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AWE64gold年代——充分利用好KX驱动改善SB live的音色
: \. W3 w+ b- b: s3 |5 G: }9 R作者:kingcole fu
# o; s! t! i& o7 P, |2 T* T/ d& I) Z# n2 W$ i
【9.2更新】2 h p" C/ P# h
用上新插件并以AP2496校音,音色有点接近AP2496了,同时功能与操作都作了优化,分别做了适合EMU10K2、EMU10K1的两个配置,如图9、图10。具体请看:
) i0 @/ p3 c' r' Qhttp://we.pcinlife.com/thread-612174-1-1.html: ^$ i2 X* M. s7 j( g6 c& ^
" }/ l$ z8 j' s5 M7 V【4.20更新】2 j% q& R6 s1 @9 e! k. z8 S* m$ h
将APS Compressor换成音色更暖的Dynamics Processor,如图8
! u+ }2 s5 Q. ~3 L, S0 p1 I! c' S1 h! C" j. f- j; _# x
【4.18更新】
- C7 u# r/ e( v3 q: r% @- p 增加了压限器APS Compressor,如图7,人声厚实明亮了不少!
# `1 A5 s2 _$ X `3 R$ Q" \) z' I7 E \
$ V9 `8 ]( e0 E! e【3.13更新】
) S7 f, v& [' _0 @" p$ j 优化了DSP方案,保留了一组直通的信号,噪音和混响起纯附加作用,调整了一下处理顺序,均衡器置于末端作总体的修饰~~~~
( o) u% t5 f2 I% x/ J* `$ H/ | {+ b# H- e7 y$ H
【原文】
# _+ p& R, N) b
+ T, _3 v% J5 A; b9 G+ ~( k一、背景& j: ^9 {! y/ w) K0 i8 \$ U
: V: G" K- X5 \; ^ SB live系列声卡的音色一向被认为偏冷偏硬,不耐听,单纯从音质上找原因(在此不讨论硬件因素):偏冷是因为中高频谐波失真严重,偏硬是因为低频速度过快,余震不足。" A3 r& A% d! E' _
# o. e* e- u' c- W# E二、调整思路; I |4 g0 z! X1 j1 U+ q
' y4 f% c1 F2 U3 y1 k' t8 q
1、利用白色噪音掩盖一部分谐波失真
8 U' @2 _7 Z; ` 2、对低频加入一定的混响! V) q8 s1 j8 u4 g
5 h0 o4 P3 c/ O4 l5 K+ D: u5 s三、基本原理6 [: }+ m j) w
8 k+ E& E1 y1 ^$ W
1、众所周知,SB live系列声卡从44.1K SRC到48K都会产生大量谐波失真,这种失真是有害的,尤其对中高频危害最大。我们可以恰当地加入适量随机的、乱序的、不规则的白色噪音,这种噪音会不规则地打破谐波失真,取而代之我们比较可以忍受的、比较不会注意到的“沙沙沙”的白色噪音,而当歌声响起时,我们根本就不会去留意这些噪音(正是鼎鼎大名的dither的部分原理,不懂的朋友可查阅相关资料)。
1 |0 ^6 I7 v* Q/ F) n如图1,为明显起见,我加入了一个 -66dB的white noise(有点夸张大了)做实验。1 F; _) v1 [, I
第1条曲线:没有经过噪音处理的,明显见到严重的谐波失真;* ^1 i7 R4 C: l' b! o) P6 B" e
第2条曲线:加入了全频白色噪音,整条曲线平直了许多,谐波失真明显被掩盖了,换来的是整体噪音水平提高了;
( j4 t/ h9 E3 ^! D: v; v 第3条曲线:加入了3kHz以后的白色噪音,3kHz以后的谐波失真明显减少了,因为人耳对低频的谐波失真是不敏感的,而对高频的谐波失真则非常敏感,所以可只处理高频的谐波失真。而对于噪音本身而言,则刚好与谐波失真相反,人耳对中低频的噪音要比对中高频的噪音敏感。0 U7 G( N( ~. d
我此次正是利用第3条曲线来改善音质。图2是48K时谐波失真的参考曲线,图3是各种处理的RMAA内录参考数据。由此可见,这个方法正是要牺牲那些我们不太敏感的指标,来改善我们比较敏感的谐波失真。
