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篇文章,共享。8 \( }$ t+ E5 Y6 q" z2 M
作者:优雅
% I. p1 ?4 e! u1 f) v+ z( M: B% k9 M有这样一种现象,同一首歌曲,有8个人喜爱听,但他们可能还谈不到一起,甚至谈起来就开始抬杠了。为什么呢?是因为这几个人欣赏同一首歌曲的角度、出发点不同。 + \8 a& R, N; U$ D w; C0 Q7 [3 M
, r/ K& E1 e1 W3 p% M/ n
A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的旋律,
. I/ d$ Y# @4 m8 u# a! gB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的感人歌词,+ W! |3 t% B4 E6 M. h7 _3 @! Z& p
C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的编曲配器,; t; S3 H- Q! x
D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唱家本人,
6 d h) W# p) ^, E/ f2 [ L* YE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的整体意境、趣向,
0 M+ x* I6 }: [0 \ {7 W; K+ Y" C& tF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的高水平录音、制作,: Q/ p- C; B9 ]4 E! e
G先生欣赏的是这个歌曲最能表现出来某个歌唱家的演绎能力,% u& R# \& V# D
H先生可能是某几种欣赏倾向兼而有之。8 V0 d; J0 l U8 e/ U9 c0 d; C* v2 G
, s- Q$ F' H# V5 }2 h y1 Z# ^. ^
看看,这8个人各有所好!!!他们谁对谁错呢?这里暂且不谈谁对谁错,这里先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音乐欣赏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音乐欣赏既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面”。写到这里我就明白了像‘郭敬明’这种整部书大量抄袭、并且是法院认定的抄袭作家,他居然还有大量的粉丝。大概粉丝们和D先生一样,是爱屋及鸟才喜爱他的文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