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功耗给力,其实还不错,不过感觉bay trail的功耗也应该不会太好了。我对功耗更敏感些,所以T4、S800都只是看看而已,最喜欢MT6589。对bay trail还是抱有期待的,毕竟能装windows,就看功耗给不给力了。
不过我觉得intel最多也就到平板市场了,手机市场用传统windows软件不合适,intel也就没有了软件积累的优势,反而优劣势。
先不谈X86对RISC的优劣。毕竟性能、性耗比不是绝对的,ARM打败MIPS就是这个道理。MIPS能耗比比ARM更高,就连龙芯团队用MIPS做出来的芯片能耗比都非常好。不过还是被ARM打败了。
我觉得ARM最厉害的不是能耗比,而是营销策略,用卖授权不买芯片这样的做法,建立了一大片盟友,大家一起获利,自由度高。而intel引导的市场的做法则是自己当老大,使唤OEM商家,感觉大家都是为intel服务的。
intel想用自己的那一套来支配移动芯片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intel能做出性能/能耗比明显优于其他商家的产品,还要很好地兼容市面上的软件,不然商家不会买他的账的。
我一直都很喜欢intel,准确的说是wintel,不过现在intel、微软都开始抽风了。微软一个劲地模仿苹果模式,却不知道这样只能是苹果的追随者;自己的特色也开始慢慢丢失了。intel则成了一个地头蛇形象,习惯了垄断,喜欢吃独食,这两年由于ARM的威胁终于开始有些进展了,不过,换汤不换药而已。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intel的员工写的。虽然我不是很懂,不过文中也提到了,不管intel怎么优化X86架构,X86依然不能算一个高效率的架构(相比ARM等RISC),X86成了intel舍不得丢弃的包袱。如果intel真的想做长远打算,为更久远的将来考虑,就应该放弃X86,自己重新设计一种更高效的CPU架构,也许是安腾的失败让intel害怕了,于是intel堕落了,不敢再做出变革了。
文中有一句话:“变革不仅需要勇气,更多的是能力。放弃向前兼容的变革也许会使Intel再次获得历史赋予的机会,也许会毁掉Intel。这样的决定,是勇气,是梦想,是坚贞,是决别。这样的决定,诺伊斯可以做,摩尔可以做,格鲁夫可以做,贝瑞特不敢做,欧德宁不敢想。”
我觉得太经典了,现在欧德宁终于下课了,不知道新CEO会不会有那种魄力呢?不过intel现在是个保守的家族式的公司,我觉得选出来的新CEO恐怕很难有先驱者那样的胆识和魄力了。就像一个世袭制王朝时间长了就开始走下坡路一样,半世袭的intel也开始走下坡路了,intel真的需要新鲜的血液了。当然这几句话纯粹是我的YY,I饭不喜勿喷。
ATOM的架构的确有着劣势的,不过intel能把他做成这样,说明intel的确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