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nqhj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老玩家弱弱问下:目前PC音频能达到哪年的HI-FI水平?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11-18 0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7 23:41 发表
& }1 d( J1 q& D5 Y小弟我玩电脑音频不久,玩过的声卡除了集成的AC’97外,大约有YAMAHA 724,敖瑞8820,SB LIVE 4780,大力神4620,SQ512 YY版,AM3,VIBAR 128,PCI 128D,8738….呃,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多了,很多声卡都是拿同学的来玩玩,没有深入体会,虽然本人刚刚入音频区不久,根本不知所谓的AP2496 9632等为何物,但在1991-1997年倒是烧过一段时间的“HI-FI”暂时加个引号这么说吧。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过去的那段时光。0 C% j/ P, G! z

7 Q1 r6 e9 y3 T; ?" c记得当时91年的时候翻开老爸订阅的电子报,以及无线电与电视,这个里面的发烧板块的内存深深吸引了我。在那个里面我认识了几个“师父”级的人物:田寿宇=赵娜丽,张文侠等发烧前辈。记得当时摩机也很简单,最早的时候(91-95)年摩机大部分都是见了JRC4558后二话不说拆之,换用NE5532或者NE5534。到了后来摩机用的是LT1057、LT1028。转换速率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记得NE5532是5V/US,5534是9V/US,LT1057是15V/US。之所以经常用NE5532,是因为在普通+-5V供电电压下,NE5532就可以发挥相当好的性能。记得当时大家对NE5532的评价就是:温暖细腻,解析力一般但发烧味足。可是我最近在这里看到的大家对NE5532的评价则是:高频有毛刺。事隔这么些年,大家同一个运放作出如此大差别的评价呢?
+ ~3 `0 j% L; _# b8 `# D4 H* w当时摩机经常摩的一个地方就是:供电。一般是将数字和模拟分离,大水塘电解,到了后期有人提出了“有源伺服稳压电源”的概念,于是电源处多了一个运放…….这些年似乎在电源上发展不大,对电容的容量要求没有什么提升,ESR的重要性被提起的很多,我认为这是科学的,更小的ESR才是电源纯净的保证。
* R, b/ |! g8 ~  k% n大约是在95年的时候吧,李楠老师一炮打响了“低频霸主”,用的是SS’6.5,记得当年惠威也是成名不久,最为出色的作品就是 S8,5欧姆的黄金阻抗,高达40-6000的-3db频响,一时间大卖,可惜的是现在惠威去了加拿大……2 L+ l) s% S6 u9 u( @  K7 @$ C
记得当时非常流行的是ONE牌的BCD 497 CD机,我当时也购入了一台,自己打磨了一下,4558换成5532,分离了供电,也用上了大水塘和有源伺服电源,但是摩机以后试听,提升真的非常有限,所以一直认为是自己的功放和音箱不行,知道后来我帮别人修了一台ONE牌VCD,我才知道ONE是一个怎样的垃圾牌子…….
! Z+ x: X) O) I4 d6 E/ Z3 p! s$ b当时,卡座还是比较流行的,国产的里面有一个叫做“绅士”牌的,《无线电与电视》里面着重介绍过两期,而且又套件可买,于是邮购一套自己回来组装,最后音质还真的不错的说……' ?, M: h: y) W! {
; S, _/ x1 o) d
跑题了,跑题了,大家现在声卡上用的是+-12V甚至9V的电压为运放供电,运放也没有了我当年熟悉的5532之类的,都成了什么4556,4580,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些运放有什么样的参数,什么样的音色。不过SQ512 YY版上用的那个TL082,当年我也用过,这个只是一个非常低端的运放吧,唯一的好处就是输入阻抗高,我当时用在CD机的解码器后面的第一级缓冲级,心里一直不舒服,因为当时买不起高阻输入的LT1028之类的…..我来到这个引领音频技术前沿的论坛,仍然看到了大肆褒SQ512上的TL 082运放的帖子。所以我作为一个“老”玩家,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目前电脑音频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以我97年离开这一行的一个老玩家的眼光来看今天的PC音频,是超前的还是落后了……) l  U2 k* g, ~( i# M: B
5 o: k9 x, d! [! V* s* V- P; s
恳请各路兄弟指正。

