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kojibok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 Sandy Bridge 的情报

[复制链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1#
发表于 2009-12-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9-12-4 15:05 | 只看该作者
sandy bridge按计划是2010末或者2011初,ivy bridge最早也应该是2011年末吧。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4 14:36


按照现在金融危机的状况,这个时间表还有能大幅推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9-12-4 16:06 | 只看该作者
按照现在金融危机的状况,这个时间表还有能大幅推迟。
sleuth 发表于 2009-12-4 15:05



    说的好像金融危机只影响intel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12-4 16:43 | 只看该作者
sandy bridge按计划是2010末或者2011初,ivy bridge最早也应该是2011年末吧。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4 14:36



    推土机什么时候出来还没个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9-12-4 17:18 | 只看该作者
只转chuck moore的原话  不讨论(话说这是一幢歪楼)

- Each Bulldozer module is an optimized dual core
- Each Bulldozer "core" is capable of 2 loads/cycle; each is a 4-way out-of-order machine
- Bulldozer 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 Intel's hyperthreading design
- Bulldozer module can achieve ~80% speedup when running 2 threads (versus ~25% from hyperthreading)
- Multiple Bulldozer modules can share the L2 cache; and multiple of those (module? L2?) can share the L3 and NB
- Each INT scheduler can issue 4 inst./cycle; the FP scheduler can issue 4 inst./cycle
- "Over time" a Bulldozer "core" (INT only?) can be deployed in APU to work with GPGPU (for F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9-12-4 17:1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bull dozer推迟到2012年发布就杯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9-12-5 08:38 | 只看该作者
只转chuck moore的原话  不讨论(话说这是一幢歪楼)

- Each Bulldozer module is an optimized dual co ...
Sakray 发表于 2009-12-4 17:18

“--Bulldozer 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 Intel's hyperthreading design
--Bulldozer module can achieve ~80% speedup when running 2 threads (versus ~25% from hyperthreading)”

(1)与那个时候的相比?是90nm的P4,还是32nm的Sandy bridge?我个人推测的结果:其一,AMD对代工的工艺很有信心,能进化到22nm,然后与不明线宽的Intel的HT core比面积大小。其二,AMD的BD的CORE是一个极度精简的core,比如比如顺序模式等等,使得他自身的晶体管数极少。这样的话想吹单线程,那就是神话了。其三,AMD得到超越想象的技术,实现了超级跨越。我个人更认为这是神话。
(2)运行2个线程时,有~80%提升,呵呵,再次跃进,希望不要出现K10的情况,又是一个PPT的数据。
(3)希望AMD打我的脸,很看好AMD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9-12-5 08:42 | 只看该作者
按照现在金融危机的状况,这个时间表还有能大幅推迟。
sleuth 发表于 2009-12-4 15:05


可是现在Sandy bridge已经运行了,而且在IDF上已经展示过,跑得很欢快。就看有没有足够的压力,让Intel加速推出Sandy bridge,比如IBM的P7能够出现大规模的占有市场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9-1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Bulldozer 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 Intel's hyperthreading design
--Bulldozer module  ...
AMD11 发表于 2009-12-5 08:38

AMD在isscc2010要公开一种32nm核心,面积略小于10平方毫米(不包括L2)。个人估计是32nm下的K10。

根据sandybridge公开的资料和照片看,核心尺寸在20平方毫米左右(包括L2--L2大约2平方毫米)。
要是bulldozer核心和sandybridge核心一样大,那几乎就是K10的2倍大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0#
发表于 2009-12-5 10: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09-12-5 11:17 | 只看该作者
悲剧啊,INTEL太狠了,AMD好样的,AM3估计可以撑到2011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9-12-5 11:27 | 只看该作者
AMD在isscc2010要公开一种32nm核心,面积略小于10平方毫米(不包括L2)。个人估计是32nm下的K10。
据sandybridge公开的资料和照片看,核心尺寸在20平方毫米左右(包括L2--L2大约2平方毫米)。
要是bulldozer核心和sandybridge核心一样大,那几乎就是K10的2倍大小......
spinup 发表于 2009-12-5 10:35

可是上面不是说BD的一个基本模块不大于Intel的一个带HT的CORE么?BD做了这么多的扩充,能与K10比大小(同线宽的情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9-12-5 11:32 | 只看该作者
Moore都已经说了,是4 way ooo machine了。
既然提到的是bd,那当然是算32nm的了。我个人认为参考的是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0:43

AMD真是牛,希望不是吹牛的牛。竟然找到了人类科技的大跨越的方法和工艺。希望不是再次地K10的肥猫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4#
发表于 2009-12-5 11: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9-12-5 11:47 | 只看该作者
设计师就是这么说的,性能就算能吹吧,ooo能吹吗?
至于面积,设计师按照他的参考标准提供的数字。不同的人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1:38

不是000的问题,而是既实现了000,又能4 way,还能大幅度提高单线程,同时又增加了一大堆资源,去能做到一个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s Intel's。而事实上,目前在Si工艺上,Intel的领先绝非是他人能够轻易赶上的。所以我怀疑这个Moore的说法是不是再次肥猫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6#
发表于 2009-12-5 11: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9-12-5 12:11 | 只看该作者
随便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9-12-5 13:12 | 只看该作者
AMD在isscc2010要公开一种32nm核心,面积略小于10平方毫米(不包括L2)。个人估计是32nm下的K10。

根据 ...
spinup 发表于 2009-12-5 10:35


您真的认为核心面积非常重要么?
差一代工艺就找平了
而且,这个面积有可能是算上了环形总线和L3的局部代理的总面积。对于高端系统和服务器来说,我认为主要的面积用在北桥(含L3缓存)、IO等上边,比如Nehalem-EX。单个核心差几平方毫米其实不碍事的。

对于桌面,AMD貌似还是要K10顶住的,并没有打算上Bulldozer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9-12-5 13:25 | 只看该作者
面积的说法很含糊,还是要等等看吧。就现有资料,16核的intelagos需要2个8核mcm来实现。也就是说,32nm下,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1:57


不是AMD搞不定面积,而是AMD搞不定片上核心间的互联
Intel的环形总线使他能够塞16+个核心到管芯上,现在2D网格互联已经差不多了,这样能够塞64+个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0#
发表于 2009-12-5 13: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7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