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73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RM首席运营官:英特尔是在误导市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6 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个月前,英特尔在其美国秋季IDF上的言论,惹毛了英国ARM。两个月后,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独立IP(知识产权)供应商仍然深为不满。
  “英特尔显然是在误导市场。”ARM全球首席运营官都德布朗昨天在上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英特尔为推移动设备作准备
  ARM是全球著名芯片知识产权架构IP供应商。目前,它的产品架购已进入全球近100%的CDMA手机、85%以上的WCDMA手机市场。
  两个月前,英特尔将ARM当成了靶子。英特尔全球副总裁AnandChandrasekher公开说,基于ARM架构的手机,不适合浏览一般互联网网页,而英特尔的架构才是最好选择。英特尔指定了57个网页,基于ARM的手机都不能访问。
  都德布朗说,英特尔发出的是“误导性”或者“错误”言论,因为这57个网页,部分要下载flash插件,部分要下载特定语言字体,这不是硬件系统问题。
  都德布朗表示,英特尔言论的目的在于,为明年推出MID(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大做宣传。MID是英特尔目前打造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也是重返通讯市场的工具。
  “英特尔架构的手持终端个头大,当PC可以,作通讯工具很难解决功耗问题。”都德布朗说,此外,在成本上,英特尔移动终端至少要500美元,而ARM架构的终端,最贵也就200美元。
  都德布朗认为,即使英特尔解决了功耗问题,也很难成功,因为其商业模式封闭,割裂产业链。
  “搞错了方向”
  ARM认为,英特尔将其设为靶子,搞错了方向。它只是一家知识产权授权者,从不做完整芯片,而德仪、高通、三星,才是英特尔的对头。
  但ARM的反击仅仅停留在言论澄清层面,它没有实力直接挑战英特尔。都德布朗表示,MID等手持终端设备市场只是ARM关注的领域之一,目前不会投入更多资源竞争。而且,公司更不会借自己的PC处理器冲击英特尔的PC市场地位。
  “我们目前还只是一个小公司。”都德布朗颇有些韵味地表示,“而且我们有钱赚,2006年,ARM授权的芯片出货量为25亿片,是英特尔主导的PC芯片出货量的10倍。”
  但它确实只是一个小公司,2006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全年营收仅为4.836亿美元,而英特尔则是营收为300多亿美元的大猩猩。不过,目前英特尔同样也是ARM的专利授权客户。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22:2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ARM的优势在于编译器,只需要C就能编写驱动,intel非要C++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7 07:40 | 只看该作者
ARM 的地位估计也是动不了了,普通手机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而且它是出售IP核的FABless厂商不面对终端用户,买IP的业内人士可不那么好被忽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2-7 0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7-12-6 22:23 发表
我觉得ARM的优势在于编译器,只需要C就能编写驱动,intel非要C++才行

你简直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驱动跟用啥语言没有关系吧。我做过嵌入ARM 的仪表,他们搞软件的用的是ADA语言(因为我们以前公司有军方背景所以 ADA这种民用不常见的语言都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7 08:15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ARM授权的芯片出货量为25亿片,是英特尔主导的PC芯片出货量的10倍。”市场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2-7 08:30 | 只看该作者
pc构架才是王道~通用满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08 | 只看该作者
用ARM不要用wince,微软的东西在做开发时比较死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2-7 13:18 | 只看该作者
ARM的地盘,intel想进来还是比较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2-7 13:45 | 只看该作者
intel还真是过河拆桥阿,刚把Xscale出售给marvell:sweatingbullets: 和Apple用Core Duo前后的表现有得一拼

XScale原来叫做StrongARM

anyway,还是比较期待x86 ISA的移动设备
开发门槛和软件资源确实比arm好很多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2-7 1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ris_lee 于 2007-12-7 13:45 发表
intel还真是过河拆桥阿,刚把Xscale出售给marvell:sweatingbullets: 和Apple用Core Duo前后的表现有得一拼

XScale原来叫做StrongARM

anyway,还是比较期待x86 ISA的移动设备
开发门槛和软件资源确实比arm好很多 ...


Intel 和 ARM 没有啥关系吧,StrongARM 是intel 买了 ARM的授权自己搞得。结果intel 只盯着消费电子,丢了大量的工业和通信的用户。完全没发挥ARM的长处。

我怎觉得开发门槛是X86高啊, X86 的IP 授权比ARM贵多了。intel出售的是完整CPU的 IP ,不能只剥离出一部分买一部分逻辑电路。不向 ARM灵活,不买的不用掏钱。

好比说 intel 是卖车的, 我要买就买一辆车,不能买半辆。我不想买发动机想用自己的不行。 ARM 就是卖零部件的,啥东西都有卖就是不做整车,我可以买除了发动机之外的全部散件回来自己 装。

[ 本帖最后由 samhrc 于 2007-12-7 15: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2-7 15:54 | 只看该作者
以ARM的功耗可以轻易做16核、32核吧,拿来做渲染很YY,功耗还超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2-7 1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89度热水 于 2007-12-7 15:54 发表
以ARM的功耗可以轻易做16核、32核吧,拿来做渲染很YY,功耗还超低

没浮点,内存带宽超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2-7 1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12-7 15:57 发表

没浮点,内存带宽超小。


扩展个SIMD指令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2-7 1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12-7 15:20 发表


Intel 和 ARM 没有啥关系吧,StrongARM 是intel 买了 ARM的授权自己搞得。结果intel 只盯着消费电子,丢了大量的工业和通信的用户。完全没发挥ARM的长处。

我怎觉得开发门槛是X86高啊, X86 的IP 授权比ARM贵 ...

intel是赤膊上阵的

我说的是软件开发门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07-12-7 19: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
发表于 2007-12-7 19: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21:12 | 只看该作者
X86的软件开发缺少灵活性,而ARM就轻松得多,比如GCC拥有透明的地址分配,而不象Vc++那样要在OS上面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2-8 1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7-12-7 21:12 发表
X86的软件开发缺少灵活性,而ARM就轻松得多,比如GCC拥有透明的地址分配,而不象Vc++那样要在OS上面运行。



我有点不明白,以前是做仪表开发的不懂软件望指正:

GCC是工作在硬件抽象层之上的 Vc++ 也是。他们都不能脱离OS 独立工作。何来GCC拥有透明的地址分配 就不需要OS来运行这一说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2-8 13:49 | 只看该作者
譬如我以前做的的DCS ,上位机和主站都是X86处理器 + VXworks-cert操作系统,在这个平台上用ADA语言开发应用。
这ADA编译器虽说是运行在 windows下的,但是它只起离线编译的作用。将应用在PC 机的wiindows环境下编译之后把产生的Vxworks 程序装到工控机里面去。工控机的Vxworks 本身没有编译器也不需要编译器,给它的程序都是在其他PC上编译好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9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