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29 18:49
|
只看该作者
附:世代的背景' Z4 F+ u% g7 I6 x
2 M7 V/ j& _ e! A
世代对于大部分多媒体音频发烧友都不是陌生的名字,但正如笔者以前所说的,当年的世代事件是一潭浑到不能再浑的水,里头至今没有揭露出来的隐情还有很多。在这一团迷雾的遮盖下,大概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世代这个品牌的来龙去脉了。, Y4 e" g3 p% `2 V
5 O/ |/ s8 g2 O# q X% b! i$ Q# R 其实和近几年新兴的另一个品牌——傲森一样,世代也不是一个真正拥有工厂实体的厂商,而是一个纯做设计和市场的公司。% D7 K. M# J, h( V) p! H
( z! s/ B7 `( v) K& D! u1 J
对于傲森,大家都知道,其背后的实体就是世界最大的多媒体音箱OEM厂东莞泰华。而世代背后的实体是谁呢?
9 { R' {" [/ D3 t0 W# S& Z- E+ ?+ {$ N( G7 @( Q2 B% O
世代所依托的实体,就是在Hi-Fi OEM圈里很有名气的广东南海华达音箱厂,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裸箱OEM加工的企业,在Hi-Fi界大大有名,如AV音箱的老大——CAV就有不少箱体是华达代工的,就连惠威也曾有部分产品交由华达代工。
) v$ j. U+ ^; O& F; j% _
, V# D* B# V( \1 r0 `$ H( R2 G$ P; V 世代就是华达资方所建立的专门用于自有品牌运营的企业,像傲森一样,世代本身是一个纯粹的品牌运作实体,自己的人力规模很小,只有从事设计与市场运作的人员,生产交由华达代为进行。
2 ]4 ]: M }+ M2 O% \" s1 q# S* Y) [( O: ?9 v l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华达不像泰华,并不是一个拥有完整音响生产能力的企业,它是以裸箱代工出名,在功放电路生产能力上,华达的答卷是“0”。
7 j) r& b$ c1 R" N/ x( v4 q; T' ~0 q; y3 N
所以,当年,包括今日,世代音箱的电路实际是外包生产的。对于这种模式,我们都清楚,整个流程的监管与严格进货验收是保证品质的关键所在。+ N( ~' i: b" z; H( f
. G6 {) {7 ?0 L: b" U6 i" Z 但是,当年世代的责任Team,实际是从当年曾经喧赫一时,今日早已消失的某个著名家电企业所挖过来的,这支Team的优势在于市场运作能力,但对于生产环节和财务流通的掌控能力乃至责任心严重不足(实际上这也是当年那家家电企业垮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后面顺理成章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了。; R- d6 v W5 I5 z4 l- A
+ F8 X; C Q0 d# L
2004年上半年,在出了几次严重的问题后,世代的领导层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大问题,所以彻底解散了原来的世代机构,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代在去年几乎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 f I8 {( Z8 u% B+ p3 ^0 o
5 F- S& a" ^# ]0 D! \9 e- v9 L8 ^ @
2004年底重新组建的世代机构,将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收回直接管理,并且聘请了一批在多媒体音箱行业比较资深的人员从事研发和市场工作。从目前的产品和市场反馈来看,这些政策还是有明显的效果的。( A9 u1 `7 R& H+ [6 M6 i( T% l. |
. `0 f* |% X4 X% b: D- F, k3 k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从世代今年的举措来看,的确为重新复出作了不少努力。以M100为代表的新产品,到目前来看,几乎一扫此前世代产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希望世代将这种趋势保持下去。毕竟老百姓还是宽容的,欢迎浪子回家!% G: b: K+ I+ V5 U5 H1 V, A
; q) N0 L7 E6 V0 `0 r! _) e! F: ~/ P! x- D$ n: s- b
:shifty:老大DEBUG和我有相同的看法啊,,~~咔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