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168|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郁闷 新入的x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5 1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不是第一个碰到ssd坏道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7-25 18:55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正常的,intel的ssd在读取没写入过的扇区时有可能不能读取
这只是说明你的ssd基本全新,没经过什么使用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7-25 19:33 | 只看该作者
哦,这个逻辑很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9:51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正常的,intel的ssd在读取没写入过的扇区时有可能不能读取
这只是说明你的ssd基本全新,没经过什么使用罢了
bcyj 发表于 2009-7-25 18:55

果然用几个电影覆盖过去
再测就没有红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7-25 19:57 | 只看该作者
对大黄脸佩服得一塌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7-25 20:03 | 只看该作者
大黄脸貌似技术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7-25 20:37 | 只看该作者
大黄脸貌似技术高手......
kindlyer 发表于 2009-7-25 20:03


显然

论坛有这样的技术流高手是全体坛民福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7-25 21:48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25 22:52 | 只看该作者
2L对ssd在行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26 01:23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当系统盘使用的话,X25-M能用多长时间不产生坏道呢?对SSD的寿命还是有些担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7-26 01:26 | 只看该作者
又见黄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7-26 13: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这个问题也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7-26 21:13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当系统盘使用的话,X25-M能用多长时间不产生坏道呢?对SSD的寿命还是有些担心的。
jingzhenyu 发表于 2009-7-26 01:23


算一下吧。
我们假设:MLC颗粒可以写入10000次。INTEL的算法比较好,写入放大率大约是5%,按10%算好了。也就是说真实写入1M就相当于写入1.1M。
每天作为系统盘来说,写入数据量就我的经验来说大概是几GB这样子。多算点,按写入20GB算吧。那么
(80GX10000)/(20GX1.1×365天)=10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7-26 22:05 | 只看该作者
ssd有写入策略比无写入策略寿命延长100000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7-27 00:00 | 只看该作者
算一下吧。
我们假设:MLC颗粒可以写入10000次。INTEL的算法比较好,写入放大率大约是5%,按10%算好了。也就是说真实写入1M就相当于写入1.1M。
每天作为系统盘来说,写入数据量就我的经验来说大概是几GB这样子 ...
ngzhang0 发表于 2009-7-26 21:13



有专业部门测试过,MLC只能写入3000次,呵呵,不要太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7-27 00:21 | 只看该作者
那算下来也是10年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7-27 00:30 | 只看该作者
有专业部门测试过,MLC只能写入3000次,呵呵,不要太担心
whateveru 发表于 2009-7-27 00:00


OK。那就是30年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7-27 10:19 | 只看该作者
3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7-27 10:2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你这算法有问题
一 你这算法等于是算每一块都损坏的时间,但实际上应该算第一个坏块出现的时间
二 硬盘本身就是按扇区读写的,所以统计的1.13的写放大其实也是针flash和扇区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和普通温式硬盘相比的比率,如果按字节算的话,这写放大超过5
三 已经有数据的扇区不能算入回收扇区,同时由于目前intel不支持tirm指令,那平衡基本上就只是在当前写入区块与预留区块中进行。
四 我实测的mlc写入寿命,大部分都超过13000,而不是3000

所以intel官方估计的日常使用寿命七年应该是很客观的数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7-27 10:31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9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