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formoonnigh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模拟音频,酒后只说几句话!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4-30 16:12 | 只看该作者
黑真PIG 发表于 2012-4-30 08:26
- E8 Y( i! r. D: C. ~7 P+ ^3 W连什么叫做保真都不知道; v7 T9 q7 v: z7 s

4 w! }3 B! G6 Q/ U, m保真 = 指标。
( E) G. R$ `; E& V1 ~
现在的指标可不是全面的。2 E7 o7 l; q3 ?2 C9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6:34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03
7 T% T+ L7 b; b厂商为了曲线好看,以牺牲细节为代价,将曲线做得漂亮点。 这个确定吗,还是酒后想出来的
; ~8 ~1 L2 ]  E! ]# Z0 _( ?
我说的厂家,是国产,不是进口好货,呵呵% r* F) e) G. i9 d
0 o* z6 u2 {. G3 p2 a
你别再拿好东西来砸低端货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30 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2-4-30 16:49 编辑
+ w5 Q/ w5 d; F: b7 m$ W) b7 i/ ?/ K5 F# S
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差点的声卡,声卡毕竟不象国内牛奶采购一样,要监测蛋白质含量,然后吃进去吸收多少用户也不清楚,最终还是应该耳朵收货。而且厂商可以通过其他营销方式消除买家对指标顾虑,或者指标作假,设计反而是按照好的方案,这样是不是更聪明的做法。
" \5 C1 u2 V' i5 ^1 [+ E当然我也是猜测。- K- H0 i5 P2 R'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8:28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49
2 @- c2 B/ @; [2 G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 ...
9 ~/ h, _8 h7 l/ Q/ S
.............大眼啊大眼,大啊呀么眼啊。
+ Y. o' v* Y$ S, f* r, b& [; ?7 |. @# X9 e
嘿嘿嘿嘿,你的头像真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5-1 20:36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49
  X& J% p4 y7 ]' p! V7 C. q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 ...
) r  @# d( S# t* l& B  v% C( _# P
想想sb live!第一版上市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5-1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12-5-1 20:39 编辑
& C5 Q& S* Y, |/ g2 j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4-30 11:05 ; |& L- s: }) _& K  `5 X
一些设计软件害了所有人。包括设计师人员!
想起了上一次,有人认定线材对音质没有影响的理由
/ o+ C/ g6 t1 z) F; k! G8 j! y就是某款著名设计软件里没有考虑到线材对音质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1 21:31 编辑
* _" l7 B3 \4 j# Q) j0 \$ l3 u  x
酷风 发表于 2012-5-1 20:38 ) a4 N$ E! x0 I% W0 Q/ s
想起了上一次,有人认定线材对音质没有影响的理由
* ?3 w0 ]0 a6 l4 h/ Q1 s0 ?就是某款著名设计软件里没有考虑到线材对音质的影响
; K8 O, v7 ?' b5 M
2 _$ ]7 y6 J, q
我觉得,音频电路不能当数字电路那样设计
, J- I1 \; F5 g% {( [% l( ~; L  ?
数字电路只要讲究没有误码即可,但模拟电路的信息量是接近无限的。2 e" W4 L) x  h7 C3 b

& d# R! Q( C+ s- l9 k! t可以失真但不能丢失微小信号细节,只保留大特征是不行的,大特征的指标再高
. W5 N  ]9 A0 Y; c
' `  ?. O& r3 o9 C& w) ?* S小细节信息特征的丢失直接会导致声音变的索然无味。特别是高频泛音,相位和波形的微小特征。
3 x+ ?; P* v& T% T. G$ I# }# n5 Z  I  X) s! B0 w
你可以加音染,但你不能改变波形某些特定的特征信息。* I2 {0 z( e' f9 w
$ u  q  K8 j8 @0 K8 \5 l4 l
但芯片商的设计软件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些。
& K6 K8 h& D8 J; L
" S( y" t. a+ K3 t3 Y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供仅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5-1 22:2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1 X& \6 S) v+ H" n# i8 e( a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 w# ?- Y9 T5 Q$ m1 m指标绝不是什么频响和一个1KHZ的THD+N就能涵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5-1 22:33 | 只看该作者
芯片商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芯片的内部的原电路,外围的附加电路更是反复计算并测试才给推荐外围电路的数值。芯片商可是几十甚至几百人的开发团队。就好比电脑主板,芯片商先给个公版的主板给各个主板生产商,包括BIOS,如果芯片商不提供这些,就算你叫华硕也没办法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2:33 | 只看该作者
bull 发表于 2012-5-1 22:24 6 ^" @! J4 f. k0 Y4 Z0 d4 j  b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1 u  ?# y6 i  ~4 X4 v" L$ g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 q6 E- n8 h) u! V指标绝不是什么 ...

