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价比在这里是被讨论的最多的话题,性价比对于普通老百姓和使用者来说意义很大(米人和骨灰级玩家除外).性价比,无疑是性能和价格的比值,当然这个"性能"不是指某一个部件的性能,比如说cpu或者内存,而是整个电脑的性能:除了cpu和内存的快慢,还包括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硬盘传输速度,键鼠的舒适程度,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机箱电源的安静程度,以及音响效果等等等等.而在这里一提到性能,都会以偏概全的以某些跑分为准,我觉得这很不全面,这些平常的跑分,充其量也只是体现了cpu的计算效能和内存的快慢,除此之外上面提到的电脑的其他性能并没有完全体现.那么性价比应该如何计算?现在有两种方法:1.只计算cpu的价格.2.计算整机价格.
现在就以I A两个品牌各自性价比最高的两套同等档次的超频系统为例:*2 3600+,悍马组合(1150元)和E4300,ds3组合(2200元).
1.如果仅仅以那些跑分为准,应该就单单以cpu的价格为准,因为那些测试主要反应的就是cpu的性能,*2 3600+是550元,而E4300是950元,两者都是盒装,不管超频还是不超频,E4300系统的跑分会全面比*2 3600+高出80%吗(不单单算pi)?应该没有吧.所以这样比的话,*2 3600+作为cpu的性价比要高于E4300.
2.毕竟cpu的性能不代表整个电脑的性能,如果用上面提到的整机的综合性能来衡量,那么价格就应该用整机的价格.比如说大众价位的其它配件相同的这两套系统,差价是1000元多一点,如果把这1000元补给3600+系统,这样才公平,那么这1000的价格会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可以用这1000元或者其中一部分:把内存从1G变为2G;或者把显卡从7600换成1900;或者把硬盘从160G变成320G或者变成2X160G组raid0;或者再加一个scsi盘做系统;或者把机箱电源换成噪音低功率大,散热好的品牌产品,甚至水冷;或者把键鼠换成罗技或微软套装;或者把显示器从17寸换成20宽;或者再加一套好点的音箱......每一个或者几个替换对于日常使用带来的变化都是明显的,这些不比那些纯粹的跑分更有意义的多?
所以说,我感觉现在还是*2 3600+系统性价比更高些.
最后,我觉得有必要再说明一下,所谓的电脑性价比高,是指在一定的预算内,性能越强的其性价比越高,而不是单看价格什么便宜就是性价比高。
[ 本帖最后由 bobtom_wu 于 2007-4-26 16:3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