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HULALA 于 2008-2-11 19:25 发表 ![]()
我一再强调,实现80+认证的途径有很多种,而且80+认证的意图是好的。一部分玩家对我的观点有曲解!
我所表达的意思两点:
1.现在不是购买80+电源的时机,要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输出不是不行,这两点矛盾不矛盾,取 ...
那关于你这两点,我就不绕弯子了。
第一点,时机问题。80plus电源的成本比一般转换效率的产品要高一些。那么现在80plus的产品价格在哪里?
难道不足以支撑成本?连国产的航嘉300W的R80都卖400左右了。零售产品通过80plus的有低端货么?
80plus增加的成本相对于高端产品年的售价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
现在买个大功率的高档电源的话,80plus这个总比SLI认证CrossFire认证有意义多了吧。
对成本的估算部分,基本这么估算下来的话差不多所有中端低端电源都在亏着卖。分了不少项,每项最小单位是1$,实在看不出哪里保守了。650元那个底线,对现在市场上卖的PC电源有多少意义?
TI也好ADI、ON也好。且不说电源厂商批量采购的价格要低很多,现在市场上卖的PC电源有多少是用这些欧美厂家成套方案的?
不都是台厂方案的天下么。就算是某神厂*达在450W左右的产品也难见欧美厂的方案啊。
你的意思无非是在说,650以下的450W 80plus电源绝对是靠牺牲输出稳定性换来的,
那麻烦你点一下名字啊。哪个厂家的电源,通过80plus的电源比没有通过80plus的同类电源输出更差了呢?
同一结构的电源在市场同时存在通过80plus的和没有通过80plus的还是有一些的。
比如全汉的GreenPower那样的结构到处都是了。GreenPower自己没有过80plus,国内卖的350W 250W这些衍生的也都没过,
过80plus的也有很多,比如海韵的S12II,Antec的earchwatte也是一样的结构,低于650元的国内行货(咱按海韵天杀的行货价格算430W也没超过650啊)也不是没有。
那就直说哪些过了80plus的型号比没过80plus的输出差啊。
现在不是买80plus电源的时机的话,那啥时候是时机呢?
是不是某神厂出了D*S的450W左右的80plus产品的时候就是购买时机了呢?
第二点,
现在是08年了,那么五年前(03年)仅见于高端工业电源的技术也应该基本上都普及到我们现在用到的PC电源了吧。
“基本上”可能有些难了。那就按个别的说。
哪些在03年贵得只能工业电源采用的方案,现在飞入平常百姓家,在PC电源上大规模应用了吧。
不讲普及,讲开始应用也行。
哪些03年始见于工业电源的方案,08年始见于PC电源了?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2-11 23:3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