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都觉得G80是很成功的产品,从发布当日开始,把当时ATi的王者X1950XTX甩开了好几条街,从此霸占了显卡性能王座长达一年半之久,即使一年后NV自家的G92发布之后,凭着384bit的显存位宽,在高分辨率下依然不显疲态。很成功的产品,嗯?
回头再看,表面上,G80的性能的确很强大,架构很先进,赢得一片掌声。可是背后呢?却是相对低下的晶体管效率,以及因此而带来的高昂成本。
因为G80的架构实在太贵,所以:
1、同代的中端显卡G84只有32 SP,仅仅是旗舰G80的1/4,要知道,在此之前,NV的中端显卡的渲染管线数量向来都是旗舰的一半,也因此G84的性能一直为人诟病,发布之后一直被自家的79GS压着,要不是架构上多少占点优势,加上旧卡停产,G84不见得好卖。
2、即使新一代的G92b采用了65nm制程,128 SP的成本依然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为了进一步缩减成本,384bit的显存带宽变成了256bit,768MB的显存变成了512MB,导致虽然核心/SP频率提升了,但是在高分辨率下和上代的G80相比,性能上仅仅是持平甚至略有不如。为了吸引高端客户的消费,以及夺回被3870X2占领的单卡之王的位置,推出了9800GX2这个怪物。
3、面对RV670的价格压力,不得已终于推出了64 SP的G94,但是一步错步步错,前面为了和RV670抢占中高端的88GT/88GS又成了G94的绊脚石,市场份额虽然没有损失,但是毛利率却下降了不少。
4、还是晶体管效率问题,新一代的旗舰G200发布,又一次破了晶片面积记录,为了放下256 SP,即使采用了65nm工艺,Die Size还是达到了576mm2,面对RV770的成本优势,终于不得不靠价格跳水来维持市场份额,即使份额保住了,可是毛利率可想而见……况且如果AMD也同样祭出降价大 法的话,只怕NV也难以再跟进了。
也许NV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句老实话,G80架构应付显卡工作实在有点大材小用,也许CUDA才是NV的主攻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