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418|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推算,东芝19nm的擦写寿命只有2000P/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5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cker 于 2013-6-29 10:29 编辑

众所周知,24nm、25nm级别的普通闪存颗粒具有3000~5000P/E的官标擦写寿命,这个可以从很多SSD的SMART信息中直接观察到,例如镁光M4的AD值达到3000后官标寿命就到头。
那么19nm的东芝普通闪存颗粒又有多少擦写寿命呢? 很多测评说是能接近3000P/E,但是东芝官方却一直遮遮掩掩地没敢标明有多少P/E,今天我从金士顿官网SSD数据声明中推算出19nm的东芝颗粒实际只有2000P/E

我们先来看看金士顿V+200这个型号的SSD,这是使用sandforce 2281主控 + intel 25nm异步颗粒的SSD,有测评说这是3000P/E的颗粒:http://www.pcpop.com/doc/0/829/829186_all.shtml
金士顿官方对其保证的写入寿命是这样的:
http://www.kingston.com/datasheets/SVP200S3_us.pdf

Total Bytes Written (TBW)
  60GB: 48TB
  90GB: 72TB
  120GB: 96TB  
  240GB: 192TB   
  480GB: 384TB

Total Bytes Written (TBW) refers to how much total data can be written to an SSD for a given workload before the
drive reaches its endurance limits.

也就是说官方用了很保守的算法来计算这块盘的寿命,算下来只有48TB/60GB=800P/E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相同主控不同颗粒的金士顿V300的官方数据,V300采用的是sandforce 2281 + 东芝19nm的颗粒:
相同网站的拆解:http://www.pcpop.com/doc/0/904/904737_all.shtml
"业内"人士解释其闪存颗粒是东芝原厂的正品Good die颗粒,金士顿只是拿来封装而已,也就是说颗粒和M5S M5Pro上用的颗粒相同:
http://bbs.pceva.com.cn/thread-74993-1-1.html

那么金士顿官方对这块盘的数据描述是怎样的呢?
http://www.kingston.com/datasheets/SV300S3_us.pdf
官方的数据标明:
Total Bytes Written (TBW)
  60GB: 32TB
  120GB: 64TB
  240GB: 128TB  


现在大家看出什么来了么?

使用了相同主控不同颗粒的SSD寿命减少了整整33.3%,以60GB型号的盘为例,使用3000P/E的25nm异步颗粒时的写入寿命为48TB,到了19nm的东芝颗粒就只有32TB写入寿命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算出19nm的东芝颗粒只有2000P/E呢(3000P/E * 32TB/48TB = 2000P/E呢?)

既然寿命缩水了33.3%,那么现在市面上19nm的SSD是不是价格也应该比25nm的低20%才不坑爹呢?
2#
发表于 2013-6-25 1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金士顿怎么标和东芝颗粒实际什么品质没关系,而且金士顿自己买了die回去封的颗粒和其它厂家用的颗粒也不能划等号。其实楼主就是想借金士顿的刀杀浦科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2:50 | 只看该作者
Travis 发表于 2013-6-25 12:43
金士顿怎么标和东芝颗粒实际什么品质没关系,而且金士顿自己买了die回去封的颗粒和其它厂家用的颗粒也不能划 ...

我说的不是事实么?
金士顿自己买了die用在自家的SSD上会用很差的die么?
东芝官方敢标明19nm的PE么? intel、镁光三星就敢,而且直接标在SSD的SMART信息中。金士顿也敢,于是就真实地标了个2000PE...

最后我是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有理有据,你要反驳我请拿出官方数据,而不是在这里给别人扣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6-25 12:54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测试  SSD 大多是挂在固件上 而非PE上  你要3年内用挂 也行啊 反正换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25 13:0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反正我暂时不会玩固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3:12 | 只看该作者
superrasei 发表于 2013-6-25 13:02
哈哈 反正我暂时不会玩固态

我放在服务器上玩,所以比较关心这个,缩水33.3%,性能提高很少,价格却没下来,太难让人接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25 14:54 | 只看该作者
cocker 发表于 2013-6-25 13:12
我放在服务器上玩,所以比较关心这个,缩水33.3%,性能提高很少,价格却没下来,太难让人接受了...

