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空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AV APE 听感上的区别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9:55 | 只看该作者
chjjd 2009-10-28 20:49 * d7 x! u. v" {8 P! J
这个是有可能的。虽然说两个文件所携带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是在解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 u$ S! U; P: Q7 e( ~
( o! f! Z- g) o- T
蛋挞 2009-10-28 20:51 7 @9 E0 p; f! a1 ^/ F
自从听出WAV比APE,ALL更清晰、更饱满的声音后,就把所有APE转成WAV听了,然后硬盘就杯具了
3 h% r6 f; I& M) `7 F, b% R- ^/ I9 u5 e& G3 r! h
myancn  2009-10-28 21:08
0 K- n* `2 R; i7 k. a9 s我早就是这个感觉,WAV更暖些,APE/FLAC解码不一样,音色有区别。) v* r+ T1 s+ L  {: v; i+ n

% O" i- H7 t; K8 y$ n( E: G; Sketz 2009-10-28 21:44
* b4 {8 {' [) G% [6 l有这个感觉,wav比ape好,但和CD就听不出分别了.
+ `% [7 Y, H' r  a
; q4 s& k% z: W' G# ]; h- ?; ?fivegnat  2009-10-28 21:48
; V8 c0 i" J2 k; x, t1 h( M有烧友跟我说过....我不相信的!这下要试试了.......
- C. }6 Z, u( E  B. r2 X1 U
# P" x6 A* o! X% Y
6 l8 b2 r# s- a5 r5 Jrespectable  2009-10-29 00:21
* A0 B; g) v' K即使我用随身的听也有这种感觉
  h4 q7 S* x5 A* T# b2 v5 d# a: `$ L! T9 c6 ~
pkshan 2009-10-29 06:08 % ]. S9 w$ b6 j$ D) x( Q
這是foobar ape解碼的問題,1 Z2 U( a( L; F! S' ~
順便說下,不同版本的FOOBAR ape解碼插件聲音都有點分別(flac同樣),一般是越新版越差,  Z+ Q5 }. W* G* `9 ~: ^% E% ^4 O
功能越多音質越差,功能越簡單聲音越好
# a6 X, ]" A: R+ v7 D, y5 D音質有差異是因為播放時"時間"失真了(類似JITTER)- M4 z* K# t' A+ B0 o6 J
我以前在foobar優化版說明裡有提過
  K. `) D  q0 U( ?+ E
9 C; ^/ @3 P$ Knitb 2009-10-29 07:11
2 {5 }; `% u7 y# l! K+ A, r赞成LZ的观点
! \" W; a& Q, N! j6 ^8 y# `: I: O
fan-819 2009-10-29 09:52 9 q" l0 `7 ~7 J( X, i3 a4 O0 J8 ?
本来就差很多。。。我WAV都40+GB了。。。不过现在都在听CD....2 G- W+ G; h, I0 D0 Z  `) O; U8 Y
: q$ L! s- v* W  l' K, n
我要牛肉 2009-10-29 09:57 7 C+ i: ^8 Q8 j1 H  x7 s
听楼主这么一说,我回味一下感觉确实是有区别的,我马上去转了
; a3 D; f0 d* G# T& q  q: G8 q3 c1 w5 H2 v. W) v& D( c- {4 N
女人的选择  2009-10-29 10:01
$ ], r, g# e! E/ y- G& |. m4 f' @确实如楼主所说,  早发现了..............
