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earc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暴力堆积SP前景不妙:下一代显卡也将挑战半导体极限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3-26 13:41 | 只看该作者
不懂不是错
不懂装懂就是大错特错

我不懂,我漂走……
yamhill 发表于 2010-3-26 13:36

不懂不是错
不懂装懂就是大错特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3-26 13:46 | 只看该作者
sp不能堆了,还可以继续堆芯片数量么,保持现有规模,提高工艺,走cpu的路。
单个做不好,扯啥都白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
发表于 2010-3-26 13: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3-26 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们的话,你们除了装B还能干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3-26 14:03 | 只看该作者
某些人的回复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3-26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pinup 于 2010-3-26 14:07 编辑

其实要理解线长,只要看显卡就行了。

显卡内存位宽窄的,内存颗粒少的显卡更容易布线。
内存颗粒很多的,不同颗粒要保持到显卡的距离相同,还要布蛇行线。而且还需要多层布线,以避免走线走不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3-26 14:2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不知道这个数据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amd的GPU明明晶体管数更少,反而线长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3-26 14: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意思就是AMD暴力堆积SP的做法已经到了尽头,因为XX线长度已经不允许AMD在这么搞了;反而NV的大芯片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往里面堆东西。
我的理解:AMD的工艺设计物理尺度利用水平按面积算是NV的1.7倍,NV想在那么大的芯片上达到极限都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3-26 14:25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r600的构架要走到头了,fermi才刚上路
这点其实没啥疑问,r600构架都发展了这么多代了,是时候隐退 ...
jeandja 发表于 2010-3-26 14:22



这文章只是引用了我写的东西,文章本身可不是我写的……我要引用也不会引用这些东西啊
再说了,我啥时候成ZOL的编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3-26 14:26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只是引用了我写的东西,文章本身可不是我写的……我要引用也不会引用这些东西啊
再说了,我啥 ...
mooncocoon 发表于 2010-3-26 14:25

zol的编辑不是那谁谁谁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3-26 14:3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要理解线长,只要看显卡就行了。

显卡内存位宽窄的,内存颗粒少的显卡更容易布线。
内存颗粒很多的 ...
spinup 发表于 2010-3-26 14:05


他说的是芯片内部的互联层吧,跟外部的引脚是2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3-26 14:30 | 只看该作者
zol的编辑不是那谁谁谁么?
yamhill 发表于 2010-3-26 14:26


恩~没错,就是他  X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3-26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csyqf418
一竿子戳翻一船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3-26 14:36 | 只看该作者
总是要有新的结构出来的,不用太害怕。

P4走到家的时候,intel不就拿出扣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3-26 14: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有高手科普吗?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层密度高应该是优势呢?amd只要愿意扩大芯片面积,规模还是能继续往上提啊。不过是单位密度不能涨了而已吧?这要是说的是引脚的话,也是用384bit的nV封装成本更高吧?

nV因为运算部件要运行在2倍频上(过G了),恐怕是不可能把密度做到amd的水准的.所以反而是amd可以在40nm制程上继续扩大规模,而nV恐怕要等28nm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3-26 15:04 | 只看该作者
大开眼界的一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3-26 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toshibacom
其实我是不太明白多了的那些晶体管都做什么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3-26 15:19 | 只看该作者
。。。LZ 的意思是AMD把 R600的潜力基本挖光了。没有费米前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3-26 16:2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说实在的,我现在越来越怀疑中国在技术方面的真正实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3-26 16:23 | 只看该作者
ati也说过,内部互联会带来80%的能量消耗(anandtech在rv770出现后对ati的采访),rv770的800个sp带来的内部互联要求可能是rv770芯片比gt200小却同样很热的原因,因为gt200是让sp飙频率而不是飙个数。
rv870功耗低可能是改进了设计,该关的晶体管和线路都能关掉,而且用模块设计限制了规模扩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2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