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seseyiy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2%色域??的疑问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9-11 09:39 | 只看该作者
废止不废止,只要NTSC色域是一个明确的标准,就可以用来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显示器的色域。
最主要的是业界在标注范围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究竟是对比NTSC还是sRGB,或者是AdobeRGB,或者是BT.601或者BT.709,最重要的是说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9-11 09:57 | 只看该作者
废止不废止,只要NTSC色域是一个明确的标准,就可以用来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显示器的色域。
最主要的是业界在标注范围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究竟是对比NTSC还是sRGB,或者是AdobeRGB,或者是BT.601或者BT.709, ...
gz0921 发表于 2009-9-11 09:39

一个没有任何行业使用的标准,你觉得有一毛钱意义么?
连NTSC的发明者美国电视行业自己都不用了,居然还有人那么起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9-11 09: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真牛,SD、HD是什么标准?分辨率标准,跟色域有什么关系,色域标准多了,就连CIE(国际标准照明协会)都很难统一,各国都可以自己搞一套,比如日本就有自己的标准。NTSC色域虽然今天有些OUT了,但是却是视频领域 ...
realzzman 发表于 2009-9-11 09:33

什么按照这个标准设计?
你给我找个1990年后生产的,按照NTSC色域设计的监视器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9-11 10: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真牛,SD、HD是什么标准?分辨率标准,跟色域有什么关系,色域标准多了,就连CIE(国际标准照明协会)都很难统一,各国都可以自己搞一套,比如日本就有自己的标准。NTSC色域虽然今天有些OUT了,但是却是视频领域 ...
realzzman 发表于 2009-9-11 09:33

太搞笑了,视频标准不规定色域?
你以为是过家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9-11 10:41 编辑

NTSC色域是作为美国的标准电视色域被提出的。
但是后来美国自己都放弃了这个电视色域标准。
到如今无论是美国的电视标准,还是欧洲的S标准 还是我们中国用的PAL标准,还有正在推广中的HDTV标准。
无论哪个,都不再使用NTSC色域。
目前为止,已经没有任何出版,影像标准继续使用NTSC色域了。
不客气的说,显示器厂家用NTSC来说事,纯粹是神经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11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hinkerl 于 2009-9-11 11:56 编辑
...

不客气的说,显示器厂家用NTSC来说事,纯粹是神经病
bull 发表于 2009-9-11 10:05



看你气急败坏的样儿...

“广色域”这个词怎么定义的? 超出72% NTSC色域的即称其为广色域。


说白了NTSC色域是一个参照物。  管你新的标准怎么制定。


参考指标标准规范是两个概念!


你整越多无用的资料只能越说明你的逻辑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9-11 12:0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任何行业使用的标准,你觉得有一毛钱意义么?
连NTSC的发明者美国电视行业自己都不用了,居然还有人那么起劲
bull 发表于 2009-9-11 09:57


不知道NTSC和NTSC色度就不要乱讲!?
NTSC色度标准是一种三基色的标准,和电视制式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9-11 12:07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NTSC的三基色规定涵盖的颜色舌形曲线面积当作一个参照,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没有一个三基色标准能覆盖全部颜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9-11 13: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问的是色域,我说的也是色域。别把亮度色度计算公式算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9-11 13:1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NTSC的三基色规定涵盖的颜色舌形曲线面积当作一个参照,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没有一个三基色标准能覆盖全部颜色。
maxlee123 发表于 2009-9-11 12:07

太搞笑了,NTSC色域图啥时候涵盖舌形曲线?
一个CIE1931标准中三角形的色域图啥时候和曲线扯上关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9-11 13:15 | 只看该作者
看你气急败坏的样儿...

“广色域”这个词怎么定义的? 超出72% NTSC色域的即称其为广色域。


说白了NTSC色域是一个参照物。  管你新的标准怎么制定。


参考指标跟标准规范是两个概念!


