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127|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来想分开说,,还是一起说吧,,热闹一些,,2个话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大家认为声卡的鼎盛使时期,,是什么时候?: w# L6 X; u7 M' O# _
是多媒体刚开始,,8Bit到16Bit的年代?) h3 J& S  E9 ^* @' A, X9 N
还是以S90/MX300和PCI128/Live之间A3D和EAX的终极对决?2 [" _5 O9 U/ l8 i* z: c  _4 m
还是Audigy2开始的,,创新 VS 专业卡?# {+ O' m' a- ]* j5 B
还是现在的HDMI,,显卡对声卡的高清对抗?" q3 a; [( e5 z$ g0 t( ?
# f- ~) c9 o, a: c$ C0 B9 p
2,作为厂家,,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产品是否好听?3 L9 ~& L- u/ H9 a7 [
是根据自己的客观数据
; L5 k; N' D! m# `, g0 \还是产品的客户反映,,根据客户需要或者爱好来修改某些元件,,或者驱动?哪怕这些没有太大作用
2#
发表于 2009-10-10 22:3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ISA接口被淘汰,刚进入PCI,声卡被全面被洗牌的年代,是一个混乱年代。。。。2 m- ?! T5 k' X0 n% W* X6 [
我觉得还是从X-FI,HDAudio开始,声卡的注意力已经从多声道转移到了音质上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10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真PIG 于 2009-10-10 22:39 编辑 ' {+ ~& a- u4 k' g  D
4 ^9 `9 _; i8 l
至于第二个,很显然,大厂以自己为原则为标准,看数据啊,看测试结果啊,更为理性,声音也较为中性或有自己一贯的风格。。。。
: }% n$ n# N2 g. _- t小厂则更过于关注评价从而瞎改进,总之是讨好一些爱出文的大虾,从而获得宣传,得到销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10 22:54 | 只看该作者
1。当然是Creative和Diamand对抗的时代,之后随着板载的普及,声卡渐渐成为小众产品/ A2 F6 F) M$ D+ w9 L/ j* Z
2。客观数据为主,客户反映作参考。至于修改元件和驱动,纯属市场营销行为,得失自然由厂家根据销售数据和成本来自行衡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10 23:02 | 只看该作者
板載普及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0 23: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10 23:05 | 只看该作者
螃蟹横行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10 23:38 | 只看该作者
螃蟹横行。。。。只能怪Intel提出的AC97方案,即i810主板的ICH南桥。。。。。。。为啥要怪Codec呢?
5 K3 |, U/ |9 ]* T% H1 f4 C3 qCodec只是一块Codec。。。。。。音频控制器还是在南桥内的。
# F: g7 R/ F/ m, s9 @
& m1 B' J3 _) y# U1 a" `; j% ]6 |( w0 j, I. p, o
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来说,声卡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造成蓝屏,除了硬件问题外,软件问题中其实驱动来说,声卡的几率最大。。。
5 C* Y0 r! U' i+ \% U所以每次Windows升级,受伤最大的总是声卡。。。。从无限可能的VXD驱动到规范的WDM驱动,再到被Vista剥夺了DirectSound、DirectSound3D HAL的驱动。。。。。
7 ?  r- K  d; D# p% |如今,Win Vista,Win Seven迫使声卡返璞归真,更加注重音质。
$ V9 f+ d, G, w+ M. Q6 q0 S' c! [/ L; d/ |& i
那个ISA 和 VXD末期,PCI和WDM初期,百鸦争鸣(没一个注重音质的好卡,甚至没几个比得上AWE64 Glod)。。。不过是灭亡的前奏,近期的返璞归真才是死后重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10 23:55 | 只看该作者
凑个热闹,5 H- q3 B" E3 U* Q* x
第2个问题,应该问产品开发人员,估计LZ属于市场人员,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00: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二个问题,,MS大家都认为是看数据,,,,,. q' m5 ]# X$ k

! K( r7 m2 n& w2 K2 I+ k5 d0 @可是不管是看最近很多厂家发布的产品,,,. Y. f4 O+ H# V$ u3 i
还是广大的发烧友,,
% E/ X: S0 [* {/ t怎么都不怎么样数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0-11 00:13 | 只看该作者
厂家发布的数据,都T.M.D是DAC的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0-11 00:26 | 只看该作者