7 |( j' G* r9 d7 d, P
# x3 @; W& ^8 Z, E3 b1 Mlightsea 2009-10-29 10:15
, n0 |+ L+ V+ h+ f) L2 t& L2 \1 ]+ A呵呵,终于有人提出来了
5 ]; v% B; T4 ~# f其实早就发现了. ]( c% m3 y7 D' P

- ~2 s2 ?! m* G- i新胆员 2009-10-28 21:50  # S6 O% m0 Y, W9 w
APE是无损的,这是对的,但直接播放ape与解压为wav的声音确实明显不同,wav的声音更真实、自然一些,这应该只与播放器解码过程有关,而与本身ape无关。
; S& n2 P, g8 r- J1 N. I+ @; ]# `  |, {
zhangtangily 2009-10-28 23:58  ! t+ D9 O- k. k: m6 d, ^; J
这个我倒认真比较过,有丁点差别。
) b. q3 |# p5 H8 Z/ O, d" Q8 S还碰到过一次,一张APE播放CUE文件,双击之后过将近2秒钟之后才开始播放,搞得我开始还以为读不了,这张专集每首歌都是这样的。排除电脑系统的瓶颈。" u2 \4 Q' h" @% H
后来解压之后重新压缩一次就好了。应该是读解压缩的问题。 8 m" S: g, K- N2 U2 P* W4 ~

! _& ^. a  e' @' [1 f! \/ xaffeii 2009-10-29 01:19  
' [0 k2 M' _) R* Y( DAPE、FLAC相当于放在压缩包内的WAV,毕竟有层压缩包(无损压缩算法)的的禁锢。
) q8 w7 c" \7 N1 A$ Q5 Y# y3 P, w: k7 V: L' o3 p# z, f
weimu 2009-10-29 08:39  
* d9 B: s7 P4 Y3 q低频的分别明显一点,是有驱别,不过差别,不细心听不出
6 Y& C! k- O: {  X4 c
" m, q- b* b! \& ?ape与wav的声音区别在早几年就有很多人听出来了,已经是共识了。至于ape是无损压缩,跟RAR压缩一样,是无损压缩算法,解压后数据完全一样,不需要插补什么,当然数据完全一样,听感是否一样已经是另外的话题了。
6 Z% N4 H; `, J$ @( g( f  F6 E( ^  g) Z4 }
新胆员2009-10-29 10:11  
/ o2 s. f# k* ?6 z. g: ^- w7 w哈哈,兄弟的听感跟我的完全一样。 以前我用入门国产功放和落地音箱,声音粗又大,但音色还是不错的,很容易听出ape与wav的区别。现在升级为较好一点的书架箱和胆机,听到乐器的余音更长,能够听到以前听不到的录音残响,才感觉到很多录音是在室内进行的,不过反而很难出ape与wav的区别,要是落地箱就好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的听力也在慢慢下降,这也是重要原因。另外劝兄弟一句,少谈理论的东东,这东西很深奥,我就很少谈,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11-2 10:0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白金耳朵啊 厉害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11-3 23:25 | 只看该作者
嘿,我听不出 64KBPS的MP3和 CD的区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11-4 00:07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对这2种听觉可能不同的,喜欢APE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11-8 09:34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主反复盲听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11-8 19:51 | 只看该作者
你盲听能区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11-13 21:12 | 只看该作者
某领袖说:社/会/主/义/好。; @8 H# c  ?0 b+ W8 q
然后n亿人就开始了社/会/主/义,结果了?
, w& v' ^5 _- ~4 z2 W! S' jlz老是说“轻微差别”,我希望扪心自问,到底是你真的发现了“轻微区别”,还是某金耳朵告诉你有“轻微区别”。呵呵,大家以此为戒,改进自己的认知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6:2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才30G,自从听出差别,全部转成WAV格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11-14 19:13 | 只看该作者
李时珍早在几百年前就对楼主做了总结了,散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11-14 23:38 | 只看该作者
西数硬盘还是希捷的存放音乐比较好?内存是哪个出来的效果比较原汁原味?主板和cpu有什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11-15 11:4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理论很伪科学,APE 和 WAV 不存在理论上的区别,如果有听感区别,那一定是播放器的问题,比如foobar,在播放 APE 和 WAV时, foobar 会使用不同的DSP,foobar 内部对APE和wav会使用不同的DSP,即使你在foobar的DSP设置页面不做任何设置,也同样会有DSP在工作,所以会造成听感的区别,要想突破这个限制,可以加载采样率转换插件解决这个问题,在DSP里手动加载PPHS采样转换插件,并设置在44100HZ uitra mode,可以保证ape wav没有任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11-15 12: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很有道理,听感有差别是因为播放器的问题。+ K$ _+ m  t% L9 l3 O7 G8 `