! B" z6 K$ L  x6 T# T5 m关于运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的。) b5 i+ ?5 i  s7 P- \* |+ d
一个是5532的确是老了,现在比5532好的运放有很多种,而且有很多是比较晚才出来的,国内开始流行的时候则更晚。印象中OP275和AD827都是95年出来的。
- {3 j, X1 y- Y2 J) a还有一个就是声卡上的运放首先考虑的不是音质,而是成本,毕竟大规模生产,一个运放差1分钱累计起来都可以省出好多利润来了,这和HIFI产品产量小毛利率高的商业形态完全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1-18 0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00:35 发表
# Y; s* A- E# ?3 Q: ]) h+ I& K我也想知道啊。不过运放工作的外围元件不可忽视啊,声卡这么小的地方,这么低的供电电压,这么严重的周边辐射,想做好一块声卡也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加个屏蔽会不会使S/N有比较大的提升?4层PCB?
: m4 R" e; F  P. r/ `: t
& {% L2 N8 ]& f. {  l$ \) {对了
  s. ]* s  i) W( @顺便问问,为何高频特性,ESR指标都非常好的固态电容不适合做音频耦合啊?

! U( O& A4 ]2 Y! O  t你上面说的这些问题都存在,所以内置声卡要想达到hi-end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安目前的说法,1w多的专业声卡可以达到2w到3w的CD机的水平,也就是说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对声卡音质影响的体现还没有很明显。( u5 a; ]8 r1 d4 B! f! C9 c6 k
至于固态电容不适合做音频耦合,我听过的说法是说固态电容漏电大,这个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不愿意用是因为固态电容的音色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11-18 0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1-18 12:42 AM 发表8 `7 B. _! a. t6 e/ t/ L% i

" C; e: N" @: Q8 D8 R你上面说的这些问题都存在,所以内置声卡要想达到hi-end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安目前的说法,1w多的专业声卡可以达到2w到3w的CD机的水平,也就是说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对声卡音质影响的体现还没有很明显。
! m; _/ l) K. e2 J+ i至于固态电容不适合做音频耦合,我听过的说法是说固态电容漏电大,这个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不愿意用是因为固态电容的音色不好。
0 f  F1 P7 \8 o# v# I" z
w00t) 哪里的说法哦?说实话,有点难以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01: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1-18 0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01:04 AM 发表
8 \+ N/ |: K2 T按说,1W的声卡应该只能达到2K-3K级别的CD-请使用文明用语-?声卡这个东西真正赶上CD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说。
, v2 h2 s) M& u+ M) f4 t1 V+ I  h5 s, X, P# ]5 C! D7 \9 D
还有,固态电容的音色不好,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声音偏硬,没有音乐味啊?

4 N1 [# L( V2 D% P
7 r* S1 p2 n) n) `+ t% V
2 w. z7 V/ R/ |7 D
7 d% O8 j# E2 s刚刚KF的说法我只是怀疑,但是LZ这个说法就完全没有根据了~~~) W. v" Y* B7 g5 X! b, I

5 U! u1 S( i& i% t7 p0 {3 F和同级别传统CD比较,价位越低声卡的优势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01: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1-18 0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00:11 发表
. h$ Z( w( Y4 o# y! C4 F' q当然不能只比转换速率了,我记得当年无线电与电视上好像给出过详细的记选,转换速率为2V/US的运放就可以避免在音频频段出现THD失真
% B) b% S) P+ `! l! O
w00t) 这个说法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ojy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
发表于 2006-11-18 03: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11-18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01:04 发表* P& F2 R+ U; m/ j- I
按说,1W的声卡应该只能达到2K-3K级别的CD-请使用文明用语-?声卡这个东西真正赶上CD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说。
3 x6 h3 W: S/ e. l: E
- M5 N8 W6 e6 l2 m1 Q% P还有,固态电容的音色不好,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声音偏硬,没有音乐味啊?
* Q' {* T$ A# _, h- r6 Y, Y

