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只是本人根据一些资料推测(也算是本人原创):推土机的核数与intel及K10不可比。
道理就好比amd显卡的shader数量与nv的不可比,大体上A卡的4~5个shader相当于NV的一个。
A卡虽然比性能相当的N卡的shader数量多了几倍,但A卡所消耗的晶体管数量反而略少于N卡,功耗也略少。
推土机每个核心只有2个ALU,K10是3个,Core2系列是4个(同频同核心的K10差不多就死i7的7~8成性能)。就算设计做了优化,单核同主频性能甚至可能还会略低于K10,更不要说Core2.
但是推土机每个模块拥有2个核心,所消耗的晶体管可能大于1个但小于2个k10或core2核心,如果把推土机的1个模块当作1个超级核心,性能会超过同主频的Core i7的1个核心。如果把推土机的1个模块当作2个小核心,性能会低于同主频的Core i7的2个核心。
某种意义上看,推土机的架构又用了A卡的同样套路:相同的晶体管(以及功耗、成本等)提供更多的核心数量,来战胜对手。
怪不得AMD声称:推土机用增加的60~70%晶体管(多了一倍核心数量)提升了90%的性能,而intel的超线程技术是用增加的10~20%晶体管(多了一倍线程数量)提升了20%的性能。
按照这个推测,AMD推土机4模块8核心的CPU的晶体管数量可能会低于6核心的intel core i7;3模块6核心的CPU的晶体管数量可能会低于4核心的intel core i7,虽然同核同主频性能可能会低于intel,但同晶体管数量(同成本、发热)同主频性能可能可以接近?达到?超过?以2600为代表的intel U。
不能不说AMD的技术路线虽然风险较大,但不失为追赶intel的一步好奇,因为amd投入、生产工艺等无法与intel相比,不创新采用与intel一样的设计必然落在intel后面。
cpu目前还不像显卡,shader越多越好,3D引擎都能合适地处理。现有的软件除了并行计算、企业级的数据库系统、web系统,很少能把8个或更多cpu用好。
因此AMD的这种新技术的风险也很大,关键是更多的核心数量需要软件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