恩 是比较郁闷哈~ 反正固态还不成熟,再等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cker 于 2013-6-25 16:55 编辑
Travis 发表于 2013-6-25 12:43
金士顿怎么标和东芝颗粒实际什么品质没关系,而且金士顿自己买了die回去封的颗粒和其它厂家用的颗粒也不能划 ...

对对,是不能完全划等号,让我们来看看正牌东芝颗粒的真正品质:


虽然你可以说只是个例,但至少也能说明plextor品控管理太不严格了...
而且还有华丽丽的12.95/0.734=17.64倍的写入放大,说明固件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25 17:53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楼主激怒了日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25 18:19 | 只看该作者
吊死不care这些 500pe  1g 5毛 买的人更多  

xlc就要来了  大家喜闻乐见的等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25 18:23 | 只看该作者
tcgg1983 发表于 2013-6-25 12:54
除了测试  SSD 大多是挂在固件上 而非PE上  你要3年内用挂 也行啊 反正换新的

手上不少ssd 都快2w小时了  都没挂  现在的js  一在颗粒上做文章  2固件上留个bug  反正颗粒没挂  固件先挂  js都是这样干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25 1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ttlemouse 于 2013-7-2 15:01 编辑

sandisk用的也是东芝19nm颗粒吧。

http://www.sandisk.cn/products/ssd/sata/x110/

耐力  80 TBW
这应该怎么算呢?
厂商不同,不知道内部标准的情况下进行推算也只能笑笑了。


我知道楼主对浦科特有怨念,专门来黑浦科特了。

但是m5pro相比m5p颗粒缩水确实不厚道。
就算改用type C,BGA封装的颗粒也还是有的。
就算性能好,弄得硬件完全和m5s一样,钱怎么能花的爽呢?

不过三棒840pro现在可能颗粒也缩水了,新的2螺丝小PCB版也不说是怎么回事。
大哥二哥谁也别黑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cker 于 2013-6-25 19:38 编辑
littlemouse 发表于 2013-6-25 18:28 http://www.sandisk.cn/products/ssd/sata/x110/

不好意思,sandisk有自己的晶原厂,只是和东芝有闪存技术共享协议而已。
你例举的X110的 80TBW是marvell主控,主控的底层硬件和固件和我主贴里的sandforce主控完全不一样,当然就不能拿来一起比较了啊。

另外我主贴里比较的两个SSD都是金士顿厂家的,又都是相同的sandforce 2281主控,只是用的颗粒不同而已,这总有比较推算的意义吧。

我有黑过浦科特么? 我例举出来的都是事实,有数据有计算有证据,让大家知道真相而已,这能算是黑?

反而是你在这里乱扣帽子,例不出数据和证据就说棒子也换了更低寿命的颗粒,这又算是什么呢? 棒子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25 19:38 | 只看该作者
SanDisk有自己独立的晶圆厂?我怎么记得是与东芝技术合作,由东芝工厂制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25 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ttlemouse 于 2013-6-25 20:30 编辑
cocker 发表于 2013-6-25 19:17
不好意思,sandisk有自己的晶原厂,只是和东芝有闪存技术共享协议而已。
你例举的X110的 80TBW是marvell ...

别生气,黑不黑的其实是句玩笑话,不要当真了,哈哈。



sandisk和东芝19nm的厂都是一起的,颗粒还不是一样的技术生产的?
甚至就是一个生产线出来的一样的东西,当然挑出来好的给自己用也是很正常的,传说中的特挑嘛。

浦科特换颗粒不就是为了压成本嘛,肯定不会买最贵的特挑颗粒,这个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19nm寿命肯定比24nm短多了,东芝24nm颗粒才3000P/E,19nm会怎样?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你看美光难产就知道了。
真实寿命东芝肯定不愿意说的。

