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56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SD和迅猛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转帖一篇评测揭示残酷的真相,多图杀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1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部数据公司昨天正式发布了VelociRaptor迅猛龙300GB万转硬盘,引起了发烧玩家群体中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也迅速刊出了测试。我们选择AnandTech的“预览”文章为大家解析这款“全球最快”硬盘的性能表现。为什么叫做预览而非评测,请大家接着看下去。


  VelociRaptor是西数新的VR150系列的首款产品,源于WD回归企业级市场的举动。众所周知,西部数据公司一直游离在高转速企业级硬盘市场之外,但近期他们决定杀入这块利润颇丰的市场,拳头产品就是2.5寸万转企业级硬盘。2.5寸的设计在空间利用分毫必争的机架式服务器中非常有优势,同时还能够降低系统功耗,有着诸多的优点。再来看西部数据的高端桌面产品线,其Raptor 150GB万转硬盘已经在发烧友中流行了两年之久。当考虑它的升级产品时,WD用了一个非常讨巧的办法,将2.5寸的万转企业级硬盘用于桌面,同时为它准备一个“马甲”:设计有铝制散热片的IcePAK能够让2.5寸硬盘安装在标准的3.5寸硬盘位上,同时提高高转速硬盘的散热表现。这种设计的唯一缺点是,IcePAK导致其接口位置并不标准,无法安装在许多机架式服务器上。解决方案也很简单,WD会向企业市场供应不含IcePAK的版本,直接安装在 2.5寸硬盘位上。
规格


   VelociRaptor采用2.5寸双碟设计,单碟容量150GB。这种高密度存储有利于提高寻道速度,其读取寻道时间为4.2ms,写入则为4.7ms。虽然小尺寸碟片对提高持续传输率不利,但西部数据仍然将其持续传输率从84MB/s提高到了 120MB/s。2.5寸盘的好处还在于节能,VelociRaptor的正常运行功耗仅有6W。
  虽然目前多款大容量硬盘都采用了32MB缓存,但WD仍然固守16MB,据称WD测试使用32MB缓存并不能给性能带来任何的提升,他们更愿意优化缓存算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2.5寸的VelociRaptor厚度达到15mm,比常见的9mm笔记本用硬盘厚上许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买来拆下IcePAK将其用在笔记本上。当然,许多游戏PC厂商估计已经开始谋划设计支持该硬盘的高性能笔记本。另外,该硬盘的外形尺寸和希捷 Savvio企业级2.5寸硬盘产品线完全兼容。


  新硬盘的改进还包括搭载SATA 3GB/s接口,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40万小时,并提供企业产品标准的5年质保。VelociRaptor售价在300美元左右,预计5月底登陆市场,在此之前,Alienware将独家销售搭载该硬盘的ALX顶级游戏PC系统。
测试平台


  测试主要对比VelociRaptor和它的前辈Raptor 150GB。


噪音和发热


  待机噪音


  PCMark Vantage高负载噪音
  VelociRaptor的待机噪音仅为27.2dB,几乎是当前最静音的硬盘,对于一款万转产品来说更是难能可贵。而在读写状态下,其表现也和不少7200rpm产品接近,相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提高。


  待机温度


  高负载温度
  由于采用了新的IcePAK散热设计,VelociRaptor的温度表现非常出色,将其他万转硬盘产品远远抛在了后面。相比不含IcePAK时,VelociRaptor的温度能够降低5.1摄氏度。
HDTune Pro 3.00测试
 读取测试


  VelociRaptor


  Raptor 150GB
  在读取测试中,VelociRaptor的表现远超前辈,平均数据传输率98.4MB/s,比上一代块 36%,突发传输率高61%,寻道时间减少18%。但是,目前的工程样版VelociRaptor仍采用Beta版固件,其运行管理算法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在本应速度最快的盘片外围出现两次剧烈的传输率下滑。WD官方已经承诺在最终零-售版固件中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本次测试只能称为“预览”的最大原因。
  写入测试


  VelociRaptor


  Raptor 150GB
写入测试中,VelociRaptor最大写入速度提高了26%,平均写入速度提高了42%,突发传输率提高了61%。
  文件系统测试


  VelociRaptor


PCMark Vantage测试
  根据FutureMark官方白皮书,PCMark Vantage的各项测试对硬盘的压力比率如下:


  整体测试 读87% 写13%


  Windows Defender测试 读99.5% 写0.5%


  游戏性能测试 读99.5% 写0.5%


  Windows Photo Gallery测试 读84% 写16%


  Windows Vista启动测试 读85% 写15%


  Windows Movie Maker测试 读54% 写46%


  Windows Media Center测试


  Windows Media Player测试 读78% 写22%


  应用程序加载测试
  西数VelociRaptor在PCMark Vantage测试中表现出色,很多项目中甚至超过了32GB Mtron Pro固态硬盘。
实际应用测试
  游戏关卡载入时间


  《英雄连》


  《Crysis》
  除了固态硬盘,VelociRaptor几乎是游戏载入速度最快的机械硬盘。另外,在游戏关卡切换间,固态硬盘和VelociRaptor绝对是感觉最为迅速的。
Nero压缩测试
  该测试使用AnyDVD拷贝一张DVD到硬盘,在使用Nero Recode 2将其重新编码。


  此测试中旧版Raptor领先VelociRaptor约2秒钟。测试中VelociRaptor在开始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停滞,显然还是和固件问题有关。
WinRAR 3.1压缩测试


  该测试依赖于CPU和存储系统的突发速率,VelociRaptor排在第三位,落后于三星F1和西数单碟320GB型号。仍然需要注意,VelociRaptor在测试开始阶段出现了卡壳现象。
文件写入测试


