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86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VIDIA:ARM性能先天强过x86 更适合未来高性能运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8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C9K 于 2011-12-8 18:01 编辑

Nvidia公司宣称ARM CPU性能先天强过x86 CPU,因此更适合用于未来的高性能计算。

  Nvidia Tesla营销总监Sumit Gupta在近期采访中称x86系统唯一的真正优势是能够在微软Windows等系统上运行的更快,但若需在最小功耗下取得最高性能,ARM才是未来的选择,因此它也是超级计算的最佳选择。

  Gupta解释说ARM架构兴起于嵌入式领域,功耗限制很流行,不足1W被认为是正常状态。性能从芯片的概念设计阶段就受到限制,迫使工程师必须在能效比上特别创新。

  而英特尔和AMD的x86架构则从PC的角度进行考虑,机器通常接入电源,没什么严苛的功耗限制。

  “x86最优先考虑的向来是如何在Windows系统上跑得更快,响应未曾预期的任务,例如鼠标点击或键盘敲击”Gupta表示,他指出分支预测和推测执行是x86处理器拥有那么大缓存的重要原因,“对于日常计算来说它棒极了,但并不是高性能计算的理想设备。”

  Nvidia已经在帮助巴塞罗那超级计算机中心(BSC)开发基于Tegra CPU、通过Tesla GPU提供CUDA加速的复合超级计算机,以期实现欧洲勃朗峰计划(EU Mont-Blanc)提出的Exascale级别性能。

  该复合计算机将成为世界首款基于ARM CPU/GPU的超级计算组合。巴塞罗那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短期目标是在能效比方面取得比今天最节能系统好2-5倍的进步,终极目标是节电15-30倍。

  如果概念可行,Nvidia就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过成功还有数年的距离。与此同时,Nvidia表示将会持续参与HPC社区的开发,以期激活未来ARM架构超级计算机周围的软件生态圈。
2#
发表于 2011-12-8 18:04 | 只看该作者
笑翻了要!都什么逻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8 18:19 | 只看该作者
  1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2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X86属于1,ARM属于2,就通用计算而言,确实ARM有先天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8 18:3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概念可行,Nvidia就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过成功还有数年的距离

嘴炮越打越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
发表于 2011-12-8 18: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
发表于 2011-12-8 19: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8 19:37 | 只看该作者
观点是正确的,只是目前x86在桌面上有大量现成软件保护,ARM是刚来者。未来5年将会炮火连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8 20:07 | 只看该作者
"先天适合HPC的RISC“们在top500上已经被X86干的体无完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8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8 20:13 | 只看该作者
gzpony 发表于 2011-12-8 19:37
观点是正确的,只是目前x86在桌面上有大量现成软件保护,ARM是刚来者。未来5年将会炮火连天。

还有一点,日常操作很多都是单线程的,ARM的单线程能力实在太渣,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况且PC对功耗没这么敏感,毕竟顶级显卡功耗可是300+的。

同架构的CPU,4G的双核和2G的四核,虽然理论性能一样,但是用起来肯定是前者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2-8 2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pony 于 2011-12-8 20:26 编辑
eternal0 发表于 2011-12-8 20:13
还有一点,日常操作很多都是单线程的,ARM的单线程能力实在太渣,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况且PC对功耗没这么敏 ...

是历史软件中很多都是单线程吧。
新软件除非写的人技术太烂,不然都想办法尽量利用多核多线程的资源。这种情况下,哪怕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改变,几年后两种软件的对比比例变化都很大。多线程的利用也早就开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2-8 20:32 | 只看该作者
gzpony 发表于 2011-12-8 20:25
是历史软件中很多都是单线程吧。
新软件除非写的人技术太烂,不然都想办法尽量利用多核多线程的资源。这 ...

恰恰相反,虽然现在的软件能够使用多线程,但是由于软件比以前更吃资源,某个线程成为瓶颈的情况更加容易发生。
另外,并不是什么算法都能够像破译密码那样完美并行化的,即使是x264这种充分支持多线程的软件,也是线程数越多,同码率下的画质越差。更何况有的算法根本无法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8 21:05 | 只看该作者
黄老板的意思很明确啊:虽然我们未来的产品跑分不错,但是碰到大量分支预测的时候还是会吃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发表于 2011-12-8 21: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2-8 21:21 | 只看该作者
eternal0 发表于 2011-12-8 20:32
恰恰相反,虽然现在的软件能够使用多线程,但是由于软件比以前更吃资源,某个线程成为瓶颈的情况更加容易 ...

而且无法并行化的算法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很多数值优化的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2-8 21:47 | 只看该作者
raini 发表于 2011-12-8 21:21
而且无法并行化的算法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很多数值优化的算法

NV说的是HPC环境下,如果一个算法和程序多线程优化其烂无比,那它上HPC也没有意义。

虽然单线程性能很重要,但是在HPC环境下还是更看重多线程性能和效率,这个是要靠软硬件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9 22:30 | 只看该作者
ARM很不错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9 23:35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发表于 2011-12-8 21:47
NV说的是HPC环境下,如果一个算法和程序多线程优化其烂无比,那它上HPC也没有意义。

虽然单线程性能很 ...

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并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10 20:47 | 只看该作者
过个10几20年的
然后出现ARM1 ARM2 ....ARM64 ARM128之类的
考虑到向下兼容

然后就会有人出来发帖说ORM比ARM这个东西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10 2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ocoo 于 2011-12-10 22:35 编辑

服务器除了对速度有要求以外,并行运算能力和IO吞吐能力也是重要指标。
服务器是不可能单线程运作的,客户端连接成千上万,需要均衡调度、运算、存储。不能从PC的角度来衡量。比如一个网站,那么多人同时在用,只有一个进程吗?显然不可能。就算只有一个用户,那也涉及到网站、动态网页、数据库、安全……很多个进程。

而超算领域也许连接没有那么多,但基本上都是多线程的,否则也不会用成千上万个CPU了。

所以,在这些领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多线程优化好不好”的问题,这是必须的。

这些机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发热惊人、耗电惊人。所以google要在冰天雪地的芬兰建数据中心,还要用海水降温。

从这些角度上看,黄老板的构想不无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4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