0 F% B+ z. _. I1 W* U3 ] (其实,在噪音下谐波失真还是存在的,只是噪音蒙骗了我们的耳朵听不见谐波失真了。从十几年前开始玩音响的那天直到现在就一直在被这种声音所骗,原因很简单,我们总是喜欢那些能把耳朵骗掉的声音。)
7 @- ?; e7 P6 U8 [7 i9 j$ _0 B6 l; s# |5 W: ^% W8 C" Z
2、以上是对中高频的处理,对于低频我用混响。可能有些朋友会感到惊讶,听歌也加混响?!不错,就要混响!通常我们感到低频“温暖”的情况可以有两个:一是低频的偶数次谐波含量丰富;二是低频混响时间较长。两者很难说哪个好哪个坏,要看用在哪个场合。用KX驱动可以做到的就只有加混响了。
; ]4 r- T) \# K" h9 r) s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分频点以下的低频进行混响。人耳对低频混响的第一次反射声不太敏感,所以混响时间可长些,大概1-2秒之间,结合第一次反射量一起调整,可调出既连绵温暖,又不容易听出回音的低频来。
, X/ D# m8 N4 r
7 R" s; m% r! |4 e' @! e0 v3 B四、DSP方案% {, D0 X6 d# K" m9 J- [
) D. g+ c# q! y5 y5 e( n
信号进入声卡后(应尽量用ASIO输出,但没有必要经SSRC,将KX的ASIO设置成44.1K即可),首先经过10段EQ粗调,然后经过2nd order crossover进行分频,我这里的分频点为125Hz,低频送往EFX ReverbStation进行混响,其余频段送往与白色噪音进行叠加,Phat EQ Stereo用于调节噪音的频段范围,Peak用于观察噪音的电平,最后将处理过的高、低频汇入Stereo Mix(2)合成输出。图5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己对音色的理解进行调节。7 }# S3 S' _, g* z% o
|+ V5 d. _6 T1 c1 m3 }
后语: _* i, l/ R# q- j3 X# d
: {: l0 g7 r, o1 f0 ^7 l- } 我们对声音的评价在大多数时候主观占主导的,可能你会无法忍受上述那样对原本的声音进行如此大的破坏,但我要告诉你我的感受是:PCI512在这样的调节下,声音上居然找到了几分AWE64GOLD的感觉,仿然回到了那个年代~~~~~~~~
5 }- p6 ]4 x4 d$ ?4 w4 Z. h( _1 l& E, {" Z! ], m
" R5 n. U N" K# _6 e% f
3 d6 R4 L+ d- K 我们总是喜欢那些能把耳朵骗掉的声音。% i+ f6 U7 e1 P
2 S% r3 i8 [, c b7 O- Y9 I8 J
————高保真总纲
9 T+ h" g6 O1 h5 m: A: [7 U8 v3 f/ K7 I0 K
玩了这么多年音响(包括一段时间声卡),越来越觉得硬件并不太重要,关键是从音乐中陶冶性情,理解音乐的 真谛,不断提高品位。要升级一块声卡相对容易,但我们是否有问过自己,当每次升级时,我们的品位提高了多少?
* J L6 `1 r* `& a u F/ p# {$ A0 R2 r% {( |* _
音响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要变成工具的奴隶。!. Z4 a, o& \0 z1 O! a# a6 g% L$ N( ^
——————高保真大忌) N( _' C- M( Q( r, M4 _2 `2 t
; A% p- ]7 O$ K, e. t6 O* C
1 L3 C* R7 T" W+ \
细佬才疏学浅,望各位大虾指正。. G2 ~2 m5 V0 q
1 l% m! K; x, E: q/ \; O& C Z[如须转贴请经得本人同意。]
' l7 d. N. z- _) O* ^
" a0 |$ T( i: s/ s$ T7 H[ 本帖最后由 kingcole 于 2006-9-3 00:3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