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oxeas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实酷睿强在温度上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9-3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可惜还是没能说明问题.
假象是 itany说得那样,会有什么不好,能详细说说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7-9-30 1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reeFox 于 2007-9-30 06:39 发表

CPU的功耗全部是用来“发高烧”了,这个论点比较新颖。:p :p 那,接口上的方波信号基本可以算是不用能量来推喽?:loveliness:
应该来比较CPU用来发热的那部分能量损耗功率,这样概念可能更明晰和容易理解些 ...

貌似电平变化消耗的能量也都是变成热能的啊。而且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方波信号需要能量来推吗?有电阻的时候,消耗的能量还是用来发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9-30 10:50 | 只看该作者
非理工科的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9-30 11:1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感觉风道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9-30 1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9-30 10:48 发表

貌似电平变化消耗的能量也都是变成热能的啊。而且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方波信号需要能量来推吗?有电阻的时候,消耗的能量还是用来发热了。

电平变化消耗的能量是都转换成了热能,这对啊?但硬要说是在U内就完成了转换,新视角……
不推,方波怎么产生啊?没电阻,那是传播时没有损耗的理想状态而已。有损耗就会有能走多远的问题,想走得远就得加大推的振幅。
但,1,这不表示损耗只能以“U发高烧”的形式存在,2,也并不代表方波要消耗成零才到达接收器,多少都得给接收器留点小刺激吧?
最后,有电阻的情况,比如白炽灯,很烫,但是对人有用的能量是变成光能的这部分。

只是对“CPU更大的耗电量,更小的发热量有矛盾”这个说法保留个人观点。
顺便提一句,要真是通过提高“热阻”把热量封到U底座上面,以求温度参数上的漂亮,那说明AMD的设计师挺有意思的,好像没人说必须从顶盖散热把?
况且使得U通过PCB的铜布线散掉一部分热量,好像也没做错啥,只不过要明白的是,要消费者为“背面”散热买单的行为不是很符合现有的“潜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7-9-30 14:42 | 只看该作者
X2和C2D的发热问题其实某个角度讲我赞成X2比C2D大一点的推论..当然这个可能要加上平台的设计.要一片普通3相供电的NF550主板和技嘉二代耐久那种低温mos管和多线圈组合的主板比CPU附近主板温度确实不太现实.

之前裸跑测试过X2原装风扇和悍马主板的平台(当然是超频的),发现or的时候热量滚滚而来.当然有一部分是主板mos管的温度,所以感觉上X2超频到某个程度(这个程度和CPU体质和封装厂有联系,并不是说极限)的时候.发热量的确非常的高.

C2D来讲,感觉上温度并没有很高.但是大多数主板的读数都显示高负荷下温度非常高...估计也是主板测温算法(或者是CPU内部测温数据)不同而导致.

其实这个争论如果要用实际要证明非常困难. 而且超频状态下的X2 90nm也未必比65nm的发热量要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9-30 15: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17:4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很有才 :lol: :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9-30 20:03 | 只看该作者
我没见过低过40度的U在夏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9-30 22:43 | 只看该作者
嗯,确实!我Q6600待机也就40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0-1 00:38 | 只看该作者
:funk: 这贴的讨论够厉害的
说到热阻,应该是以接触热阻为主,因为顶盖都是铜质(镀镍?),厚度不会有太大差别。顶盖外部的接触热阻不在讨论范围内(实在要讨论的话似乎还是散热器的压力影响更大一点),重点还是看顶盖内侧与核心之间的接触热阻,按现在的工艺把铜盖内部高度做到与核心高度非常接近并不难,关键在于否要考虑热涨冷缩。但是我相信在这种基本的技术上I与A不会有明显区别。
至于核心内部到表面的热阻呢?核心的主要材料为硅和铜,莫非铜的含量与分布会有影响?层数少并且铜面积大的似乎有助于散热,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了:wack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4-2 21:08 | 只看该作者
我测了下,3.6G开核5000比3.9G E7400的功耗只高30W,但是实际发热却大很多,真是不解,多30W那么大的发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0:44 | 只看该作者
好多年过去了  来挖个坟
现在温度都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1-26 23:38 | 只看该作者
添砖加瓦为积分(0.01),漫漫征途请见谅……
祝楼上早日交易成功,祝各位兄弟新年快乐!
论坛常用语录一:上图上图~(其实是看热闹的)
论坛常用语录二:包快我就秒了~(其实你包快他也不一定要,是来砍价的)
论坛常用语录三:一切为了活跃度~(其实是在“赞扬”这个“英明”的积分制度)
---------------------------------V 1.51---------------------------------------
1.总积分计算公式: 总积分=发帖数*0.01+活跃指数/1000+精华帖数+社区贡献值/100
2.间隔时间已经由15秒改为18秒了,今天早上起来已经是30秒了,难道还会增加?
3.要升到中级会员要发2W多贴,两万多贴,应该足够我把论坛一个月内所有的交易贴都顶一次了,这个也是忒夸张呀, 估计好多论坛总共都没两万帖……
4.版规极度不稳定,法无常法呀,其实中级跟正式的增值服务并不怎么吸引人呀,升到正式倒是有必要的……
5.针对上面第3点,刚刚看了下积分说明,升到中级只需要100分,也就是说只要1万帖就可以了,打了对折了, 在这个边缘的同志努力呀,这种鼓励灌水的升级制度应该还会chan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1-27 14:03 | 只看该作者
。。。。。。。。x2 90纳米 同频 同压 测温 比45纳米的 e52还低 但是 有意义吗?

e52 同频下能跑更低电压~~~   更高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1-27 16:33 | 只看该作者
不如你来论证下U的电阻是怎么随频率变化的,反正你说U的功耗都发热了,而众所周知,电路的发热为(I^2)×R

[ 本帖最后由 iimf007 于 2007-9-29 21:02 编辑 ]
iimf007 发表于 2007-9-29 21:00

又不是直流稳态电路,要装也请起码用上“阻抗”这个概念,谢谢

那啥,那位说顶盖热阻大的仁兄,照你的理论,那A的主板背面温度必然明显高于同功耗水平的I,找些有可比性的实例证实一下不就行了么,互相挑战高中物理常识的底限有意思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1-27 17:0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cpu的脚越来越多是这个原因啊............
好像我物理也没学好  原来功率=热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1-27 22:02 | 只看该作者
有必要这样争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1-28 00:56 | 只看该作者
{wink:]{victory:]{closed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1-28 16:37 | 只看该作者
AMD发热小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9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