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promethiu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立者的话,别小看ARM,实测结果显示A9单核同频胜过Atom单线程!(已更新测试截图)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1-14 16:28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14 16:19
不好意思,iphonea4S到手了,很喜欢。

你这个ID我记住了,medfield vs A15,1年后,用事实打脸,我要是输 ...

打脸?不如你给大家买ip4s吧,解救大家不够果粉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2#
发表于 2012-1-14 16: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2-1-14 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hao911 于 2012-1-15 01:32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14 16:25
敢,你说多少钱?


好啊,就这么比,2年后丹佛推出的时候,用丹佛去和intel当时相当于2600k档次的cpu同平台同频对比,就用桌面测试软件,包括游戏等,不含理论测试,只测实际应用,除u和主板外其他配件硬盘显卡相同,软件环境相同windows系统,谁输了直接结对方帐,结账金额不允许小于相当于今日的5k元人民币(计算现金价值考虑人民币同期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立贴为证。敢赌就跟帖确认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1-14 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hao911 于 2012-1-14 16:30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14 16:29
可以,如果输了,我的ID就换成”arm狗“。


不用换了,这么明显的事实还非得提醒大家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1-14 1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cqwer 于 2012-1-14 16:37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14 16:19
不好意思,iphonea4S到手了,很喜欢。

你这个ID我记住了,medfield vs A15,1年后,用事实打脸,我要是输 ...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461698-1-1.html
Tegra2 如果采用2GHZ双核的ARM芯片,再加上强大的3D能力,跨越手机,上网本,智能本,平板,ARM阵营具备了笔记本硬件水平的同时把电池续航力增加数倍,在Chrome OS或者andriod以及ubuntu协助下,是否意味着未来2年x86阵营的笔记本大难将至?

这个帖子快到期了吧

1Ghz的CortexA9芯片(例如iphone4上面的A4)能力超过1.6Gatom,2Ghz双核心的ARM,性能大概是1.5G奔腾双核的档次吧,功耗不到2瓦。

某神脸红了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2-1-14 16:41 | 只看该作者
t神又缩卵了,没法子啊,还真指望t神脸红?那堪比贫铀装甲的脸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2-1-14 16:41 | 只看该作者
T神,你还是别堵,小心底裤都输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1-14 16:42 | 只看该作者
没事,就5k块,一个4s的价钱而已,对于捍卫水果尊严的真。果粉来说算个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2-1-14 16:43 | 只看该作者
acqwer 发表于 2012-1-14 16:35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461698-1-1.html

这个帖子快到期了吧

太狠了,应该等T神设完赌局再贴阿,这下T神都不好意思进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1-14 16:43 | 只看该作者
试试用ARM跑个完整版OFFICE2010,尤其是复杂的EXCEL表,看看怎么样,弊端马上暴露无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45 | 只看该作者
wuhao911 发表于 2012-1-14 14:44
另外,朋友,就在你原帖的表格里,您可以去看看4210赢得都是什么项目再说,cache带宽这种东西赢了真的有意 ...

你还别说,cache带宽测试还真的很有意义,要知道过去ARM平台中的一个重大弱点就是数据带宽,由于RISC的特点,需要比CISC更大的数据带宽,而CPU访问数据分为两级,第一级是CPU到cache,第二级是cache到内存。ARM在cache带宽测试上大胜至少表明第一级CPU到cache上面ARM已经不存在瓶颈,第二级则是有关内存控制器的,可惜这些测试项目中没有包括,否则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目前ARM平台的性能水平。过去ARM平台都是32bit单通道,内存带宽是一大弱点,但新的A9双核平台都已升级到32bit双通道,已经略胜台式机平台的64bit单通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1-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promethium 发表于 2012-1-14 16:45
你还别说,cache带宽测试还真的很有意义,要知道过去ARM平台中的一个重大弱点就是数据带宽,由于RISC的特 ...

