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andy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厌倦3D跑分了??来侃侃R6XX全硬件解码视频引擎!!!

 关闭 [复制链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1#
发表于 2007-4-17 13: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38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前面的测试,我想大部分读者可能都已经感受到了压力。高清视频,尤其是H.264编码的高规格视频已经干掉了全部的单核处理器,并且部分双核处理器也很不乐观。

    我们看到,在《通天塔》中,即便开启硬件加速,CPU占用率还是上升到了52~66%,这个水平已经不算低了。而且之前也说过,本次测试的《通天塔》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最高规格的H.264编码视频了。H.264的规范说明中编码率的最高设计要求可以达到40Mb/s,而《通天塔》的编码率最高为30Mb/s,可见比它要求更高的影片现在就正在陆续涌现,而现有的主流处理器和显卡将可能完全不能应付要求。


[ 本帖最后由 andy86 于 2007-4-17 2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3:32 发表

软件解码可以很容易流畅的前提下面谈什么硬件解码是无意义的行为。


老兄 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好吗

H.264的规范说明中编码率的最高设计要求可以达到40Mb/s,而《通天塔》(目前编码率比较高的片源)的编码率最高为30Mb/s

就算E6400软解播放此片要要占用70%多!!!!!!

可见比它要求更高的影片现在就正在陆续涌现,而现有的主流处理器和显卡将可能完全不能应付要求。

[ 本帖最后由 andy86 于 2007-4-17 1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42 | 只看该作者
NVIDIA与AMD(ATI)这两家显示芯片的巨头,他们的产品为用户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高清体验,可以说没有这两家公司的PureVidoe HD与AVIVO技术,将不可能很快让众多的国内PC用户都体验到高清视频的震撼。根据我们前面的介绍,你也能了解到,未来高清视频的品质还将会继续提高,也许不久的未来,40Mbps码率的H.264视频将成为主流。仅依靠现有的主流硬件,要应付如此大数据流的视频流畅播放相当艰难。不过NVIDIA和AMD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显卡中,都融入了新的高清硬件解码技术。根据官方的资料,他们的硬件加速技术都是以实现40Mbps的H.264视频流畅播放为目标设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45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单独用CPU进行软件解码还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如果你追求最完美的播放画质,而且资金比较充裕,那购买高档处理器来完成这个工作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还不属于这种情况,那选择一款支持H.264解码加速能力的显卡来帮忙就显得很具有实际意义了

[ 本帖最后由 andy86 于 2007-4-17 13:4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6#
发表于 2007-4-17 13: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7#
发表于 2007-4-17 13: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3:48 发表

我本来不想扯到H.264未来标准上面去的。
既然你开了头了。
那么我不客气了。
未来的H.264要使用10位 甚至是14位编码标准。
因此不支持10位视频加速 10位2D输出的显卡要全部被清场(没有人愿意好好的10位编 ...



老兄你先看看我上面贴的图  就算E6400已经超过70%多

更何况以后更多的更高数据量的片源!!

有钱的人可以买个更好的四核。。。。N核!!!

而没钱升级或者换系统的人难道不能为了牺牲点画质来满足播放高清的要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3: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3:48 发表

我本来不想扯到H.264未来标准上面去的。
既然你开了头了。
那么我不客气了。
未来的H.264要使用10位 甚至是14位编码标准。
因此不支持10位视频加速 10位2D输出的显卡要全部被清场(没有人愿意好好的10位编 ...



对不起  我还真不了解  R600的UVD硬解芯片到底怎么样的一个解码流程

所以我只能看照经济观的角度去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0#
发表于 2007-4-17 14: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4:05 发表

牺牲画质就不要玩HD了
直接看DVD拉倒。
看HD不追求画质还看个屁啊


兄弟你好好说话别偏激

[ 本帖最后由 andy86 于 2007-4-17 14: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4:22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andy86 于 2007-4-17 14:18 发表


如果按100分算完美的话   牺牲5分的画质我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牺牲画质是以目前的显卡硬解水平来参照的

我不保证R600会损伤多少,我只认为独立硬解芯片构架很适合做高清视频专业卡

最后希望兄弟你好好说话别偏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7-4-17 1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3:48 发表

我本来不想扯到H.264未来标准上面去的。
既然你开了头了。
那么我不客气了。
未来的H.264要使用10位 甚至是14位编码标准。
因此不支持10位视频加速 10位2D输出的显卡要全部被清场(没有人愿意好好的10位编 ...


不要混淆视听,那些高色深的H.264又不是为民用市场准备的,没听说过BD/HD有打算使用高色深编码的计划(如果要用,兼容性又是一个大障碍)。

至于软解硬解,没什么好说的,到目前为止,不超频的情况下,只有E6700以上的U可以做到真正的软解通吃。本人的E6600对付X-men3的话,在个别场景还是会出现100%的情况,超到3G才完全搞定。因此至少在R6xx和G8x这个时代,硬件解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4: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yerlxy 于 2007-4-17 14:30 发表


不要混淆视听,那些高色深的H.264又不是为民用市场准备的,没听说过BD/HD有打算使用高色深编码的计划(如果要用,兼容性又是一个大障碍)。

至于软解硬解,没什么好说的,到目前为止,不超频的情况下,只 ...



多谢兄弟以实例举证  

软解是可以解决高清播放 但始终不是一条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无论从经济或者技术角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5#
发表于 2007-4-17 15: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6#
发表于 2007-4-17 15: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t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7#
发表于 2007-4-17 15: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7-4-17 15:27 | 只看该作者
R600系列,解码H.2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7-4-17 1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5:25 发表
设备兼容性又不是什么问题
LCD驱动芯片在2003年支持10位色深了
PDP面板也是同时代支持10位色深了。
SED更夸张 2003年就支持13位色深
显示器接口么 DVID的DL输出 HDMI1.3 DISPLAYPORT都可以支持最高16位色深 ...


我说的兼容性,是指目前已上市的所有播放器,均不支持高色深

等到播放器换代了,难道显卡还能不换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7-4-17 1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4-17 15:19 发表

那些高色深的H.264就是给民用的。
编辑过程根本没有人用什么H.264。
要在平板显示器上面消灭色阶,12位显示色深是起步水平。这个已经是各大厂家的共识。


以你这意思,960Mbps的 H.264也是给民用的咯?

目前来说,BD/HD采用的是High Profile (HiP)的H.264,只能支持到8位色深。

High 10 Profile (Hi10P)能支持到10位色深,High 4:4:4 Predictive Profile (Hi444PP)能支持到14位色深。但这几种profile短期之内估计都是不可能被采用的。

说得更远一点,BD最高视频码率也就40Mbps,目前在大动态场面下差不多已经被用到头了,哪有多余的地方给高色深。

至于你说的HDMI接口,显示器内部处理等等等等所谓12-bit有什么作用你应该相当清楚,它们的作用固然不小,但与视频原始编码毫无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21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