+ @  l  I- C2 J/ j1 X2 Q* L4 e/ n
6 Y5 x% z# l0 F" G; v+ H* R- c6 _8 R固体电容不能工作在没有电压偏置的电路中。+ a' U( d1 C  ^8 }$ R  R
像耦合这种没有直流偏置的是不能用固体电容的。# h! h2 |! z6 l

( o  u6 T* B2 ^5 |  j6 b1 n而固体电容退耦是相当好的。电容ESR 和IRAC 实际上都是滤波中才需要的参数。
3 j+ I# U1 o& R5 W7 Z) k  S) B- Q  z2 o( S$ e9 @2 {) }. i
运放用处这么多,一般像LPF 是需要高SR 的运放。
* Z+ u1 z( j. b+ x6 I$ L/ d
9 y! V/ u7 L  g% s6 {放大一般除了高SR外。高输入阻抗,低偏置。都需要。  一般国外高档机都采用JFET  式OP作输入,级放大。; @! Q% E+ M- M8 {4 Y3 Q
用5532等较低输出阻抗的作输出缓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11-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从声音来讲。SR越低,声音越厚。
* q7 G7 j' s; X( ]3 U8 i& Q! q
. h7 N8 c# U# [: A一般TL082输入放大。5532输出缓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rkwork 该用户已被删除
31#
发表于 2006-11-18 09: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11-18 0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1-18 00:45 发表
0 R0 a. L* [* \4 p# C9 b5 G3 |- _( L
w00t) 哪里的说法哦?说实话,有点难以想象~~~

. \( I/ l) \: O, H8 ?. g. E+ o以前看到过的,具体出处忘了,应该是某国外论坛,我google别的东西的时候看到的,当时指的主要是LYNX 28 k0 M0 `3 _4 f* v
还有人说RME 9632的模拟输出相当于1万的CD机,数码输出相当于2W的CD机呢!2 b  v* \1 O' i+ t- y3 ]0 y
听过96/8之后我对这个就有点怀疑了。音场、解析、声底也许可以达到,不过那种音乐味应该是比不上的! O/ k6 a: R, K1 Y& N
/ c: t5 e& U# n0 a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01:04 发表
! }& K" o' ?7 e) q2 J7 w. u按说,1W的声卡应该只能达到2K-3K级别的CD-请使用文明用语-?声卡这个东西真正赶上CD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说。
/ V3 |/ R# O" \& D$ e
0 [/ F! ]: Z' P: K+ E. g/ w还有,固态电容的音色不好,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声音偏硬,没有音乐味啊?

9 j7 D$ H; N, ?1 m3 m固态电容在我这里的表现的确是声音偏硬,没有音乐味。当时我是拿来做退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11-18 1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1-18 09:58 发表$ f' J, i& _( k; {; A
+ N# A; b; \# R& n4 Q: E' E
以前看到过的,具体出处忘了,应该是某国外论坛,我google别的东西的时候看到的,当时指的主要是LYNX 2
- A* |  w9 j7 q8 }+ F$ `+ J0 y还有人说RME 9632的模拟输出相当于1万的CD机,数码输出相当于2W的CD机呢!* z' V4 @6 w0 @
听过96/8之后我对这个就有 ...

' |. Z7 b; L! Q" E2 a! f& y. K5 ^& C( Z

# B2 U- [4 e* e0 a; n) ^说句实在的话。退耦电容影响都不是那么大,就算不要这个电容,我估计大多数人也听不出来。' d/ M5 Z1 I/ w0 @

! u& X: j$ D( C7 f6 }5 k  y/ J6 f1 Y我做DAC就比较喜欢用固体电容,原因是因为固体电容的参数非常优秀。可以明显降低数码味。
& k( |( O% E# D* Y
6 A7 J/ |: `! d  Q他有极低的ESR 。理论上退耦只需要给元件提供纯净的直流电就达到目的。从这方面,固体电容最好。
: L# ]* E2 V5 ?& P. `, S8 R
. r  A+ `- U+ \) k- P4 ^! a小日本的高档CD机上面,基本上全是固体电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1: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1: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11-18 1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11:49 发表1 O$ N: y6 |# W
“数码信号没有经过超取样滤波,D/A转换IC精度太低,模拟也没有经过像模像样的滤波,大部分直经一个OP缓冲或者简单的一阶RC滤波”这些声卡的弊端如果要克服的话,成本不会太高的(除去RD费用外,200元的元件成本 ...