我不是黑棒子,我自己840pro,m5p都在用,840pro还买的更多,4螺丝2螺丝的我都有,只是不喜欢这些公司老是偷偷缩水又不说。
再说黑棒子有什么用,人家840tlc销量照样第一,谁与争锋,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0:11 | 只看该作者
eGenius 发表于 2013-6-25 19:38
SanDisk有自己独立的晶圆厂?我怎么记得是与东芝技术合作,由东芝工厂制造啊

我没描述清楚,是sandisk和东芝合资建的晶原厂,双方各占一半的股份。

东芝、SanDisk合资24nm NAND闪存晶圆厂开张
http://news.mydrivers.com/1/199/199021.htm

pceva上对sandisk extreme II测试时某人的原话:
"SanDisk和Toshiba在闪存技术上一直有交互协议,合资建造的Toshiba闪存工厂生产的颗粒有部分是特供SanDisk的,在32nm工艺之前,2者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除了编号),不过在32nm工艺后,Toshiba和SanDisk各自在产品技术上留了一手,因此产品特性上开始有了些许区别。"

应该说sandisk还是对出厂闪存的质量和技术都能做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6-25 20:24 | 只看该作者
cocker 发表于 2013-6-25 20:11
我没描述清楚,是sandisk和东芝合资建的晶原厂,双方各占一半的股份。

东芝、SanDisk合资24nm NAND闪存 ...

我觉得某人的话也不怎么靠谱,因为从生产成本考虑也不合算,而且一个厂用2种技术生产产品,要2种生产线吧,还要互相防着对方偷技术,这种合作建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ocker 于 2013-6-25 20:41 编辑

你说得对,sandisk是大股东,颗粒自己可以随便挑,技术上也能做一定的主。

关于840 Pro换颗粒,我最近发现了一条十分有用的新闻:

NAND工艺路线图:20nm是主流,2013年底迈向1xnm工艺

http://www.expreview.com/25395.html





"美光、Intel合资的IMFT会在2013年Q3季度升级到18nm工艺,三星及SK Hynix升级新工艺的节点也在Q3季度,但是前者会升级到16nm工艺,SK Hynix则会升级到15nm。  东芝、SanDisk合资的NAND厂升级19nm比其他厂商要晚一些,不过升级到未来的1xnm工艺进度要比其他厂商快,今年Q2季度就会开始制程转换,只是现在还不知道东芝的1xnm工艺到底是多少。
  虽然制程工艺在升级,MLC依然会是四大NAND厂商的主要选择,但是线宽的降低也给MLC带来更多的挑战,漏电流控制栅极都会导致可靠性进一步减少。低电压及低线宽(工艺越高线宽刻度越小)都会给MLC带来严重挑战。"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星会在第三季度转向16nm,这说明840 Pro也可能提前用上特挑的16nm颗粒,而东芝也会更早地从19nm转向16nm级别的颗粒,plextor老总也说会在9月份的发布M6系列的SSD,再联想到月初台北那个什么展的时候plextor展示了M6系列却不提是多少nm的颗粒,从这些信息可以估计出出M6P M6S很可能会首先用上东芝最新的16nm级别的颗粒,就是不知道又要缩水多少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0:29 | 只看该作者
littlemouse 发表于 2013-6-25 20:24
我觉得某人的话也不怎么靠谱,因为从生产成本考虑也不合算,而且一个厂用2种技术生产产品,要2种生产线吧 ...

估计就跟intel和镁光合资建的闪存厂一样,基础技术都差不多,只是在某些小细节方面按自己的要求来,比如说东芝说我要侧重性能,sandisk说我要侧重稳定,于是同一个生产线生产闪存的时候某些小参数可能有调整,生产出来的闪存就有少许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6-25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ttlemouse 于 2013-6-25 20:43 编辑

同意楼上。

缩到最后,mlc和tlc寿命还有什么区别?
于是顺理成章,干脆大家都tlc了,三棒这次是大大领先了,哈哈哈。

不过我估计2-3年以后,nand就极限了,等着相变吧。

不过目前的产品,作为用户还能怎么办,只能找个发安慰奖的,有保就不怕他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4-12-23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