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PS5 于 2007-3-5 19:10 发表 我的意思你没看懂!MIMD架构与SIMD相比要消耗更多的晶体管,那么NV为什么要把大量的晶体管浪费在MIMD上呢?:lol: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7 10:10 发表 所有的多核处理器都是可以看作是MIMD,G80就是8-way MIMD的。
原帖由 gzeasy2006 于 2007-3-8 10:18 发表 为什么说所有的多核处理器都是MIMD?:(
原帖由 Eji 于 2007-3-9 22:44 发表 G80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是2.25x,所以差不多是1.5x規模、1.5x功能強化。 而且有大半是和Rasterizer相關的強化(TMU、ROP),所以shader本身其實可能根本沒有很大的強化
原帖由 Eji 于 2007-3-9 22:44 发表 這會讓我覺得,遲早有一天,當我們回頭看Cell Graphic的時候,我們會體會當時的遠見.... XD 如果有個 6~8SPE、把PPE用Rasterizer相關周邊取代的GPU的話,那當如何?
原帖由 PS5 于 2007-3-10 14:41 发表 你似乎对CELL GRAPHIC的3D性能很是期待啊,俗话说的好“术有专攻”, CELL GRAPHIC即便在强也无法和专攻3D游戏的GPU相比吧!:wub:
原帖由 ~tanjt~ 于 2007-3-10 21:18 发表 EJI大大 这是虾米“幾乎有58個4D的G71”:funk: 可以从最肤浅的地方解释一下吗,谢了:loveliness: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0 23:01 发表 而shader如果要追求靈活度,就會提高複雜度、進而就會慢慢地減少所謂的"性能"。 所以,如果Rasterizer部分的規模同等的話,我覺得拿SPE來取代shader,有一定的說服力
原帖由 PS5 于 2007-3-10 23:26 发表 言下之意就是shader过分追求灵活度,就会减少3D性能?感觉现在的GPU有点不误正业啊!3D才是其主业啊。 :funk: 如果光栅部分规模同等,用SPE来取代shader会有更好的性能吗?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1 14:46 发表 現在PS3上很多用SPE作特效的研究,就是因為用SPE做起來比Shader的效率好。 所以不見得要用以前的觀點看。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1 14:46 发表 Rasterizer based的可能會變差,但是靈活度有可能帶來新的3D技術啊。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1 14:46 发表 Rasterizer based的可能會變差,但是靈活度有可能帶來新的3D技術啊。 現在PS3上很多用SPE作特效的研究,就是因為用SPE做起來比Shader的效率好。 所以不見得要用以前的觀點看。
原帖由 PS5 于 2007-3-11 17:49 发表 GPU越来越象CPU了,如果一味的提高灵活度是以牺牲3D性能为代价,GPU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毕竟做特效SPE要比Shader的效率好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3 00:48 发表 我覺得你誤解大了。 基本上,GPU真正的價值還是在TMU、ROP之類的Rasterizer。 雖然並不是一味增加就是好,但是在適當的搭配下,GPU仍然是要準備這些東西才能稱為GPU; 否則的話我們難道能叫那顆 80-co ...
原帖由 Eji 于 2007-3-13 00:48 发表 詳情可以參考這篇 "DX11" 相關的資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9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