  大文件


  小文件(602MB 10个文件夹 444个文件)
  这原本应当是VelociRaptor的最大优势,但不断重复该测试仍然得不到理想的结果。盘片外圈的速度下滑问题仍然是罪魁祸首。
总结
  VelociRaptor VR150的设计绝对是一次飞跃,其2.5寸规格能够在功耗、静音、寻道时间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IcePAK的引入又解决了标准机箱的安装问题。性能方面,它在前一代(虽然前辈是完全不同3.5寸型号)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提高,无愧于最高速的桌面硬盘产品。
  当然,现在的固件问题极大限制了它的发挥,希望正式上市的版本能够修正这一问题,真正还VelociRaptor以迅猛龙本色。到时我们再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或许还可以和其他SAS企业级硬盘做一较量。






修正固件WD迅猛龙300GB万转硬盘再测

上周我们为大家带来了WD迅猛龙300GB万转硬盘的初期测试结果,在测试中工程样品的VelociRaptor所采用的Beta版固件存在管理算法问题,导致在本应速度最快的盘片外围出现两次剧烈的传输率下滑。

日前,WD官方为Anandtech提供了修正固件问题后的新VelociRaptor硬盘,尽管仍然不是最终版的固件,但使VelociRaptor硬盘的性能再次获得大幅提升。

新硬盘在噪音和温度表现上同之前的测试无异,仍然相当优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上次测试中VelociRaptor跌倒的地方。

之前的测试结果

现在的测试结果

在速度最快的盘片外围表现完美,最低读取速率从以前的8.8MB/s跃升到了73.9MB/s,平均读取速率从以前的98.4MB/s,提高到了102MB/s,突发速率从以前的163.7MB/s提升到了184.5MB/s。

下面是其他应用程序测试结果,几乎所有测试成绩较先前都有提升,最明显的7.55GB文件复制比之前的成绩提高了近半分钟。




跑分YY,但最考验4K随机读写的游戏载入时间和普通机械盘比没多大优势,真搞不懂SSD和迅猛龙在GZ是怎么火起来的,希望已经在用的XD别背负太多鸭梨

2#
发表于 2010-4-21 19:53 | 只看该作者
我用X25-M 80G 感觉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4-21 21:0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应用感受最重要。SSD明显比机械的快感高一大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4-21 21: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测试硬盘不是瓶颈的地方,那即使再快,和普通硬盘也差别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4-21 21:52 | 只看该作者
SSD的4KB读写比机械硬盘快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4-21 21:53 | 只看该作者
测试里面用到的“马桶PRO“SSD

以现在的眼光来说完全就是不入流的SSD

持续读取只有120,写入90
而且只有SATA1的接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4-21 23:08 | 只看该作者
测试里面用到的“马桶PRO“SSD

以现在的眼光来说完全就是不入流的SSD

持续读取只有120,写入90
而且 ...
notfishcc 发表于 2010-4-21 21:53


持续不太重要啦,0寻道才是SSD的优势,X25-M不也只有70M的写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4-21 2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dvcam


    intel的ssd强的是主控4k,寻道u盘也是0.1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4-21 23:57 | 只看该作者
寻道 IOP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4-22 11:56 | 只看该作者
你看下ssd的iops就知道ssd的优势了,而且这个测试中使用的ssd以现在来看显然不入流,现在ssd随随便便读取都是200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4-22 12:16 | 只看该作者
跑分YY,但最考验4K随机读写的游戏载入时间和普通机械盘比没多大优势,真搞不懂SSD和迅猛龙在GZ是怎么火起来的

楼主就不要出来丢人了,游戏载入你超频和降频比一下就懂得卡在哪

为何楼主不说,SSD跑Super Pi不见得比HDD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4-22 12:20 | 只看该作者
迅猛龙用户路过。。

w40k cr在战网联机时,每十次loading,有八次我的速度是几个人里最快的,已经很满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3: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就不要出来丢人了,游戏载入你超频和降频比一下就懂得卡在哪

为何楼主不说,SSD跑Super Pi不见得比 ...
Enio 发表于 2010-4-22 12:16



    评测不是我写的,丢人轮不到我,你的意思CPU是游戏Loading的瓶颈?那什么U才不成为瓶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4-22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io 于 2010-4-22 13:24 编辑
评测不是我写的,丢人轮不到我,你的意思CPU是游戏Loading的瓶颈?那什么U才不成为瓶颈呢
wowman 发表于 2010-4-22 13:12
任何CPU只要再OC都会更快

当然SSD不是没用,只是作用不如CPU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4:21 | 只看该作者
任何CPU只要再OC都会更快

当然SSD不是没用,只是作用不如CPU明显
Enio 发表于 2010-4-22 13:23



    那目前主流四核平台有和没有SSD,游戏Loading能差几秒,有具体实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4-22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4-22 1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oppingwang 于 2010-4-22 16:14 编辑
那目前主流四核平台有和没有SSD,游戏Loading能差几秒,有具体实例吗
wowman 发表于 2010-4-22 14:21



    我只知道超到4G的i5 750加x-25m g2,bc2我总是第一个进地图的,有时甚至我坦克开出出生点了才有其他人进来

和朋友vlan联机维加斯2,他主机,换地图时我也总要等他几秒,他是3.2G的e82和普通机械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4-22 15:24 | 只看该作者
米不起 HDD+ramdisk先混日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4-22 16:58 | 只看该作者
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8:44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超到4G的i5 750加x-25m g2,bc2我总是第一个进地图的,有时甚至我坦克开出出生点了才有其 ...
shoppingwang 发表于 2010-4-22 14:59



    谢谢LS,看来U真的是瓶颈,否则凭借SSD迅猛龙超强的4K读取,至少节省一半时间
U和硬盘交换数据的效率也太差了,高速盘的优势被掩盖了,残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8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