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707|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了条线。。。与原线差别很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4 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空壳 于 2009-10-24 19:43 编辑 3 n, {& H7 c( q$ p" X  W" J
. x1 G7 Y( \/ }' a! h
真是没想到9 h. |4 E: p0 R# J" o1 @
原来是100元收的品牌线1 j( |! ?" R! o" x3 ~" _6 f
今天买了条80元的音响店DIY线
# j2 Z5 o) M% c新线高音暗了好多,解析力也没原来的线好
* I8 [, m3 D5 U" _, _1 `不过我的BOSE音箱原来高音太尖了7 H' ~. h% p- i
现在倒是没那么刺了2 C1 D* Q  B; T7 h' @$ Y
听着不累一些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19:43 | 只看该作者
听说线材也是要煲的。。。过段时间会不会好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考虑$ b8 X/ G+ d. ?  J& W2 C
考虑) L2 o2 O$ c  v/ F( s: J6 d% N5 \! \" \' a
ep。T3.是不是换线有提升% V6 X2 f% q1 j) Q' L( W$ {* s
: ?! W1 |+ o5 f/ h/ A3 q
犹豫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24 20:1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镀银的线高频不会那么亮,LZ用的是什么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21 | 只看该作者
两条都是铜线啊
! K# b* X4 s$ K+ ]! Y% A我打算明天去找老板换$ j6 h4 g+ O( d
加钱上条好一点的
8 {3 F  F& g3 O# D& R- T8 m感觉DIY的还是不好啊1 X  ?" R' W7 u
解析力不是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2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有条DIY的镀银线,要160元
7 Y+ j+ u& p6 `8 L- P8 b) L% g老板说那个接头就要30元。。。进口的
! s6 |! g5 z1 v是不是在骗人啊; P. s' w8 O( _% B) j. A9 r6 c$ H
3。5MM的接口这么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0:2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考虑4 z4 ~) C. |' v5 c
考虑0 g  U: _, X% _6 [$ e; @
ep。T3.是不是换线有提升' O0 o. G2 ^: E# F4 I9 Q% o) Q

" t4 @0 ]  P' z5 w7 g% v犹豫徘徊$ C% F& p4 l3 n+ d6 P
hffy 发表于 2009-10-24 20:17
0 `& h; f2 g; W1 a$ x  q/ P0 y$ ?0 k- v

: g2 V3 K+ |) _你现在用的是什么线啊?! s( d3 q- e) q: ]3 h( n8 w
我用了三条
0 A$ K% B2 M1 d3 M* v' j4 ~# H" h每条都不一样0 e2 @  u3 w& j
5元垃圾线已经被我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球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9-10-24 20: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21:02 | 只看该作者

- a0 v* e5 n/ V1 o4 M+ Z) E( }( m7 w. W3 V) I6 [( y# G; v: L
一。长度 5 k2 t- N: \6 I( R; ]* V$ N, M

$ X+ m6 p* ?$ f2 c0 G0 \  1。长度并非越短越好,过长过短使得线材内部阻抗,容抗,感抗三角形不平均,导致声音不平衡。短线缺点在于高频过冲,低频混乱;长线在于声音偏向极端,信号损失大,平衡度下降。
. \" g: u2 i3 U! `8 `8 M4 g! [5 N) L( i
  2。喇叭线2.5M最为常见,3M声音最好。3.5M声音次之,1.8M声音相对最后。
  F9 }* `3 V9 t  R( {% a5 W  G4 F# H/ b4 t, l
  3。信号线1.0M最为常见,而1.5M声音最理想。
- M# l; E6 w/ C. c7 ~& I$ z$ \
' F: H" L! k( N5 g0 C; D( ]  4。电源线1.8M和2.0M声音最理想,1.5M声音略微轻快一些,2.4M声音略微拖沓。
; i; I" b# V5 ^: O$ Q: V! d! G7 F3 N$ D
  5。数码线1.2M最理想,而往往都是1M的常见。顺便说一句,著名的A.S至尊和NBS 天王数码线都是1.2M的规格,不约而同。 " Y( ~# W' Q' n
   # s- q4 m. k: }# S. B, j
  关于长度,以上经验来自大多数测试听音结果,来自相对平均的音响组合上。 # |0 Z5 p% M3 t6 V1 O
% Z5 `  [% B2 w# \/ v$ N
9 @4 x' A( d; w4 E, k
( v( R3 B- L3 H% P. K
  二。关于线材的寿命 . g6 @0 G1 G. E