你整越 ...
thinkerl 发表于 2009-9-11 11:54

广色域本来就是个极其无聊的说法,你居然还去找定义?
谁定义?哪个标准组织定义的?
哪个出版 印刷用这个定义?
哪种视频文件按照这个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9-11 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9-11 13:23 编辑

是不是我们人类的身高也都去用公里做单位?比如某人身高是0.0016公里?另外一个人是0.0018公里?
反正公里是严格的定义的?是有标准的?
你觉得用公里做身高标准方便么?

这还是身高,用不合适的标准只是不方便而已,好歹还能比较长短

色域,不同的判断标准就不仅仅是不方便了。
一个和实际使用完全不搭界的标准,根本不适合用来判断显示器色域的好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9-11 13:25 | 只看该作者
看你气急败坏的样儿...

“广色域”这个词怎么定义的? 超出72% NTSC色域的即称其为广色域。


说白了NTSC色域是一个参照物。  管你新的标准怎么制定。


参考指标跟标准规范是两个概念!


你整越 ...
thinkerl 发表于 2009-9-11 11:54


按照你的逻辑 PAL色域是不是也要叫广色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9-11 13:29 | 只看该作者
要判断显示器色域的好坏,直接看其符合用户需求的程度就OK了
如果用户需要配合乱七八糟的各种打印机那么最好是100%SRGB
如果用户需要看视频为主,那么最好去符合PAL HDTV色域。
对于需要打印,视频编辑的,最好让显示器色域稍小于目标色域。这样不会出现你这里显示的了,用户打印不出显示不了的窘境。
如果你是欣赏视频,最好让显示器色域稍大于标准色域。这样不会缺颜色。同时还能稍微鲜亮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9-11 13:3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显示器,投影仪和打印机来说,并不是色域越大越好的。
   1) 就印刷软打样来说,如果你随随便便搞了所谓的ADOBERGB的广色域显示器,然后对应的打印机确是普通的SRGB标准的。然后这下欢乐了,显示器和打印机的色彩呈现完全不一样,很多色彩,显示器上显示的出来,但是打印机完全不能打印出来,直接的主观感觉就是显示器上的图像比打印机上艳丽很多。然后你辛辛苦苦做的图全部报废。
    2)如果是欣赏视频或者需要编辑视频的人,你买了个所谓的9X%NTSC色域的广色域显示器,然后你就会发现。不管你怎么调节OSD里面的RGB增益和偏移量。图像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色彩非常的怪异。
    3)游戏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你买了个所谓的9X%NTSC色域的广色域显示器,然后你就会发现。游戏里面的颜色怎么那么怪阿?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因为色域不匹配引起的。下面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分别讨论
1)打印机和软打样的显示系统
  打印机的色域千变万化。用户在建立软打样显示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
显示系统的色域要接近打印机的色域。能够完全一致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宁愿比打印机略微小一点。但是千万不能比打印机还要大的多,否则会出现显示器上看的到,打印机上打印无能的窘境。
2)视频文件和显示系统,视频文件无非是SMPTEC EBU(PAL) HDTV 三种色域标准。
如果是视频编辑用的显示系统,那么你需要色域尽可能符合这三种标准,如果不能非常符合,宁愿稍微小一点,这同样是避免编辑系统看的到,用户显示不了的窘境。
如果是视频欣赏,那么情况有所不同,可以选择比标准色域略微大一点的色域,这样色准基本问题不大,同时确保色域不缩水,还能比标准的图像略微鲜艳一点。
3)游戏画面和显示系统。这个比视频的问题还要简单。因为只有一个标准 SRGB色域。因此你要做的很简单,符合SRGB色域就OK了。还是老办法,对于游戏制作者来说,你需要色域尽可能符合这种标准,如果不能非常符合,宁愿稍微小一点,这同样是避免编辑系统看的到,用户显示不了的窘境。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可以选择比标准SRGB色域略微大一点的色域。这样色准基本问题不大,同时确保色域不缩水,还能比标准的图像略微鲜艳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9-11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9-11 13:47 编辑

