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82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4.1khz采样率的CD,发什么烧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3 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点懒 于 2011-6-24 07:48 编辑
0 r* F+ f0 u( ~. K) L0 O" X+ W9 q# J% y
44.1khz的采样率,对于15-20khz的音频才取几个点啊,根本代表不了这些音频,统统都是失真的,听听而已。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11-6-24 10: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6-24 10:47 | 只看该作者
像现在电视的节目分辨率才多少啊,数字电视大概也就480P左右。不是一样每天几十亿人看。。。。有选择的可以看高清,BD/HD DVD。就像HDCD,SACD/DVD-A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6-24 12:18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采样频率有个信号频率2倍就够了。再说了,失真怕什么,不离谱不就好了。大家还不是都喜欢ps过的论坛严禁话题,请勿再谈,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6-24 12:1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岛国的,大家懂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5:3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6-24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懒 发表于 2011-6-23 23:51
4 F. r) m/ _# ~/ V, p5 f44.1khz的采样率,对于15-20khz的音频才取几个点啊,根本代表不了这些音频,统统都是失真的,听听而已。

1 Z, d1 I8 x- z$ Q  S采样多几倍,一般人的器材也未必听得出。你压个128KPS的MP3,16KHZ以上全切掉,神马都听不到……) Z7 n/ r! l. n; S2 u&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6-24 19:54 | 只看该作者
动态范围与采样频率不是代表同一个物理量,所以没有可比性/ i& H. t" d' `* \. H
Lz你弄清那个是动态范围,那个是采样频率再来这里发帖吧,不要show下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6-24 20:40 | 只看该作者
的却弱了一些。4 c6 A+ t6 J$ Y) x5 V, F$ ^; n
所以有新音频规格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2、3、4、5、7楼:: x/ g" k3 f8 d6 |+ d* i, o
我说的是发烧呀,安于现状当然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21:11 | 只看该作者
ter9999 发表于 2011-6-24 18:53
1 E/ p( w; D4 G4 E2 I“44.1khz的采样率,对于15-20khz的音频才取几个点啊”9 Z* Z& L4 I* z! i6 g
/ S% ?( L2 ?! a* i3 Y
上面的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
3 U2 N3 [* a6 b0 H. e( j
能详细说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21:13 | 只看该作者
rickerlian 发表于 2011-6-24 19:54
% E9 |5 b8 |9 y5 o2 D# O- }动态范围与采样频率不是代表同一个物理量,所以没有可比性
8 R3 j* h, n. [/ o9 Q  T3 m. HLz你弄清那个是动态范围,那个是采样频率再来这 ...
6 K2 q' h! ?) P7 _) x0 P% v% w
我说的就是采样率啊,没说动态范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21:17 | 只看该作者
恰骋 发表于 2011-6-24 20:40 ( N  R+ |, u* f# N/ n: t
的却弱了一些。9 a) D# `+ _+ t
所以有新音频规格出来。
& r6 C6 o/ \7 r2 f
与我的想法一样,所以才有次世代96、192khz采样率的出现。如果44.1相当好,何必96、1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6-24 23:13 | 只看该作者
发烧不过是一种身体状态或精神状态,跟音源格式并无必然关系。音源用LZ眼中非常落后的黑胶碟,接天价的后端系统,这样的玩家不在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6-25 07:29 | 只看该作者
发烧?LZ发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08:20 | 只看该作者
Metaverse 发表于 2011-6-24 23:13
$ c" @+ V- O, n发烧不过是一种身体状态或精神状态,跟音源格式并无必然关系。音源用LZ眼中非常落后的黑胶碟,接天价的后端 ...

8 ~9 H4 y: M% \, y( V7 z1、对音源的内容和质量有较高要求就可称之为发烧。音源的质量与很多东西有关系,包括格式。# y6 M& T* N9 Y; h7 Q
2、我没说黑胶碟非常落后呀。" W' V) D8 J. }  r; _7 e% f
! A7 g  V# A4 z1 J' G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6-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有点懒 的帖子
' l2 ?" H6 L  h) G0 |. k, [4 i8 B4 v: ^- s7 R8 ~& ~/ T
你认为高采样率的格式比CD标准更先进,这是正确的,从技术上来说,无疑是CD比黑胶先进。只不过发烧这种东西并非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一切而已,技术所对应产品的普及程度显然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所以对大多数**发热的人来说,CD仍是主流。- G3 P% k* U1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点懒 于 2011-6-25 13:27 编辑 0 W( z/ H3 Y! W! _
Metaverse 发表于 2011-6-25 10:35 % H3 `% p  W. U  \* _
回复 有点懒 的帖子4 E, U9 n8 t; ]$ f
; N. k$ E" d2 S  y& W3 m0 h
你认为高采样率的格式比CD标准更先进,这是正确的,从技术上来说,无疑是CD比黑胶先进 ...

) ]/ b5 N+ U. w4 ]- L8 T% U& ^2 j, Z1 z5 y2 U- C. W" }  f+ q
你说的我完全同意。而我完全是从发烧的角度看CD的。意思是,对于CD的发烧,适可而止即可,不要期望值过高投入天价。
/ p% F( j  o2 Z3 s
+ E$ m9 I% j  b& |(也同意楼下两位的看法。)' B% p9 [5 T) s. `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6-25 11:46 | 只看该作者
音频发烧是个怪圈,相比其他的行业,这个圈子不大,而且很多是反复投资,所以这个圈子里面的技术革新远远比不上其他IT产业,技术也只是在几家厂商里面,其实要提高采样率并不难,不过也未必会讨好,另外版权费用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厂家也只是浅尝即止,具体原因未知,不过LZ可以去试下看看SACD和CD有多大区别,就知道为啥现在市面上还是有那么多CD的原因了。
2 `0 C& L/ D# v* T& T" `另外发烧界的投资普遍是箱子>功放>音源>咸菜,像CD这种载体也可以包括在音源里面,所以,与其花很多钱买音源,不如一次投资到后端比较好,这也是制约的原因,毕竟母带,SACD远远比CD要贵
0 v: w9 c; t' ~# B' r% ^还有一点就是无论哪种格式,在音色上都稍有不同,在HiFi这块,只是用个人的喜好和经验做标准,所以没有什么明显好坏的标准,新手上路,多数是初烧,辨别力不强,也不想花太多,单纯的CD相对来说很适合,当然钱多的烧,一步到位的也不是没有,不过那种是否真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6-25 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放设备不行,采样率再高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5-17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