4 F; E3 l2 @& |7 F( h0 k% I1 M2 v+ t  1。线材必然有寿命,导体和绝缘体都有寿命,这点不容质疑。
- q+ Q; Q# ?5 Q: D8 F6 l4 P8 A& ?. L
% \2 [5 L8 v( E  2。线材的的伤痕对声音影响很关键。密封不好,直角弯折,碾压,外部破损等等。这些严重影响内部线材的结构包括性能。因此,受伤的线材万万不能考虑。
, |$ L+ k$ v! j+ u: D& Y: G0 t5 _1 Z2 J2 M: X0 k& I

" v2 x: t- S  H& S- K/ X- _# t: n6 ~; }) ?
  三。关于煲线
) Z8 m# [  C  ^7 p* T; |: r3 M% b* `' N- n1 E; z
  1。线材需要煲入,前后状态必然有差距。 2 `: U+ `* R! @4 l0 W& Y& J# x
* m' W$ ^+ l& D
  2。一般地,线材内部简单,线身柔软的RUN-IN时间最短,100小时以内,前后变化相对最小(比如VDH) % r* V5 m7 X' u& |' L; m9 Y
  线身复杂一些,线身比较粗硬者,RUN-IN时间比较长,300小时左右,前后变化相对较大(比如AQ)线身越粗,越硬,难度越大(比如NBS)
$ t% o3 l" V' G7 B; S
# N% _6 H2 H5 E1 }/ o3 c! K  D  线身带盒子,网络,附加组件等等RUN-IN时间最长,500小时甚至更高(比如TRANSPARENT)   % I# z0 J5 j3 f" ?$ {: v* S
1 K8 B( P! Q% e" i6 h+ E
  3。RUN-IN在半年后(每天3--5小时)声音最好,一直到5年时间里,咸菜状态最理想。 7 A; ]5 V5 ~+ _9 h; O! Q9 `2 C& \

7 K  u. N5 J, k- {$ S0 g- c  4。一般地,线材长时间不用,会有“回性”需要从新RUN--IN,不过进入状态时间比纯新的快一些。 1 ^# M5 V# J8 {# n
  5。同样一条线,煲开和未煲开差距很大,甚至同门的“热身师弟”会战胜“懒惰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24 23:05 | 只看该作者
哦,在太平洋上看到得一个帖子,觉得很有意思,有兴趣的自己看看吧
- p; |9 b5 y) a/ X, Mhttp://itbbs.pconline.com.cn/diy/1064213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0-25 00:25 | 只看该作者
两条都是铜线啊! j$ G0 m2 l2 N1 D
我打算明天去找老板换5 C: M" L/ E7 z* V9 r
加钱上条好一点的6 K9 J8 }2 L- U/ a
感觉DIY的还是不好啊" f7 i" j: f  Z( r2 g
解析力不是太好# [& D/ t6 K- N* ^( x
空壳 发表于 2009-10-24 20:21