1:兄弟不才,个人认为,从多媒体应用的角度出发,声卡的鼎盛时期离我们还遥遥无期!从1997年---2008年来看,我认为是SBLIVE了.因为从出货量,和存货量,市场认知度这三点出发,SBLIVE家族应该能把持这个颠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0-11 00: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话题,我认为:/ [2 s+ g; r" u2 b* E9 @

$ a+ O0 x# }6 n厂家生产这个东西,看数据是第一位的.因为声音这个东西是无形的,个性的,感性的部分都包括在内,所谓众口难调,怎么办?拿数据说话!3 @& _5 T, a; `+ O) z. ?$ t& f2 F
通常咱们听到的流行歌曲,多数都是加工过的,听到的不是100%的原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0-11 00:5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啊,音箱厂就是讨好那些喜欢自己品牌箱子声音的顾客的,看数据那纯属扯,没有人靠数据买箱子,数据再漂亮,喜欢ATC声音的也没有人去买雨后初晴,哪怕数据再漂亮也是一样。数据,数据测出来好看的,声音可不一定好听,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是根本就不好听。只要不是高档次的监听箱,包括HiFi箱在内都是经过调音师做过调音,以达到特定的音染,瞄准喜欢这种声音的顾客,想要平衡的结果就是平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0-11 01:3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啊,音箱厂就是讨好那些喜欢自己品牌箱子声音的顾客的,看数据那纯属扯,没有人靠数据买箱子,数据再漂亮,喜欢ATC声音的也没有人去买雨后初晴,哪怕数据再漂亮也是一样。数据,数据测出来好看的,声音可不一定好 ...6 W7 l# I$ ?$ i- F5 t
wuhao911 发表于 2009-10-11 00:56
8 o, B( l1 M; ^1 J; i4 M" e

) U) n! H! K/ X% A4 K: Y嘿嘿,箱子上面写的多数是扬声器的数据.一模一样的箱子,开不同的倒相孔,也会出一样的声.选箱子当然不能看数据了.看那数据当然比较扯淡,声卡就不大一样了吧,你要推销给我你的音效芯片,不先给我看你这芯片的数据,先给我听从你那芯片里面发出的声,鬼才会理你呢,毕竟老爷们也能装出好听的女声来,比女人唱的好听呢.拿个分析仪器来分析一下,频率都是样的.那怎么声不一样呢???因为老爷们的口条厚呀,那你说,口条是数据呢,还是声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0-11 10:3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声音这东西已经过了鼎盛,现在的人太浮躁,太浮夸,想当初我们那一帮玩hifi的,现在死的已经没几个了,不是穷死的,就是被老婆逼死的,仅仅剩下我一个在无声的奋斗,只能说我有一个好老婆吧,基本上这方面花钱还是比较支持的。
8 f  a! v) e% O- r现在的人们对声音可以说需要的震撼,或者是好看,有几个能认真坐下来听听巴赫,研究研究斯特劳斯的?别说国外的,前两天刚认识一个朋友,没事来,在家听二胡,就直接被鄙视了。这就是浮夸,我一套但那信心加上听音室,cd差不多二十几万的投资,一般人看来我就是疯子。我也不是大富之家,上班挣钱而已。在看看周围,一万几千块弄个5.1的av就可以炫耀了,弄个低音炮,看电影感觉沙发一跳一跳的就是完美震撼了。这就是现在的浮夸。
* P; q% M" g0 r; d说多媒体声卡,周围用电脑的多了,声音系统投资500左右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说实话,不是当初别人送我一套mcd908,我电脑上还在用98年买的那对无源塑料音箱,能出声就ok了。。。电脑在音频投资,别人是看不见的,不如直接弄个i7来的牛x,朋友过来了:“看,伙计的i7!”多有面子,如果说“看,伙计的xifi!”,朋友会说“是啥?”,告他“1k几的声卡”,朋友说“你个sb。。。,不如弄个号显卡”,就和我朋友问我那套c1多少钱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说8k,多了不敢说,尤其刚认识的,会被人鄙视,不如在客厅弄个8k的5.1来的唬人。
$ L$ m! c5 G( U" b0 I+ B- ]9 Y* _) D再早先,多媒体时代,声音是象征多媒体的重要部分,所以,声卡火了。现在声音只要能听见就ok了,所以声音没落了。为什么,因为从多媒体时代到现在,我们对声音的要求基本在一条平面,基本没有什么类似于显卡,cpu等硬件升级的期待可能性。所以声卡没落了。如果有钱,多弄客厅的av系统了,谁还在电脑上掉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0-11 10: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声音这东西已经过了鼎盛,现在的人太浮躁,太浮夸,想当初我们那一帮玩hifi的,现在死的已经没几个了,不是穷死的,就是被老婆逼死的,仅仅剩下我一个在无声的奋斗,只能说我有一个好老婆吧,基本上这方面花钱还是比较支持的。
( y/ C4 L% J* `3 X9 ~现在的人们对声音可以说需要的震撼,或者是好看,有几个能认真坐下来听听巴赫,研究研究斯特劳斯的?别说国外的,前两天刚认识一个朋友,没事来,在家听二胡,就直接被鄙视了。这就是浮夸,我一套但那信心加上听音室,cd差不多二十几万的投资,一般人看来我就是疯子。我也不是大富之家,上班挣钱而已。在看看周围,一万几千块弄个5.1的av就可以炫耀了,弄个低音炮,看电影感觉沙发一跳一跳的就是完美震撼了。这就是现在的浮夸。/ Q& H' F/ z7 Y$ w- q: [
