加纠错和校验)就都是这种出错形式。而不出错的数据接口是不存在的。
工作正常的显卡只不过是误码率够低使得噪点难以被察觉而已。


风格问题,我从来没有说什么风格 这两个字是你自己加的。
DVID单通道在不考虑误码率的情况下 显卡的质量就两档
P系列带抖动算法
其他显卡不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09-6-23 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ear 于 2009-6-23 21:38 编辑
一条一条来吧

老大,关键是标准。------谁的标准?A2R10G10B10哪里不标准了?NV不知道,其他厂商还是很乐意发个贺电什么的;再者么,标准是干什么的?规范垃圾的罢了,这么当宝?

你看的照片是10bit拍摄的 ...
skywalker_hao 发表于 2009-6-23 15:26


标准没什么了不起,标准的威力就是通用,有最多的软硬件支持,有最多的资源。

标准就是你能搜到的墙纸,下载到视频,在线看视频.......都是8位的。

10bit或者更高的东西,资源您慢慢找,慢慢扫着玩自娱自乐。10bit的蓝光碟,您慢慢期待。

关于DVI标准的问题,去查数字接口的演化过程,DVI的出现和早期DVI的版本和带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09-6-24 15:33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关键是标准。

你看的照片是10bit拍摄的吗?不要告诉我你看的图片都是底片然后12bit扫描出来raw

你看的视频是10bit拍摄的吗?难道你买了拷贝自己扫描制作吗?

电脑生成的图像,这个10bit没有问题, ...
maomaobear 发表于 2009-6-23 14:44


何必争嘛,某种水产,你看我早就不理他了,发烧党退散~

先让BULL兄的僵尸卡出清了多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09-6-24 16:10 | 只看该作者
何必争嘛,某种水产,你看我早就不理他了,发烧党退散~

先让BULL兄的僵尸卡出清了多嘛
flye 发表于 2009-6-24 15:33

不好意思,我从来没卖过任何IT产品。你这个话完全是自我Y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09-6-24 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6-24 16:26 编辑

感觉毛毛熊的知识体系还停留在2003年
不是么,DVID的分辨率满足于1280*1024
10位色深只有模拟输出才能实现,这些都是毛毛熊的观点基础。

标准,什么标准?
现在的标准是DP HDM1.3 1.4都支持10位甚至更高的色深
MS的VIS和WIN7也支持10位甚至更高的色深
VGA支持10位更是老黄历了。
说白了吧,现在就只剩下死僵尸一样的DVID还不支持8位以上的。
有必要为这么一个落后的死僵尸标准摇旗呐喊么?
别提什么兼容性和用户保有量,这方面VGA才是大爷。

也别提什么10位无用论了
微软 AMD SONY  巴克 EIZO 还有数码影像的NPOS等等 都在向10位无用论发来贺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09-6-24 22: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毛毛熊的知识体系还停留在2003年
不是么,DVID的分辨率满足于1280*1024
10位色深只有模拟输出才能实现,这些都是毛毛熊的观点基础。

标准,什么标准?
现在的标准是DP HDM1.3 1.4都支持10位甚至更高的色深 ...
bull 发表于 2009-6-24 16:18


我不是否认这些东西,新标准确实是从标准到硬件到软件都有支持10bit色的。有些设备甚至是12bit、16bit。

我并不是说老标准有多好。我只是说个实用性和敏感度的问题。

当年制定8bit为真彩色,不是6bit,也不是10bit,我不认为完全是技术的问题。如果当年直接定10bit,现在发展12bit也是可以的。
当年定这个标准是因为生理上,绝大多数人眼能感知分分辨的8bit就够了,就是前面说的那个例子。谁能看出(0,0,0)到(0,0,1)的两个色块分界线,那么对他来说8bit色是不够的,需要10bit甚至12bit、16bit。

但是实际上谁也看不出来,技术无极限,人的生理有极限。


就像当年cd定16bit44.1K是根据人耳20hz-20khz来的,实际上后来尽管有DVD-AUDIO了,有SACD了,有24bit192K了。
但是在盲听情况下(非盲听有心理作用,感觉采样高的更好),分辨出来并不容易,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16bit44.1K的CD以及他压缩衍生的MP3、APE、WMA、OGG足够了。

尽管用设备测试表明24bit192K要优秀的多,但是盲听能听出来还真是个别人金耳朵。


为什么我前面说了让100个人去看显示分辨呢?

就是这个道理,也许仪器测试可以证明某些显卡的2D比另外一些好一点。但是实际大多人能明显感知到的差异是不存在的。100个人在不知道具体哪块卡做AB对比测试的话,有20%的人能明显感到某块卡好就很不容易了。

这些东西的实用意义并不大,这还是说模拟设备显示,用数字设备显示恐怕就更难主管感觉到了。

当年的8bit色深也好,16bit44.1k的音频也好,都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生理极限制定的,人类普遍进化之前,再高的标准尽管从技术上实现不困难,理论上也更加优秀,但是实用意义不大。

6位色深的显示器流行过很快就被淘汰了,因为大家能看出差别。10bit显示器从SHARP算起有些年头了,现在还局限在专业制作领域里面,我不认为单纯是成本和技术问题,而是实用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09-6-24 23:1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否认这些东西,新标准确实是从标准到硬件到软件都有支持10bit色的。有些设备甚至是12bit、16bit。

我并不是说老标准有多好。我只是说个实用性和敏感度的问题。

当年制定8bit为真彩色,不是6bit,也不 ...
maomaobear 发表于 2009-6-24 22:04

在这一点上我绝对支持你。
但HIFI和AV还有些不同,HIFI指标最差的是LP,恰恰是最“好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09-6-24 23:41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一点上我绝对支持你。
但HIFI和AV还有些不同,HIFI指标最差的是LP,恰恰是最“好听”的
qylr 发表于 2009-6-24 23:11

LP的指标一点都不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9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