8 [# j' j$ R6 l! P5 J+ S, h" q线材是无底洞,高手玩线是要调音色的
5 m- d7 |; g' Z! j7 g/ Z2 _& k+ o你随便找条比较高纯度的无氧铜就行了,不然烧起来不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0-25 00:26 | 只看该作者
哦,在太平洋上看到得一个帖子,觉得很有意思,有兴趣的自己看看吧
$ q* ?; V" F1 p5 N3 a* n" g* qhttp://itbbs.pconline.com.cn/diy/10642138.html4 N0 p, q' L0 Q& E) @) a
颜色草 发表于 2009-10-24 23:05
, z7 z4 Q" |) g1 d" [/ C
老文章了,这里早就有人发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0:0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找音响店换线了- m) K* g. b1 z- s; g8 [
重新做了一条4 C. t1 H% i$ V4 E5 I/ t
加了几十块
7 g  b! H1 S: G4 ]1 u- m1 `插头用的都是进口的。。。金光闪闪啊
" Q2 h& ~4 z9 ?, G2 y老板说这线的铜纯度非常高,7N的(有可能是吹牛了)8 h6 J' [' _& v
我看了里面的铜线,比较粗
* Q) F$ k  _7 i  L: [5 e" T线很软。6 `, X- a3 r- j' }& ?- |! L( X/ j
一回家就急忙试了! M* ?: x8 }( `# l# u7 L
效果还不错
* r: J- v7 ?6 p基本满意1 z$ G* E* {4 V8 D9 [7 ?: F
解析度不错。。。高音也不是很尖
7 V# U8 L  ~* \# z感觉比先前买的线强多了2 Z3 ~* L! n1 [3 [! V
再煲一段时间相信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煲线】9 f2 ^+ |  N0 l# v/ H$ f
作为一条素质相当高的线,helix系列喇叭线的煲线过程中有趣的变化也可以给您带来种种奇妙的体现。0 v: t8 q8 B4 B$ u; X% x
煲它大致情况表现如下:0 x3 x: V1 l5 @1 }& W
1、第一小时声音很乱,第一次尽量煲过三个小时,有巨大的变化,声音开始走向稳定,其优秀的素质就表现出来了。' g* Z! i: ?7 ~$ {3 W
2、煲到70个小时左右,声音还会突然变差,恭喜你,这是线要煲开之前的征兆,过了100小时就真正稳定下来了。4 x9 o1 x% q2 g3 @, s) x7 S; [
3、真正煲开估计200小时以上,线表现出来的特点:高频细腻光滑,中低频宽松,背景宁静,新线的这些毛病统统消失。
) B- U4 [- B( `5 X) {% v1 I4、超八线确实十分敏感,接在系统上后就一定不要去动它,根据经验,动一次线,声音要两天左右才会恢复原状,所以在用Helix系列喇叭线跟其他线比较的时候,尽量在原系统上比去,先听Helix,再听其他的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0-26 10:44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电源线3米内还有轻快拖沓之分我实在忍不住了…这是何等高科技耳朵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空壳 于 2009-10-26 11:02 编辑 7 ?( u, h. P8 {* @( g- f& ~( E

+ U5 R& `5 A, ?2 H; ?那是发烧友长期经验的总结. Q9 V" b& t  {1 ^' J9 [" p* o- X2 `
不相信看看就好
$ g; K! _. T) q+ @5 C信号线老板要给我2M,我说1.5M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0-26 13:27 | 只看该作者
线材对好声卡影响很大,我是有体会,另外,线的学问太深了,建议入个入门线体会就够了!
; g* W% n* A: A. M) R6 y3 H3 X
0 A4 d2 f) r5 W2 u  u; r, Y线是越老越好!指的是用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0-26 15: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买8n数码线20米半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空壳 于 2009-10-26 16:29 编辑 3 j- M# M0 d: ^5 S; l4 @( J
) {. L- H# m; K# Z# \* u
不可能真有7N 8N: s# N. \1 }" A1 r; |; U
那价格都是天价
; s+ T4 ^! v7 B3 w  t0 w+ M4N就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0-26 17:1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的音频工程线,标4N,忘记是200支还是300,5元一米* Y8 S; n( h4 m3 o1 Q3 Y
一捆一捆买,手提着那个结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9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