$ K! O- j1 H7 H/ _% p! E2 |200元的元件成本……& T, l& e$ d) s# J/ t6 [' m
你看看现在的声卡都卖多少钱?
) p4 W& B2 }% G最关键的是:买声卡的人有多少个愿意多出这200元?
" q2 b5 q8 p" B# T$ {, E* s6 s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声卡和HIFI的商业形态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11-18 1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请使用文明用语-m_-请使用文明用语-m 于 2006-11-18 10:04 发表! |/ n4 T! q2 G) i, {9 L, a/ E

* K3 q0 r. ^( |8 V# f) K' E
$ {# N9 p, p6 ^+ w' H, ^
- ]& a' u) |: Q# @1 b  M说句实在的话。退耦电容影响都不是那么大,就算不要这个电容,我估计大多数人也听不出来。
% F! n. j6 v6 l, C$ i% C& c
; x) b3 @# }% I" Z7 a& V7 _4 }
: m8 _& v2 J: t6 V; w" n% {3 w8 l& T* H# A
这要看在什么位置的电容了。
$ t4 |# s& J+ s% L6 p* D6 a. B我打磨4700的时候曾经出来过两种音色,一种高解析清亮型,一种是温暖舒缓型,音色的差别有比卡豪华和DELTA66之间的区别还要大。
* ^% p7 t& B8 ~% N( \, G造就这两种音色的差别也就只在CODEC的VT退藕的一个10u电解电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11-18 1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qhjl 于 2006-11-18 11:46 发表2 p% t) J6 U6 t3 }) z
固体电容的ESR非常之低,所以大家MOD主板都用它来代替原有的电解。但是对于普通CD机来说,50HZ交流电整流出来的纹波频率只有100HZ,那么通常所说的固态电容可以代替“三倍于其容量的电解电容”这种说法应该不再 ...

  q2 n& |& L! ?$ K
" W& T. n) \" J3 V  k8 r
' N6 t/ u: A. q0 |3 o没有人会用OSCON 作整流滤波吧.& Y: p3 o1 Y! ~' w  |3 ~

+ k* b8 }$ `0 y+ g! C我说的用来退耦,像OP  稳压之间的,一般也只需要10UF .
: ~8 n5 Q2 j7 K9 O) u1 F  I+ j4 I+ I  Z6 B: t
同样来说10UF的固体电容,比普通的要好多少.不用我说了吧.就算是在100HZ下,差距也不会是10倍以内.0 T1 f1 B1 O( {5 p# R

; @( _" M3 l( f( U你说声卡上DA转换的LPF很简单.? 声卡上用帖片电容电阻,本来占地方就比较少,单从LPF 通道复杂性,/ x" p$ g9 \; B2 N7 w" m
6 ^* q( t& D2 L  @
声卡很轻松就可以做得很好.  你去看几千块的CD机,LPF难道就很特别吗,无非就是电阻作IV OP作衰减网络.
! P2 W4 u) w* r& n9 z6 |: ~- c
4 s8 i0 F5 H6 \9 n. o* x1 N0 U- }这种形式的LPF 一直是很多名厂在用,,也不会有多复杂. 说实在,现在很多声卡的效果相当不错.. K8 \1 c8 k# u' q1 P4 r# u. Z

) j" e0 ]6 z4 m! `7 \8 O但是后端设备比较差,  假如哪个用一个合适的声卡,接一台高档的后级,去推BW 800D .我相信效果也没人敢说坏., p% s- {% G9 u. D3 x8 D

7 F% G- Z! G4 x: y[ 本帖最后由 ljm_ljm 于 2006-11-18 13: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11-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新手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11-18 15:59 | 只看该作者
专业的声卡应该还是在进步吧?8 E& d$ D1 @! L# H+ w0 c+ y
民用多媒体卡不好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2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