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a_x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显示器色彩管理和ICC的扫盲说明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2-29 18: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权威的东西。CA210也倒不用几十万。10万不到而已,不过代理卖得贵点,十几万就够了。

这个测试是基于以CA210作为参数标准得出的结论,屏幕的多样本和多抽取频率在做线性回归分析了四种不同产品的连续性,准确度和速度,我觉得把结论改成这台个体的HUEY比较接近CA210可能就没那么多争议了吧。

可能那个人拿到的HUEY个体好一些。至于是不是某人RP大爆发还是整体品质出色,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既然人家花了心思去做这个评测,至少这个精神是值得肯定的。768次测试,已经相当有说服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12-29 1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12-29 19:09 编辑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权威的东西。CA210也倒不用几十万。10万不到而已,不过代理卖得贵点,十几万就够了。

...
SlayeRPanda 发表于 2009-12-29 18:58

他的问题不在于仪器不好,而在于测试方法不对,
完全没发挥CAS210的优势。
测试的时候,不该测试的东西测试了(色坐标准确性)
最应该测试的东西没测试(小亮度下的重复性 稳定性,以及温漂)、
校色器 哪怕是蜘蛛2这种公认精确度比较差的。白场测量的准确性重复性其实也足够用了。
但是小亮度下的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温漂就更过份了,蜘蛛这种完全不标注使用温度范围的东西,完全让人**。
我也是在资深玩家做过小白鼠以后才敢入蜘蛛3.算我运气不错,就我目前使用来看。温漂不算太烂。
至于说小亮度测量下的温漂特性,那真是只能祈求人品爆发了 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12-29 19:10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 如果是我来做测试 测试的重点就是低亮度下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温漂特性。
不然岂不是白白浪费了CAS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12-29 19:2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问题不在于仪器不好,而在于测试方法不对,
完全没发挥CAS210的优势。
测试的时候,不该测试的东西 ...
bull 发表于 2009-12-29 19:02


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现实点考虑比较好。768次测试已经相当耗费精力,而本身这哥们应该也是完全凭爱好在做这个测试而已。如果再做做你想看的小亮度和温飘,估计看的人都更少了。

我想大多数人想看的,就是希望你能给他们一个结论作为购买参考依据,而不是对这个仪器在一些细节性能上的发挥和缺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12-29 19:4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现实点考虑比较好。768次测试已经相当耗费精力,而本身这哥们应该也是完全凭爱好在 ...
SlayeRPanda 发表于 2009-12-29 19:24

仪器的好坏就是细节的考究。
温漂的测试绝不是可有可无,毕竟能够让房间永远恒温的玩家相信是绝对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12-29 19:43 | 只看该作者
蜘蛛3如果要给一个结论的话,
我可以给一个。
如果是传统的CRT CCFL背光的LCD(都指标准色域)
那么和I12的测量精确度并无本质区别,但是软件使用要方便些。
如果是广色域的显示器,那么I12天生在硬件精确度上是没有办法和蜘蛛3比的。包括你我都很推崇的DTP94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12-29 20:05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 顶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12-29 20:1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几位高人 LZ 熊猫 BULL GZ上能有这么几位 真是福气~~~
我找熊猫兄订了243和卷尺  I1 PRO没舍得买  到了发个平民使用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12-29 20: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顶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47 | 只看该作者
而且CAS210的标注精度是A光源下的。在CRT LCD的白场测量时几乎不可避免会导致准确度下降。

bull 发表于 2009-12-29 17:48

我疑惑的是,"CA-210在CRT LCD的白场测量时几乎不可避免会导致准确度下降",难道普通的便携式色度计比如蜘蛛3就不会?究竟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i1 pro可以做为标准,而CA-210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12-29 2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12-29 22:26 编辑
我疑惑的是,"CA-210在CRT LCD的白场测量时几乎不可避免会导致准确度下降",难道普通的便携式色度计比如蜘蛛 ...
a_xi 发表于 2009-12-29 21:47

因为普通校色器就是按照标准CRT LCD的光谱标定的。
I1PRO因为是分光计,因此光谱类型变化对精度影响不大
蜘蛛3的情况介乎于I1PRO和普通校色器之间,光谱类型变化对精度的影响大于I1PRO,但是明显小于普通校色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12-29 23:53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只好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普通校色器就是按照标准CRT LCD的光谱标定的。
I1PRO因为是分光计,因此光谱类型变化对精度影响不大 ...
bull 发表于 2009-12-29 22:25

这个,从柯美的网站看,CA-210似乎就是为了测液晶面板而设计的。。。。。。。这本身就是一个“DISPLAY COLOR ANALYZ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12-30 09: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从柯美的网站看,CA-210似乎就是为了测液晶面板而设计的。。。。。。。这本身就是一个“DISPLAY CO ...
a_xi 发表于 2009-12-30 09:22

这没用,指标写的是A光源,到了LCD下面如果不专门标定一定会性能下降的。
色度仪工厂里面使用的时候,都是要用分光仪做基准重新标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12-30 09:5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严谨测试的话哪来的实验室标准环境?针对爱好者来讲重现太困难了。即使是做印前的用户也没几个能重现那样的环境。

任何测试都有假定前提和各类干扰,但不能因为干扰就不去做,不去得出结论了。

台湾人的测试也没什么好争的,他只是针对他的测试环境,测试的个体和他自有的仪器得出了一个结论而已。

差别只是在于,他的结论在其他人眼中参考度有多大的问题而已。

EIZO的CG出厂前校准报告使用了两种仪器:PM14测量屏幕的各项均衡性,而CA210测量屏幕的GAMMA。至于出厂前屏幕的校准使用的什么仪器并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也许仍然是CA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59 | 只看该作者
这没用,指标写的是A光源,到了LCD下面如果不专门标定一定会性能下降的。
色度仪工厂里面使用的时候,都 ...
bull 发表于 2009-12-30 09:41

网站上写的测量环境是“Chromaticity and luminance measured under Konica Minolta's conditions (Standard LCD at 6500K and 9300K) ”没有说是A光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12-30 10:00 | 只看该作者
网站上写的测量环境是“Chromaticity and luminance measured under Konica Minolta's conditions (Stand ...
a_xi 发表于 2009-12-30 09:59


他会让你再去看PDF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12-3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严谨测试的话哪来的实验室标准环境?针对爱好者来讲重现太困难了。即使是做印前的用户也没几个能重现 ...
SlayeRPanda 发表于 2009-12-30 09:55

我说的测试 那个台湾人完全可以做,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条件,仪器是现成的,至于说温漂测试。
我不相信一个正经的实验室连空调都没有。
实验条件不够那是没有办法。有条件做而没有想到去做,那是水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12-30 11:38 | 只看该作者
网站上写的测量环境是“Chromaticity and luminance measured under Konica Minolta's conditions (Stand ...
a_xi 发表于 2009-12-30 09:59


指标列表中有相关的注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12-30 1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12-30 11:45 编辑

我很奇怪,怎么大家都不关心温漂问题的。
作为光电测量仪器,温漂是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而现实中我们又不可能让显示系统处于恒温23度的环境中。所以
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性能,那才是最重要的。
那种只在23度或者25度这么一个温度点上有好性能的东西,对普通用户是毫无意义的

就SONY的DAS调节说明文档看,即使是最专业显示器的出厂前校正
也只需用色度仪分光仪的色坐标精度能到达 X Y +-0.01即可。
因此一般用户更需要关心的是,在确保XY+-0.01的前提下,可用的温度范围是什么 亮度测量范围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12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