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多媒体音箱,在听过bose Companion 3之后,有点体会
# Q7 i# C2 T! ^" }) T0 O* w u: V5 @! l6 z: Q4 {
1,材质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塑料音箱,一样出好声,是“木质音箱崇拜”的反例. M- K+ v! ~7 V( S( Z, ^
2,音箱大小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小喇叭,但声音好,是“大箱子崇拜”的反例
% z5 C5 B( O0 N- r6 M' L: u8 i, b3,2.1/2.0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 2.1,一样各频段衔接完美,是“听音乐必2.0”的反例 z% e7 X9 D4 s6 y8 o9 v0 ~
4,品牌无所谓,bose 也出了很多骗钱的垃圾型号,这是市场经济的顽症,不用盲目崇拜任何品牌
# v8 N: E6 H/ C. j3 ^. u: ]5,外观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外观太猥琐,没有普通hifi“高大威猛,高贵典雅”,但声音却完全不同。去听听Harman/Kardon就知道什么是花瓶了,不过人家长的就是好看。' }* K2 u$ [! n$ O
6,还有近声场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把书架箱直接接过来听,觉得更“hifi”,其实,任何音箱都有最佳的聆听距离,一般多媒体音箱和使用者的距离都在1.5~2米之间,大家可以留心下。
v; A" t0 s9 U/ o* J! @" {( `6 i( D0 n+ B, N( M9 ?$ l
前五条说的是所谓的材质崇拜、大箱子崇拜、2.0崇拜、大品牌崇拜、外观崇拜。这些调调听得太多了,没有几个搞搞好声崇拜的。要想知道什么声音好,多去器材听听吧,用不着天天在坛子里换电容修改驱动的,无聊。
$ T2 |) B3 E3 ]7 v2 n0 j; ^/ r! k9 j
本来最后一段话早就把前五条说清了,还有这么多误解...晕
6 o; L4 v$ l8 ?- I3 p& `
, Q* }& D Y. [* z: _7 I1,同意- k$ ]' E6 \, I7 h* k
2,如果LZ听多些好音箱就不会那么说了。单元物理上的差距是很难通过调音弥补的
+ Q) J( ^/ J( F2 `: T) E3,同上,其实Companion 3离所谓的“频段衔接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
. Z5 ~$ c/ f8 b2 g. q1 }3 ?4,同意,我感觉这点上最突出的就是燕飞利是了0 E/ J3 u! o" `) n6 ]- m
5,同意1 B& J' J& @$ h/ `5 X. y
6,确实,这个涉及摆位,对音箱的发挥相当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