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D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5纳米工艺,AMD的电压竟然保持高压1.3x v,无异于拿用户开玩笑

 关闭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0-18 12:30 | 只看该作者
反而是我不愿意看你露底。
AMD再过三代,电压还是不变,因为已经老黄历了。AMD的CPU绝对不会存在击穿的问题。领先6年嘛,怎么会击穿呢。
D65 发表于 2009-10-18 12:26


要是我说intel是不得不降低电压,不得不在45nm上high-k,你会怎么想?

2厘米厚的石板和1厘米厚的石板,哪个更容易被水滴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2:34 | 只看该作者
要是我说intel是不得不降低电压,不得不在45nm上high-k,你会怎么想?

2厘米厚的石板和1厘米厚的石板,哪个更容易被水滴穿?
spinup 发表于 2009-10-18 12:30


看来AMD用的是钢板,所以不怕击穿。你认为AMD不用high-k?

我只知道,AMD还强大到,玩一玩漏电电流,以后就不需要降压了,目前的阶段,显然不是他不想降,而是他降不下来。硬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43#
发表于 2009-10-18 12: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10-18 12:49 | 只看该作者
击穿电压.....啥时候的老黄历了...........
要说栅介电层磨损的话...低电压的工艺比高电压的小一个数量级都很普通.....这里面的道理嘛,比较复杂,知道的人未必肯说 包括我 。最多点到为止,看人出 ...
spinup 发表于 2009-10-18 12:19


嘉蓝 在这个帖子里谈技术是浪费精力 除非蛋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10-18 12:56 | 只看该作者
GPU 120度依然能工作。显然在这之前,所有CPU为了安全起见,在100度之前,都会将处理器停掉。
而AMD在明知自己CPU上不了高频的情况下,强行保留高电压,并虚标温度。使得,CPU在120度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工作。

大 ...
D65 发表于 2009-10-18 10:26

虽然我用INTEL,虽然我追求的是低压U,自己在用0.832V默认频率能过OR的E52

但是不得不说,不同的U,不同的内阻如何能要求相同电压?380V的电机就一定比220V的耗电大?所以380V的以后必将淘汰掉?
中国是220V标准电压,那么110V标准电压的就比220的要好得多?有点常识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10-18 13:05 | 只看该作者
GPU 120度依然能工作。显然在这之前,所有CPU为了安全起见,在100度之前,都会将处理器停掉。
而AMD在明知自己CPU上不了高频的情况下,强行保留高电压,并虚标温度。使得,CPU在120度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工作。

大 ...
D65 发表于 2009-10-18 10:26

我们来场赌局吧,版主开贴,转入阿祥的账号,半年为限,输者就当给论坛做贡献,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10-18 13:10 | 只看该作者
玩低压INTEL也玩了好多年了,我上一台笔记本是第一代迅驰
东芝dynabook ss2110,U是Pentium-M ULV 1.1G,多少年自己算吧,默认电压和最新的SU也差不了多少,90NM升级45Nm也没啥用嘛,是不是INTEL也技穷了?

拿几毛钱拿的真不容易!还要被人问候母亲,劝您还是转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10-18 1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pinup 于 2009-10-18 13:27 编辑
目前的事实就似乎amd的45nm u都用得好好的,真劳某位劳费心了,要是过了一年半载的还是用的好好的,我真替某id担心。。。
嘉蓝大就不必对只会臆断的人说技术了,他就没想弄明白。。。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0-18 12:49


今天也就卖弄一下。

现代的工艺有两个参数很讲究。第一个是栅介质厚度。对于硅氧材料的栅介质来说,厚度2nm以上栅泄漏基本可以忽略,不过2nm以下栅泄漏指数上升。同面积同电压下1nm栅氧层泄漏将是2nm的1百万倍量级。

栅泄漏大功耗当然也大,而写泄漏大了对栅氧层磨损也大,所以到1nm就不得不改用high-k介电质以提高物理厚度。high-K当然是好东西,但是其代价也非常高,所以有其他选择的话厂商就尽力不上high-k---tsmc roadmap上32nm都有high-k和无high-k的选择。

和双极型晶体管相似的击穿啥的都要2-3V电压才能讨论,所以现在CMOS工艺基本没这方面的问题。栅磨损是工艺上最直接与电压相关的失效原因。假如把电压看作滴水的房檐的高度,面对1厘米厚石板与2厘米厚石板的区别,12米与14米的高度差影响会很大吗?

第二个是阀值电压。这里也有个关键参数:0.3V。阀值电压高于0.3V,亚阀泄漏基本可以忽略,而低于0.3V,泄漏也是指数上升。高速CMOS电路工作电压一般是阀值电压的4倍以上。所以1.2V电压也是个微妙的数字。

工作电压越高,工作时的动态功耗越大,但是如果为了降低工作电压而降低阀值电压,泄漏功耗却会急剧增加。低电压高功耗现在并不是怪事,而几乎是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49#
发表于 2009-10-18 13: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10-18 13: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强~ 不过话说回来,认真你就输了,何必呢~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0-18 13:15

嘴皮子谁不会。我就看不惯几毛党抹黑AMD。虽然我用的是INTEL,但没AMD我绝对用不到400块的E5,估计高频低能的奔四还是天价呢。竞争要良性,无理由的抹黑行为就该B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51#
发表于 2009-10-18 13: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10-18 13:26 | 只看该作者
仔细想一下 某些个知名号子存活在那里未必是坏事。

动物园都有个猴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10-18 13: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amd/ibm的45nm没有用hk,是不是说明栅厚度没intel那么薄?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0-18 13:24


可以在网上搜索。

比较厚有厚的好处与不利之处。双方的选择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10-18 13:39 | 只看该作者
没事有***党来娱乐一下也不错。很纳闷LZ是不是连初中都没毕业,功耗怎么计算的概念都搞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55#
发表于 2009-10-18 13: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10-18 13:46 | 只看该作者
恩,IBM声明过hk对于45nm并不是必要的,用不用应该是有所取舍的。。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0-18 13:41


根据一些资料,其实ibm搞定32nm用的high-k的时候45nm还没搞定。

这么微小的尺度下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10-18 13:59 | 只看该作者
相同电压,晶体管变细,电流必然升高。而3楼所争辩的,幅度和线性变化问题,尚可讨论一下。
你楼下的那位,自己是个文盲还认为别人是文盲,网上总是有这么一帮人...
D65 发表于 2009-10-18 10:45


相同电压,晶体管变细,电流必然升高
什么神论,唉,你绝对不是文盲,你识字,所以你是科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10-18 14:01 | 只看该作者
amd的cpu我一直用还没有挂掉的。。。。lz杞人忧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10-18 1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xiaoran 于 2009-10-18 14:11 编辑
根据一些资料,其实ibm搞定32nm用的high-k的时候45nm还没搞定。

这么微小的尺度下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spinup 发表于 2009-10-18 13:46

那嘉蓝,ibm或者说AMD,SOI会进化到什么程度?

32nm soi+hkmg gate fire和intel的gate last相比哪个好?

7.58亿晶体管的phenomii 9xx面积是258mm^2

4.1x2亿晶体管的Q9xxx面积只有214mm^2

晶体管密度是130:100的样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60#
发表于 2009-10-18 14: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8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