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412|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个 Windows Directcompute 测试程序(0.15 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5 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enchmark v0.15 Readme
-----------------------

First of all:
1) You NEED DirectX 11 installed so for now, it will work only on win7.
2) You DON'T need DX11 hardware, DirectCompute is supported on DX10 class devices if only drivers support it (forceware >= 190.62, Catalyst currently doesn't support DirectCompute on DX10/10.1 GPUs)

Sample results:

GeForce 9800GT ECO OC (740/1800/1010) : M15670/S3600
GeForce 9800GT ECO OC (600/1500/900)  : M13195/S3220
ATI Radeon HD5850 (900/1200)          : M11799/S11841
ATI Radeon HD5870 (850/1200)          :      -/S10961

S-single threaded result
M-default dx11 device settings

Pa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11-5 07: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感兴趣!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5 07:53 | 只看该作者
2) You DON'T need DX11 hardware, DirectCompute is supported on DX10 class devices if only drivers support it (forceware >= 190.62, Catalyst currently doesn't support DirectCompute on DX10/10.1 GPUs)

某些 directcompute 灭n卡论者又被打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5 09: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R870 S和M的成绩一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5870 没有M得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estl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9-11-5 10: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程序大小不能说明问题

很奇怪的是,居然拿9800GT来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5 10:15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有directcompute灭n卡这种荒谬的言论,除了你这么说。
directcompute要灭也只会灭CUDA,怎么可能灭n卡?windows会灭I U?根本是2个概念的东西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1-5 09:56

NV推CUDA根本目的在于推广其GPU,如果CUDA推广不利那么对于其GPU销售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5 10: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5 10:16 | 只看该作者
groupshared 也没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1-5 10:2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测不了,显卡是585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1-5 10:40 | 只看该作者
对,Directcompute 灭CUDA会影响GPU的销售,但是不能说Directcompute会灭N卡或N的GPU,因为N的GPU也能跑Directcompute

“影响”和“灭”是程度差别极大的2个词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1-5 10:24

CUDA贯穿其整个产品线,NV对于CUDA的投入和执着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可以形容为孤注一掷,但假设CUDA最终夭折,是否可以说NV只剩半条命或更惨。
当然如果说某某大腕要招安它那就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1-5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左脚选手 于 2009-11-5 09:56 发



从来没有directcompute灭n卡这种荒谬的言论,除了你这么说。

directcompute要灭也只会灭CUDA,怎么可能灭n卡?windows会灭I U?根本是2个概念的东西

b
哦?前几天那些现在nv没有d11卡所以被dc灭的都是幻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1-5 10:46 | 只看该作者
说明很大的问题,就像程序很小的superPI,严谨的CPU测试绝对不会仅以这个作为参考,Directcompute的整体性能和应用也绝对不可能仅仅用600多K的程序包括和测试。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1-5 10:21

这也不一定,主要看编程水平,这个程序又不是堆材质包。
看到过一个例子:北航一帮研究生用汇编编写傅立叶变换,最后程序大小20多k,可以在64k的工控机运行;然后上网搜索,IBM几十年前的例程,600多个字节,可以在1K的机器上运行,周期比他们编得快N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1-5 10:51 | 只看该作者
E文版的??有没有中文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1-5 11:00 | 只看该作者
难道在其他领域CUDA就顺风顺水? 某某大腕们会坐视不理? 如果说目前CUDA取得一些成就,那么放眼未来数年,NV的CUDA前途如何? 而NV又为何如此倚重CUDA ,难道不是在为未来命运担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1-5 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说的是测试硬件的软件不是软件编程水平,测试软件要能测试一个硬件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包括这个硬件的大部分应用,只测小部分应用结论就会偏颇。而我绝对不相信600K的小软件就能测出Directcompute的整体应用性能 ...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1-5 10:54

测试硬件的软件不是看编程水平是什么?高手多的是,未必不可能。要软件变大?容易,找张5M的图片当启动封面,程序就膨胀到5600k了。而且这个软件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没说完整测试Directcompu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1-5 11:03 | 只看该作者
老机随便跑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1-5 11:11 | 只看该作者
void Benchmark_CS1(uint3 thread_id : SV_DispatchThreadID)
{
        if(thread_id.x >= thread_count)
                return;

        uint i;
        float2 D[8];
        uint iaddr = thread_id << 3;

        for (i = 0; i < 32; i++) {

                D[0] = g_SrcData[iaddr + 0];
                D[1] = g_SrcData[iaddr + 1];
                D[2] = g_SrcData[iaddr + 2];
                D[3] = g_SrcData[iaddr + 3];
                D[4] = g_SrcData[iaddr + 4];
                D[5] = g_SrcData[iaddr + 5];
                D[6] = g_SrcData[iaddr + 6];
                D[7] = g_SrcData[iaddr + 7];

                FFT_forward_8(D);
                TWIDDLE_8(D, COS_PI_4_16);
                FFT_forward_8(D);
                TWIDDLE_8(D, COS_PI_4_16);
                FFT_forward_8(D);
                TWIDDLE_8(D, COS_PI_4_16);
                FFT_forward_8(D);
                TWIDDLE_8(D, COS_PI_4_16);

                uint omod = thread_id & (ostride - 1);
                uint oaddr = ((thread_id - omod) << 3) + omod;
                g_DstData[oaddr + 0 * ostride] = D[0];
                g_DstData[oaddr + 1 * ostride] = D[4];
                g_DstData[oaddr + 2 * ostride] = D[2];
                g_DstData[oaddr + 3 * ostride] = D[6];
                g_DstData[oaddr + 4 * ostride] = D[1];
                g_DstData[oaddr + 5 * ostride] = D[5];
                g_DstData[oaddr + 6 * ostride] = D[3];
                g_DstData[oaddr + 7 * ostride] = D[7];

        }
}

蛮奇怪的代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1-5 11: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说的是测试硬件的软件不是软件编程水平,测试软件要能测试一个硬件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包括这个硬件的大部分应用,只测小部分应用结论就会偏颇。而我绝对不相信600K的小软件就能测出Directcompute的整体应用性能 ...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1-5 10:54


why not 600K 可以是很大很大的程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