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8-4-15 17:33 发表 ![]()
) G- c Y- c8 |' Q# a: I5 [
5 b7 @$ p6 U0 P4 S" L音效,,都建立在48khz上的,,, ) t6 y% E0 w8 o
1 n) g$ H+ g' b4 W! |! H
双晶振不就很好解决了么,我很纳闷,N多楼上同好认为DSP和AC97,SRC息息相关压根就是个非常好笑的事情。
% s2 ]1 w; O1 I* G6 s/ _; R9 E: {, A' [: O, |: z
所谓的DSP,根本就是一块专注于音频处理的协处理器。和遵从冯.诺依曼结构的CPU不同在于,DSP的设计遵从哈佛结构,虽然全能性不如CPU,但是在专注某一项任务计算的时候,效率远在CPU之上。在VIA Evny24体系中,因为没有DSP参与,相关工作目前由CPU代劳。如果在VIA下一代芯片中,引入DSP协处理器,那么可以大幅降低CPU占有率,游戏,娱乐,音乐全能,从软声卡变为硬声卡。
- ]) F( i; f# u, v& w6 a% m8 M: f# @* Q$ |3 P7 b
播放DVD和多声道的时候DSP参与处理。解码后把多条48Khz的音频流交给I/O输出,单纯播放音乐的时候切换到44.1Khz,这时候压根也不需要DSP参与,它可以休眠。. R9 w' T" V0 s% v
1 L. V! W. @3 Z
再说了,就无视AC97标准又如何?龟腚是龟腚,怎么实施是另外一回事。我的声卡压根就仅仅支持44.1Khz,照样在什么地方都出声,虚拟杜比,软件EAX也支持。
- t" j) r! [/ S' v! E$ q, C3 y$ Z% s- ]# {+ i; \
到目前,我还没遇到一个不出声的游戏,一个放不出虚拟杜比声音的DVD碟片,我的卡仅仅支持两声道,44.1Khz 16bit。" W5 t; D% y8 b! z
, a$ E9 d g4 B! C- q
I/O芯片+DSP芯片这样结构的声卡,会具备神卡的潜质。当初MX200的成功也和这样结构的设计有关。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意思。$ m W* p/ _3 m& ~, j" W% y) V
3 Z# `( s2 `5 M2 W- m6 J& j
! j6 t7 A, z0 I6 h6 j" b引入DSP的目的只有一个:降低CPU占有率!否则在游戏里能让你比别人下降10%的帧率。看高清的时候多声道分离差,DSP和SRC,AC97什么的压根就没任何关系。如果哪天我们都是10GHz的16核处理器,估计加不加DSP就没区别了,但是现在还没到那个时代。2 ~- z! T s, s- s! s
6 Z) V% t8 U `( j3 g
3 r, H- O9 _+ g
6 {, v* f# A5 Y; Y
[ 本帖最后由 路歌夜多 于 2008-4-15 18: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