拜托,理论再优秀,实际应用废柴也没有任何价值,r600理论测试弱么?厄,似乎我太抬举arm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the_god_of_pig 发表于 2012-1-14 14:45
貌似你那个测试不是Medfield的

是N270的,单论CPU性能,上网本平台的N270要胜过智能机平台的medfield,因为medfield平台的CPU主频实际上是1.3G,采用相当于睿频的技术短时间运行于1.6G,而且上网本平台的IO控制器都不弱于medfield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2-1-14 16:49 | 只看该作者
promethium 发表于 2012-1-14 16:45
你还别说,cache带宽测试还真的很有意义,要知道过去ARM平台中的一个重大弱点就是数据带宽,由于RISC的特 ...

而且,看看这是在和x86里面何等档次的u对比啊,同频性能比c2d最多1/3的atom,c2d已经是5年前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2-1-14 16:50 | 只看该作者
promethium 发表于 2012-1-14 16:45
你还别说,cache带宽测试还真的很有意义,要知道过去ARM平台中的一个重大弱点就是数据带宽,由于RISC的特 ...

Cache和内存带宽这种项目,胜了对比架构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这意味着在CPU以外的地方不对等的情况下还是输了性能,说明架构上的差距比实际的测试结果还要大——就如K8对Core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2-1-14 16:51 | 只看该作者
唉,t神缩卵了,没得玩了,真没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romethium 于 2012-1-14 18:24 编辑

简单分析一下全部测试项目,

1、Dhrystone 2,整数MIPS性能测试,单线程,200万对320万,即使算上频率比3:4,ARM A9单核仍弱于Atom,这说明单核同频整数性能相比,Atom更强;
2、cache性能不分析,有人说没用,但能够接近PM和Core2 T2400的cache性能总是好事;
3、C-Ray,不知道是什么测试,多线程,比PM1.86G还快,说明双核还是有用;
4、压缩测试,多数能快于Atom,但慢于PM和C2,不过考虑到ARM平台是SD卡,PM和C2平台是机械硬盘,实际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
5、MP3编码,快于Atom,慢于PM和C2,看起来应该是多线程的表现,但PM又和T2400一样,不解;
6、dcraw,慢于Atom,如果是单线程,那很好理解,频率差距,如果是多线程,PM又和T2400一样,不解;
7、Graphics smagick,都是大大强于atom,而接近PM1.86G的水平;
8、MAFFT,强于atom;
9、N-Queens,看起来是单线程,略强于Atom,别忘了ARM是单核1.2G;
10、NAS Parallel Benchmarks,看起来是和存储服务器有关的测试,大大强于Atom;
11、openssl RSA 4096bit,大大强于Atom;
12、Disk transaction,以SD卡来比机械硬盘,当然是完败;
13、RAMspeed SMP,有些测试强于Z530弱于N270,有些测试则大大弱于Atom,有些测试却强于PM1.86G,但其中不少测试Atom大大超过PM1.86G,看来Atom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弱;
14、SciMark,与Atom互有胜负;
15、AI chess,单线程,即使考虑到频率差距,仍弱于Atom,说明Atom的分支预测能力更强;
16、解压linux内核,考验磁盘;
17、视频编码,弱于Atom,考虑到不可避免有浮点运算,很正常。

有几个地方计算错误,修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24 | 只看该作者
总体来说,ARM A9 1.2G双核对Atom 1.6G单核双线程占到了很大的上风,按测试结果值计算,A9双核0.9G~1.0G的性能估计和Atom 1.6G单核双线程基本相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1-14 17:29 | 只看该作者
硬件参数理论运算资源……
K8的SSE单元已经不比Core2少,K10更是直接翻倍;
比L1,AMD K8/K10的L1一直都是Core2/Nehalem/SnB的两倍;
比前段发射,推土机一个核心(模块)4发射更是直接秒杀Core2/Nehalem/SnB的3+1+1的伪4发射;
结果如何?K8同频狂输Core2,推土机干脆同频勉强和K8扯平。
理论永远都是美好的,实际表现才是重要的。

顺带一提,Corone架构实际运算性能仅仅发挥了理论性能的一半稍多,Intel这些年在Nehalem和SnB上所作的其实就是通过改善缓存、分支预测(Intel在Netburst架构最大的收获就是强大的分支预测)以及利用超线程不断释放这个基础架构的运算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2-1-14 17:37 | 只看该作者
t神啊,我们想念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1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