说多媒体声卡,周围用电脑的多了,声音系统投资500左右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说实话,不是当初别人送我一套mcd908,我电脑上还在用98年买的那对无源塑料音箱,能出声就ok了。。。电脑在音频投资,别人是看不见的,不如直接弄个i7来的牛x,朋友过来了:“看,伙计的i7!”多有面子,如果说“看,伙计的xifi!”,朋友会说“是啥?”,告他“1k几的声卡”,朋友说“你个sb。。。,不如弄个号显卡”,就和我朋友问我那套c1多少钱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说8k,多了不敢说,尤其刚认识的,会被人鄙视,不如在客厅弄个8k的5.1来的唬人。
8 u% k, v& l9 z* k# X: R9 S! g) h! j再早先,多媒体时代,声音是象征多媒体的重要部分,所以,声卡火了。现在声音只要能听见就ok了,所以声音没落了。为什么,因为从多媒体时代到现在,我们对声音的要求基本在一条平面,基本没有什么类似于显卡,cpu等硬件升级的期待可能性。所以声卡没落了。如果有钱,多弄客厅的av系统了,谁还在电脑上掉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0-11 10: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呢就是这个道理,额,不过,av和HiFi那是不同的领域,真别说av比HiFi省钱,愿意烧的话,这个比HiFi还烧钱,别的不说,喜欢kef的,一对舞昂就是多少银子,喜欢宝华的,一对diamond就是多少银子,更别说还有喜欢喇叭花的了。这两个都一样,单比烧钱其实没意思。
& G5 ]. U- _7 Z- h) V这么说吧,一般来说玩电脑的人对声音的要求实在是不高,而且电脑作为一个比较廉价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有多少人在电脑上过分投资(配的一台极品电脑,价格很有可能连一台转盘的一半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电源净化器和线材了),也不值得,个人认为,如果称之为xx音频系统,首先这个xx是要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真正拿pc当音源的一般用的也是高素质dac,pc实际上就起了一个储存器和传输接口的作用,我不认为在这个系统里面pc对音质能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只要ape或者FLAC素质过硬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0-11 11:18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其实av的多声道系统还主要代表着家具的一种品位。很多在装修家的时候弄了av的人,为的是装饰,不是声音,我承认,av比hifi烧钱,而且是烧的厉害。。。在大城市,人们在选择av的时候可能还有技术方面的比较,但在小点的城市,比如大部分的省会城市的人们,买这些东西主要还是看好看不好看,价钱能不能承受,这是选择av的主要方面。在我们这里花1w几弄一对书架箱,在很多人来说都是觉得奢侈到了极点了。而且hifi是偏向于唯听感论的,如果单听有些人声或者乐器,单拿和t200b对一般耳朵来讲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一刹那的震撼,只有在听交响或协奏曲一类需要广阔声场的情况下才能感觉出来震撼。hifi是用时间品出来的。而av呢,只要有炮,会震就是震撼。1 g9 j4 j) ], D, a( F/ {
av系统弄点钱放客厅,听个10年,还是音响。而电脑音响系统呢?需要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调试,专业的硬件系统。对那些品牌机或者没啥专业水平的人来说就是噩梦。电脑淘汰了,东西剩下的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其实细数周边,买1w几电脑玩联众、连连看的不再少数,他们能成为pc音频支持者么?不能。一般在电脑城买兼容机的学生族,转换为pc音频支持者的能超过1%么?难!那些有点钱的所谓小资们,能潜心听民乐或交响的万中出几?转回来,听流行的,需要啥设备。。。xifi?t200b?已经算流行极品了吧?对192的mp3,t200b都浪费吧?300买个箱子,集成的螃蟹,听个周杰伦,大家说够用不够用(排除为重低音论的,非要塑料喇叭配个低音炮的那种人)。
: c3 Y& N  U/ \- F) h' \0 Z我老爸,很喜欢音响,但是300的箱子加xifi,和我的dsd+单拿,分不出好坏。。。这是绝大多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0-11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aosleg 于 2009-10-11 11:32 编辑 ) f. w- }4 H  W5 T) ~3 ?
+ m6 A) D4 s, e( r4 N- S& f0 B& X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有谁能听出16bit和24bit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无损ape,flac和真正24bit的cd区别?我做过实验,cd转wav,再刻cd,对音频有一定影响,极微弱,不是经常听的,对碟十分十分熟悉的,基本感觉不出来。别说都是数字技术,这是硬件的原因,搞专业录音的都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6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