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花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道4G的CORE 2仅仅相当于 5G的P3 ???

[复制链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41#
发表于 2007-12-26 12: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7-12-26 12:4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我用P3 1G办公也还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2-26 1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12-26 12:43 发表

intel的详细说明文字,从来都没有说过,C2D是C1D构架,并且从来都是说C2D是C2D构架。
至于C2D构架是什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等到Nehalem发布以后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看法。
你看见的都是一些无良小编的胡言。
...


http://www.flyiky.com/redirect.php?tid=24006&goto=lastpost

有些详细信息我也是google来的,我也只知道个大概。
如果一两个人这样说你可以说它胡说,大部分人都这么说,反对的声音很少的话那就是有参考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疯一样的男子 于 2007-12-26 13: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12-26 13:11 | 只看该作者
真有4G的P3的话,就不会有人去买P4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45#
发表于 2007-12-26 13: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sc20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46#
发表于 2007-12-26 13: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2-26 14:00 | 只看该作者
K7架构效率的确高  DURON 750性能都直逼PIII 733MHZ了    而1G 雷鸟是明胜过1G P3的

[ 本帖最后由 yinjun8321 于 2007-12-26 14: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2-26 1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injun8321 于 2007-12-26 14:00 发表
K7架构效率的确高  DURON 750性能都直逼PIII 733MHZ了    而1G 雷鸟是明胜过1G P3的


同频K7(雷鸟)与P3(铜矿)效能非常接近几乎可以忽略。权威测试中是K7略胜。但同样0.18微米1G重量级较量中P3拥有功耗优势。我个人觉得当时K7的效能优势大部分来自于EV6总线的帮助。至于P3、P4、C2D构架比较的资料非常多完全可以慢慢看。INTEL官方就有C1D和C2D的效能比较资料。结合这些资料根本不需要深入了解构架就能推导出效能差距。特别是在笔记本平台上的各种效能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2-26 14:31 | 只看该作者
5G的P3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4:4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既然P3的效率只相当于K7 ,CORE 2肯定是远胜K7的,那么为何这个测试软件的结果如此离谱?

难道这个纯搜索算法的测试不依赖内存导致P3低频的北桥,内存,FSB等缺陷被掩盖?: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2-26 1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12-26 12:30 发表

又来捣乱,都和你说了N次了。:w00t):
P54C构架到了C1D结束。
C2D是Nehalem的阉割版,Nehalem构架于2002年进入大众视野。
NetBurst2000年就量产了,立项至少在1996年之前。

C1D和C2D只是如同斑马和角马的关系 ...

P Pro --> PII --> PIII --> PM Banias/Dothan --> Core Duo --> Core 2 Duo是一脉相承的, PM Banias就已开始吸收Netburst中的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并不因为Netburst的存在而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lensar 该用户已被删除
52#
发表于 2007-12-26 15: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2-26 15: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信息很不错,可惜中国大陆地区看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2-26 15: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泥 于 2007-12-26 00:53 发表
你送个能降频到1G的主板给我吧,反正我的主板降不下去,你以为我不想试一下阿....

只用一个核心,成绩出来确实只有1/4略强一点点....我3.6G算出来是4.67,


我有个软件可以降姘
笔记本上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lensar 该用户已被删除
55#
发表于 2007-12-26 15: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56#
发表于 2007-12-26 15: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12-26 1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lensar 于 2007-12-26 15:50 发表
我没要别人点连接看啊
我只是想请大家注意一下这几个关系

P6 microarchitecture -- Microarchitecture used in the Intel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 Xeon, Pentium III, and Pentium III Xeon microprocessors

Pentium M microarchitecture -- Updated version of the Pentium III's P6 microarchitecture designed from the ground up for mobile computing

Enhanced Pentium M microarchitecture -- Updated, dual core version of the Pentium M microarchitecture used in the Intel Core line of microprocessors.

Core microarchitecture -- New microarchitecture used in the Intel Core 2 and Xeon microprocessor families built on a 65nm process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Redirected from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Intel microarchitecture. For Intel processors branded as "Intel Core", such as the 65-nanometre processor codenamed Yonah and its variants, which does not use the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despite its name, see Intel Core. For the line of "Intel Core 2" processors using the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see Intel Core 2.

The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previously known as the Intel Next-Generation Micro-Architecture, or NGMA) is a multi-core processor microarchitecture unveiled by Intel in Q1 2006. It is based around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Yonah core and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latest iteration of the Intel P6 microarchitecture, which traces its history back to the 1995 Pentium Pro. The extreme power consumption of NetBurst-based processors and the resulting inability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clock speed was the primary reason Intel abandoned the NetBurst architecture. The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was designed by the Intel Israel (IDC) team that previously designed the Pentium M mobile processor.
...

[ 本帖最后由 lzy24 于 2007-12-26 16: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2-26 1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12-26 15:51 发表

C2D构架从形式上看确实类似P6构架,也仅此而已。
从内部结构来说,P6构架到Yonah就结束了。
K10是从K8改过来的,也改了几年,结果性能不济。
不能说AMD的科学家笨,intel的科学家聪明,花2年时间就改出个C2D来。

一个优秀构架在开始量产前至少需要五六年的准备时间。
至于那时候,没人会料到今天。

很同意啊~:)
我只是想表达Conroe更像Yonah, 而不是Prescott/Ceder Mi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59#
发表于 2007-12-26 16: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12-2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12-26 16:52 发表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extends the energy-efficient philosophy first delivered in Intel's mobile microarchitecture found in the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and greatly enhances it with many new and leading-edge micro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s as well as existing Intel NetBurst® microarchitecture features


麻烦你把它翻译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1 01: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