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9274|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脑的光驱与CD机的转盘比,到底哪个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2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光驱读盘一个bit都不会漏也不会错的,而CD的转盘有时会跳过一些信号。也有人说一个光驱就可以毁了PC Hi-Fi。& i# Z/ ]& k; p4 z) o
个人感觉第二种更对些,XD们来说说你们的看法。一分钱一分货之类的理由就算了。
2#
发表于 2007-6-12 23: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没的比吧?你见过哪个HIFI光驱是按52X读盘的?: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6-13 00:31 | 只看该作者
光价格就没得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13 01:09 | 只看该作者
一分钱一分货永远的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13 01:55 | 只看该作者
:funk: :funk: 这个还用问吗?晕。一个转盘那个价格不是光驱能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02:05 | 只看该作者
大哥大姐们!我想知道why啊。一分钱一分货之类的理由我也知道啊:wacko:
7 g" Q, I8 P% e6 O. W9 w) C# Q( N; u5 b1 [3 s0 r: e: q: ~6 J
传说中的jitter?:un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3 11:20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不是光驱和转盘的差别问题,而是2种格式光盘的读取策略问题( \) f$ Q2 ]: G' w. E
  d+ v7 y) T; c
音频CD在读取是,会经过纠错,但是在一定的纠错策略下不能完成就放弃纠错,继续读取下面的数据/ l& K! ^4 s2 N3 W! w2 w' k5 H! ~

, c( |% X" Z. Y$ t2 x而数据CD读取时,只要有一个地方不能纠错完成,会反复读取和纠错,不能读出正确数据就停止读取报告IO错误0 S6 W( U, D6 h9 s8 o$ }% ~" \; t
, R6 S: F) y0 O6 d, p
所以造成音频CD所谓的音质差别,应该是当初硬件不够快缓冲不够大所设计的妥协的存储和读取规则导致的,现在的硬件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能够改变存储格式和读取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exypig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7-6-13 19: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0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6-12 23:28 发表
0 X& z* @( G, E2 `这个没的比吧?你见过哪个HIFI光驱是按52X读盘的?:lol:

- ^5 s( C! C4 e  M6 G$ B: A4 e那用软件把光驱限制到1X呢?那样的话差别在哪?:un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z821028 于 2007-6-14 00:46 发表 9 Q' T9 f3 K2 j' g. X
# N% y7 D' l) t- N2 |  p  R! c9 u
那用软件把光驱限制到1X呢?那样的话差别在哪?:unsure:
  w& A" Q* Y0 F  A1 c# @
1。数据光盘的纠错机制比音乐CD的完善,用光驱读取数据光盘与CD机读取音乐CD来比较,就像是用摩托车和汽车来比安全一样。( @# c4 ~9 \( g; M
2。同样读取音乐CD的情况下,CD机拥有更好的设计和元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6-14 11:04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知道ayre 和 子午线的高端cd机都是用的dvd-rom直接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6-14 1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z821028 于 2007-6-14 12:46 AM 发表
! y4 m, H5 N* X; x2 O8 M! T- Y7 x! D  n$ Y4 M0 s
那用软件把光驱限制到1X呢?那样的话差别在哪?:unsure:
1 n: y5 L+ S9 g' A% p6 N" [
# t1 K; O1 r$ B# G1 S( P" d4 [6 O; {
转盘本身的品质上都差距很远,一般HIFI转盘都需要专门考虑抗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6-14 1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6-14 11:12 发表 + z- S0 y) |( o  x# u5 G2 k
# B, b: `8 D5 i9 M% O8 i+ m7 E

) b4 C' g1 X  B1 d转盘本身的品质上都差距很远,一般HIFI转盘都需要专门考虑抗震的
, R+ V  k0 |& h: P/ s7 H
搭车问下,功放为什么要上脚钉?好像没活动部件的:unsure:' q( S! `# `+ R# Z  X8 a, N& x

7 y9 ~( G+ R* T3 I[ 本帖最后由 ××○○ 于 2007-6-14 1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6-14 12: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 于 2007-6-14 12:05 PM 发表
& o/ m5 Q& C8 @
, J4 B5 s5 v1 R& G7 g# t9 g搭车问下,功放为什么要上脚钉?好像没活动部件的:unsure:
9 M! k3 f  W# o) b/ U) W9 t

# f. c, e7 n3 M% I理论上通电时牛是会震动的,不过目的更多还是YY:lol: % j3 K) f& P- W& C# H
* V8 T5 g2 _; N$ D9 M. Q. L& B! @
别说功放了,就是信号线都要讲避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6-14 21:43 | 只看该作者
hifi的很多东西都没法确定是或者不是的,所以有钱的人就愿意多花钱来解决有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哪怕觉得可能会花冤枉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6-14 2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7-6-14 21:43 发表
+ i1 F1 d  i, q& r& y! vhifi的很多东西都没法确定是或者不是的,所以有钱的人就愿意多花钱来解决有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哪怕觉得可能会花冤枉钱

+ Z: r3 e% d6 H2 _2 W- f+ W! v
4 A" k( W7 \: z1 @! _那些玄乎的东西不知道科学依据在哪里?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6-14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m.lee 于 2007-6-14 09:49 PM 发表
$ m/ u# W0 u5 w7 z+ K$ D
- N9 K0 t8 p0 n$ ?7 p# }5 G) ~1 i7 d$ q& I! w; J3 e" U
那些玄乎的东西不知道科学依据在哪里?w00t)

4 R! K5 J1 ~) g) o% d5 B: i" P8 Q5 c/ D
那些玄学的科学依据在哪?:un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xypig 于 2007-6-13 19:20 发表
7 T* C; u) c8 \" t/ b' b' X% H2 H如果你能找到飞利浦的cdm-9........这个问题就不是个问题了
3 g/ A' s: w0 L& A1 z2 l; w
????:unsure:
" o$ J" s/ n3 @0 ?7 d
. ^3 ~( ?) [! ?4 v: J! y
原帖由 lukeyucn 于 2007-6-14 11:04 发表
! J* {  Z* q, f: D0 J. h我只知道ayre 和 子午线的高端cd机都是用的dvd-rom直接做的。。。

' Y) |& O: o# t3 b7 ?2 N猴版和酷版,这个怎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6-15 09:32 | 只看该作者
多嘛。CDROM也有CDM9的。6 h5 R3 O: ~6 x* e% a; [; h/ c
- M8 Z# k! w5 P% m( ?
主要是信号采样IC会对数字信号有影响。2 V9 l) G3 M) A5 ^3 ^+ F, S9 y

' n6 D# X& K/ ]6 Q9 d转盘光头是没影响的。3 F7 \& {$ k8 \& `; t9 X% t* q
: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6-15 14: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m.lee 于 2007-6-14 21:49 发表 7 A- n) @  \- z
$ H1 Q) S' U/ x) K3 A- U! l4 @

1 R) i+ T9 F) f那些玄乎的东西不知道科学依据在哪里?w00t)
3 y& A. A# K- _$ P6 K8 Z/ V
依据科学的思维方式,你不能完全排除和完全解释的事物就有可能存在。8 ~5 e+ j6 ]" g9 g% c9 r
中世纪的人不知道有万有引力,一样还是在地面上走。, J& R) S* o9 @/ a8 f  S
18世纪的人不知道有原子核的存在,放射性一样没有放过他们。
/ H; \& D- Z4 y' K! Z, }7 m: U你觉得今天的科学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9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