比较好的播放方式应该是用系统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关闭所有特效)播放wav文件,哪怕wav是ape或flac用foobar解压出来的。
! y% h; L- |4 m确实跟foobar播放ape或者wav的听感有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11-16 08:01 | 只看该作者
总结一下:能够进行自觉地或者不自觉自我心理暗示的人,都是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11-16 10:00 | 只看该作者
纯数字情况下,文件完全一致,排除播放器的影响的话,能听出区别只有可能是心理作用
6 t1 y" m( o6 a7 y0 n7 C
0 B; g3 }# ?  O3 n5 i永远不认为相同的0和1记录的数据通过数模转换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唯心主义害死人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9-11-17 00:06 | 只看该作者
纯数字情况下,文件完全一致,排除播放器的影响的话,能听出区别只有可能是心理作用
0 F% k+ A# ]; e" ^5 V' \" N" @7 ^2 X: Z! d& o) }
永远不认为相同的0和1记录的数据通过数模转换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唯心主义害死人阿( y  {% H' N! |( H
yqlfree 发表于 2009-11-16 10:00

/ U9 F7 m7 i7 `; }! T这道理谁都懂
; a3 o4 O2 M4 D7 u+ B$ \但这种说法几年前就出现了,而且耳机那边曾经有人组织过盲听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9-11-17 14:10 | 只看该作者
这道理谁都懂8 q* g1 V5 u8 B! x2 `5 ]0 f
但这种说法几年前就出现了,而且耳机那边曾经有人组织过盲听验证
1 L7 i6 c, q4 s& j; B. @1 M酷风 发表于 2009-11-17 00:06
4 P2 m2 t' V5 E! N, s. G
/ B5 |3 \/ G: h" M9 L
很简单,听的人本身就是有心理作用在的,耳朵不是示波器(就算示波器也有误差,不可能完整记录所有声波)。而且说回来,那些所谓的金耳朵本身可能对声音更敏感,发音单元本身应该相同的音符发出相同的震动,但可能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震动有差别,造成听感的差别。所以说数字音频听出区别的并不是音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从数字到声音出来这中间经过的环节太多了,任何一个环节稍微一点变动就造成最终的结果差别。
) t) s( S" U7 L) G+ s6 [4 ~: J2 ?
# K0 g% `. {; N) C( y& o' S就像同样的合唱,曲谱都是一样的,有人说卡拉扬83版好,有人说伯恩斯坦89版好,就因为指挥不同,乐队不同,合唱班不同,造成很大的听感差别。虽然数字音频区别没有这么大,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0 A8 {! T" \* u; b" @
( F+ [+ x( j$ K. ?& Q我的观点,争论什么APE和CD的区别,甚至一个数字音频从一个盘拷贝到另一盘的区别纯属无聊。就像有人说的,一个人上百万买的设备听砸玻璃脆不脆,一个人买了个小耳机听得泪流满面,关键是听音乐的人和听音乐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11-17 14:49 | 只看该作者
做个盲听测试就知道LZ在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11-17 23:15 | 只看该作者
很简单,听的人本身就是有心理作用在的,耳朵不是示波器(就算示波器也有误差,不可能完整记录所有声波)。而且说回来,那些所谓的金耳朵本身可能对声音更敏感,发音单元本身应该相同的音符发出相同的震动,但可 ...
) @8 x; i+ T  X  \yqlfree 发表于 2009-11-17 14:10
* ^2 N8 O4 x- |# K5 {
你自己回头看看,你到底想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11-18 0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idane1980 于 2009-11-18 01:57 编辑 3 `% g( K" m4 {/ V, M% E6 g
很简单,听的人本身就是有心理作用在的,耳朵不是示波器(就算示波器也有误差,不可能完整记录所有声波)。而且说回来,那些所谓的金耳朵本身可能对声音更敏感,发音单元本身应该相同的音符发出相同的震动,但可 ...- C5 ]7 L% V! n
yqlfree 发表于 2009-11-17 14:10
8 F8 x7 ~2 K  b  y2 Z& B( V1 ~3 I' y
你举的那些论据,都是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根本不能够支持你的论点2 w/ X; C) [7 y0 x( A# S
或者你根本就没发觉过APE和WAV听感上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11-18 09:40 |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192K的mp3已经足够满足我的耳朵了,
7 s' s0 @8 X  g9 S$ L6 ]/ YAPE、wav之类的也听不出有啥好,即使真如某些金耳朵说的那样比MP3有很大提升,我也懒得费那个劲去分辨
+ G0 Y8 y. B0 c- h5 j9 I' K
1 }( T5 F" g; P# G  p! C/ Nbtw:本人用MKIII + 集成声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9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