7 ~4 x% R' x8 n  W0 i或许专业领域的指标测试非常全面。' Q- N0 l- y/ P% S: c

. p. M4 g0 i) U$ v- D; v8 N9 o8 n但声卡用户所看到的,往往都是些RMAA或类似的指标项6 i7 N7 x& `; Q: I# X8 @9 _# ]9 H+ w
' P* G1 n! k# u0 i, n
这也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2:34 | 只看该作者
hxq 发表于 2012-5-1 22:33
; i$ V8 f/ s4 \芯片商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芯片的内部的原电路,外围的附加电路更是反复计算并测试才给推荐外围电路的数值。 ...
' B6 U# v' G, R) I
你说的很好,非常好!!!!
! T8 U& I9 P9 z& U: W
$ Q. _1 l- F- q1 T3 Z8 \很好,相信芯片商,所以用芯片商的电路去吧。& t. w& `* _$ X& {& A
1 N. v6 b$ A) N; m
我用我自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5-1 22:37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反对通过调整运放的LPF来调整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1 23:12 编辑
0 p% u3 T. I7 x2 a: f, H
& g3 T9 Z; P: X8 [+ k9 g大家都爱听音乐,音乐很好听!!!!!
. j# S8 f. u! B: T1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5-2 09:24 | 只看该作者
数字功放或许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过就现在而言,少量的欧美天价品就不去说他,国内基本都是些3流厂在做,音质可以用3个字来形容:干、冷、薄。
% A* j) B; A2 D% T1 G9 U0 P9 n至于指标,只能这样说,好呻吟的器材指标不一定差,但相反指标好的呻吟缺不一定好。1 a- S9 q# z' l
例如晶体管功放刚出来的时候,通过深度反馈来获取好的指标,呻吟却是臭名昭著的晶体管声(现在TB上某些卖DIY组建的商家常用的招数,示波器上波形好看,失真低,声音却是冷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5-2 11:30 | 只看该作者
bull 发表于 2012-5-1 22:24
1 p* ^7 d  h, `$ a9 g! F9 M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4 [6 p" |; o3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c/ f# e! [9 n* A
指标绝不是什么 ...
" |1 h0 y! z) }) P: M. o2 A  r8 D
对这句话,我是即反对又赞成。0 y$ g+ n% I& o9 _+ i$ W% z+ x
但实际上你所反对的和支持的两种说法都是只在特定情况下的说法,都有正确的地方。
- }/ i' C, w3 z( h4 L- u5 q* O/ h+ l! F
详尽完整的指标可以描述听感,前提是指标己包含了影响声音的各个方面,并且使用者正确的理解了指标的含意。这个大约是你的主要观点,我也是赞同的。
6 _' K7 e4 O' \3 Z, |
1 a' {- H, L& H3 ~$ K但现实情况是一件具体的音响产品,只有区区几个所谓的“主要指标”,不够详尽;并且绝大部分人并非真能理解指标含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张频谱图就打遍天下的可笑事例很多,本论坛也见到不少。这种特定情况之下,“指标不能代表听感”是正确的。
0 O4 E" t) N' h3 t# h" J% f6 b 3 ^) f2 g+ O: Z
实际上,任意一句话都有其适用范围,需要具体处理。标语化、教条化是真正有害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5-2 11:45 | 只看该作者
wszd 发表于 2012-5-2 11:30 % n* ?7 ]0 T: S6 ^  f0 e: h' b# \6 g
对这句话,我是即反对又赞成。
+ [3 C1 G* O/ N4 [但实际上你所反对的和支持的两种说法都是只在特定情况下的说法,都有正确 ...
1 s& [2 o' d: p
那就是我的说法' O4 o  o0 G. A