当然 楼上的几位老兄如果足够有米的话 可以无视我上面的说法,只要买个10K+RMB的校色器然后配合专业软件生成目标色域ICC就可以了。

或者,你们不做打印印刷,和编辑,那当然也不需要关心这些事情
顺便欣赏视频的时候,觉得色彩随便怎么偏都无所谓,那么更加可以无视色域。
不过如果是什么色域都无所谓的态度的话。你们根本不该进入这个帖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9-11 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hinkerl 于 2009-9-11 15:45 编辑

BULL, 你这种诡辩的方法BBS论战里见多了,

偏移概念,答非所辩,逻辑混乱,
要不就复制些所谓“专业”的狗屁资料来压场子。
语无伦次地乱撒一通。


总结一句话送给你: 死不认错的人, 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9-11 15:47 | 只看该作者
反正,除了显示器厂家的广告,没看到其他地方还在用NTSC色域。
为了广告而去理解这么个色域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9-11 15:49 | 只看该作者
BULL, 你这种诡辩的方法BBS论战里见多了,

偏移概念,答非所辩,逻辑混乱,
要不就复制些所谓“专业”的狗屁资料来压场子。
语无伦次地乱撒一通。


总结一句话送给你: 死不认错的人, 悲哀!
thinkerl 发表于 2009-9-11 15:44

我摘录的两段东西是我自己写的。不过是准备发表文章的节选而已。
你要专业的论点也可以。
只是我担心你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因为这个论点的发表人,他的资格你几乎无法反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9-11 16:01 | 只看该作者
1953年美国制定NTSC标准时采用了C光源,以此为依据导出了现在仍然广泛使用的亮度方程Y=0.30R+0.59G+0.11B。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快发现,这种基于C光源的NTSC色域在制造产品也就是显像管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符合NTSC色域的荧光粉特别是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太低,发光效率比较高的绿色荧光粉又不符合NTSC色域。由于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必须使用荫罩实现会聚,荫罩的遮挡使电子束的透过率更低,因此亮度低的问题显得越发严重。上述原因造成了早期制造的彩色显像管亮度都比较低,大量用户抱怨彩色电视机的亮度问题。为了提高显像管的亮度制造商开始寻找发光效率更高的荧光粉组合,随着显像管制造技术特别是荧光粉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采用“新型”荧光粉制造的高亮度显像管,但这些显像管荧光粉的色域特别是G色域都不符合NTSC标准,因此彩色还原不如低亮度的显像管好。不过在高亮度与更好的彩色还原之间市场选择了高亮度,从此NTSC色域开始了名存实亡的进程。
  
  1965年CIE定义了D光源也就是D65基准白,并被1966年制定的PAL标准首先采用。EBU制定PAL标准(EBU Tecn. 3213)时欧洲人采用了比较务实的做法,充分考虑了当时荧光粉的制造技术水平,特别是绿色荧光粉。因此虽然看起来EBU的色域比NTSC小了很多,但依此标准制造的显像管比较好地兼顾了亮度与彩色还原的性能。严格地说由于采用了不同于NTSC的色域和标准白,PAL标准应该采用与NTSC不同的亮度方程,但EBU仍然沿用了NTSC亮度方程没有作任何改变,所以这个所谓的“标准亮度方程”用于PAL时肯定是有误差的,只不过因为误差不大对实际应用的影响比较小。欧洲人的实用主义对美国产生了影响,其后SMPTE RP145制定的SMPTE C彩色监视器色域标准也采用了与欧洲类似的思路,其RGB色坐标与EBU非常接近,但与NTSC色域相差比较大。与EBU相同SMPTE C也采用了D65基准白,但为了与原有的标准保持一致采用SMPTE C色域的NTSC设备仍然使用了NTSC亮度方程。SMPTE C色域的引入加快了NTSC色域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很快市场上就没有符合NTSC色域标准的设备供货了。

摘自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技术总监
的个人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3 1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