! S9 X# Y; Z6 \. U6 M* k而且现在主观听感测试也是有问题的。
; k4 Q* V9 K* `. a0 D
& X* t0 `) o# W/ v; |. _3 w系统灵敏度是不是调成了一样?
8 ?& F# f: _% B  E( s1 G" W: L, l( t; c
是不是双盲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5-2 12:10 | 只看该作者
bull 发表于 2012-5-2 11:45
. V. ?( V9 [+ |那就是我的说法4 |' _" Q& n% F8 l
* |& ^0 t7 p& Z( a9 A
而且现在主观听感测试也是有问题的。

6 I6 [" s' m  U0 A$ U0 i* h) A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5 T4 o8 S6 Z7 w6 i' h4 i  n

2 ~3 [' h  ?7 ?! z7 G就以当年晶体管以深负反馈得到了主要指标的“高指标”音响为例,也是因为实际听感的不好才推进了对互调失真、瞬态响应的研究;数字音频就更为明显,争论多年的同样的数字不可能出来不同的声音,最终也从理论上找到了可能之处(jitter)。. i- t& N) [5 {5 [% I" P, [  ?
: C6 U4 V6 I2 i! `5 ?" \" Z- G
再从反方向来说,音响就是用来听觉享受的。如果听觉完全不能辨别音响好坏,那“好音响”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 h% ]. Z) p1 ]4 f4 ^9 V2 n7 L; {- Z7 J9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5-2 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5-2 12:44 编辑 8 f' }' N( c+ ^6 |5 w. \
wszd 发表于 2012-5-2 12:10 6 n4 H& |5 t: y9 i4 E7 Y
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 {/ F) Z( ~# I& X$ N% D4 b+ o

: x+ X" O+ b7 Z- R0 S9 z( D: o就以当年晶体管以 ...

: a0 a: o, H0 A! N: `
" U0 ^/ i2 P+ N' I( N我从来不反对主观测试。但是测试方法需要严谨。
  N& t  w* D7 v比如灵敏度没调节到一致就来测试。那所谓明亮的听感,很可能只是灵敏度高而已。: c% J* k0 c! b7 i4 p

" B8 G" ]& ?1 y2 F0 Y抖动的问题,在很早就被D/A A/D转换器厂家所知道。: J1 W; l8 n. Z2 M6 ^
只不过音频行业的人后知后觉而已。
. u1 j7 w* R- j7 K
  {: i6 P: D5 [$ s晶体管那个恶声,那是典型的测试项目过少的结果。
5 s8 V; o. g, `1 F, M5 _如果好好的看一下瞬态响应波形,就不会有那种破事。
9 G7 E. c* q# e1 h7 ^+ |# t' E9 [- y& u
还有一个误区
( C, W! c+ Y% W1 m. C6 n传统的R-2R的D/A芯片 其实在指标上对现在的ΔΣ型D/A有巨大的优势。
/ B3 a' |+ j8 L但是好么,测试项目不全。然后一群人还真以为ΔΣ型D/A的指标比R-2R好了: F" n1 d) i' n( D" D: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3:25 | 只看该作者
wszd 发表于 2012-5-2 12:10
6 M* t: a6 ]4 U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 g# Q. k. ~# r9 ]& y
! l$ R0 q0 R* l% o
就以当年晶体管以 ...

& A4 T& G* [8 U1 l4 D我顶你,真正的大师风范!7 ~% ~5 w: y  Y

! r/ C: w& R& s3 E& U% q我觉得造成听感的明显变化,是不是还有些隐藏的指标项没被发现或看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5-2 13:26 | 只看该作者
现时来说,听音这种东西谁说了什么观点,什么理论也只能是磨磨嘴皮,不会有一个定论。 好不好还是用户说了算,很多用户反映听感都一样的话,可信度就高。
! C9 o9 a* q3 w- I1 O! k& F4 o
# }% h6 w- }) t; f8 w+ y+ c- a9 a当然还必须是用户说,不是别人觉得这样,你也觉得有道理,然后象传染一样很多人都这样说,实际上都没有用过。
, U0 H( J% i$ J7 U8 y1 x) o" a' R
& ]3 a" e0 X8 O) h$ U' X' @/ @1 J6 i% D5 z2 ^. W

; p$ q* O. ]/ x0 ],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2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