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AMD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YY一个:安腾处理器的走向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9-23 1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1:22 发表

power和itanium能相提并论?..................w00t)


同样的市场定位,Itanium凭什么不能和POWER相提并论? Itanium在revenue上追平power/sparc是迟早的事。Itanium可不仅仅是Intel一家在玩, HP的分量会比IBM/SUN差很多?

对Itanium有兴趣的同志不妨看看下面这个PDF

http://hp-user-society.de/events/itanium/2006/vortraege/itanium_und_integrity_im_rechenzentrum.pdf



[ 本帖最后由 zaarath 于 2007-9-23 12: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0:40 发表
1 个人认为,如果能够4亿晶体管,跑3GHz来实现某个性能指标,就不用8亿晶体管跑1.5G来实现。前者是划算的。安腾的执行资源很丰富,但是频率太低,经济性很不好。另外,个人认为安腾的规模太大,耦合度又很高,上 ...

我尝试回到一下:
(1)安腾的庞大在于它集成了“太多”的缓存,尤其是3级缓存,如果拿掉一部分,集成MC,加上CSI,成本是不是要下降?
(2)指令发射与线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我接受的教育里,线程更多是从应用层次上讲,指令发射则是从核心构架上。也就是在多核中,指令发射宽度与每个核心相关,与其运行多少个线程没有关系。如错,请指正。:loveliness:
(3)异构核心一直是Intel现在研究的一个前沿之一,比如3核心+DSP阵列等,Cell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前景,只是PPE太弱了,在通用运算上效率非常低下。

[ 本帖最后由 AMD11 于 2007-9-23 1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9-23 1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aarath 于 2007-9-23 12:49 发表


同样的市场定位,Itanium凭什么不能和POWER相提并论? Itanium在revenue上追平power/sparc是迟早的事。Itanium可不仅仅是Intel一家在玩, HP的分量会比IBM/SUN差很多?

对Itanium有兴趣的同志不妨看看下 ...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9-23 1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3:04 发表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你说的这个正在消亡中,能有多大影响?
这个图是itanium相对power/sparc的图,按你的意思power/sparc也在走下坡了?
奇怪的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9-23 13:20 | 只看该作者
LZ真是牛人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9-23 13:21 | 只看该作者
从指令效率上,EPIC当然第一,power6的效率真是不敢恭维:p

65nm还160W,而且性能YY度不足,很像P4老路啊: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9-23 13:25 | 只看该作者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技术发展起起落落本也正常,发展顺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眼看没什么潜力的解决了瓶颈可能也会大跃进。x86那么多年前吵吵嚷嚷说不行了不行了,后来不是修修改改又走了这么多年,SPARC眼看也没什么动静,SUN都想托给富士通了,路子一变现在不又开始抬头了?老技术都能咸鱼翻身呢,何况后起之秀。

[ 本帖最后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1)我认为安腾的EPIC在条件分支上同等处理,直到分支结果得出后,抛弃假结果更多的是防止抛弃假结果导致流水线重来带来的损失,当然对减低内存延迟也是个好方法。集成MC可以得到更多的带宽,以填饱安腾这个怪兽的胃口。
(2)X86通过修补和技术的渐进,还有一段路走,但是要发生性能上根本性提高,将越来越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9-23 1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2:50 发表

我尝试回到一下:
(1)安腾的庞大在于它集成了“太多”的缓存,尤其是3级缓存,如果拿掉一部分,集成MC,加上CSI,成本是不是要下降?
(2)指令发射与线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我接受的教育里,线程更多是从应用层次上讲,指令发射则是从核心构架上。也就是在多核中,指令发射宽度与每个核心相关,与其运行多少个线程没有关系。如错,请指正。:loveliness:
(3)异构核心一直是Intel现在研究的一个前沿之一,比如3核心+DSP阵列等,Cell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前景,只是PPE太弱了,在通用运算上效率非常低下。
...


1 诚然,安腾集成了大量的缓存,占用了很大的处理器面积,但是别忘了x86也是可以堆积缓存的。如果给Nehalem堆上24M的L3缓存,性能也会提升。我们要除去缓存来看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比如说Penryn,总共4.1亿晶体管,其中6M  L2缓存大概占了2.9亿晶体管,剩下双核心只占了1.2亿晶体管;Montecito 17.2亿晶体管,砍掉24M的L3,即11.5亿,再砍掉共2.5M的L2缓存,共1.2亿,剩下4.5亿晶体管。别忘了Penryn的L1缓存还更大呢。也就是说,在核心晶体管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安腾可以塞两个核心进去,Core可以塞八个核心进去,四打一,安腾能不满地找牙么?

2 虽然理论上这样讲没错,但是实际当中还是要考虑到晶体管的经济性。不管是指令并行度的提高,还是线程并行度的提高,都可以提高性能。前者需要更复杂的核心,后者需要更多个核心。现在从各个公司的抉择上来看,都是更倾向于后者。事实上,安腾自己不也是执行单元吃不饱,要凭借着超线程在线程并行这个层面来提高性能么

3 我关心的是您提出来的通过异构多处理器来实现x86指令的高效执行问题。不知道您打算在安腾的核心上边集成什么核心来执行x86指令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9-23 1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3:32 发表

(1)我认为安腾的EPIC在条件分支上同等处理,直到分支结果得出后,抛弃假结果更多的是防止抛弃假结果导致流水线重来带来的损失,当然对减低内存延迟也是个好方法。集成MC可以得到更多的带宽,以填饱安腾这个 ...

我不是说预测机制啊,是说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SUN的SPARC T1/T2出了在整数方面出色外,其他的效率很糟糕,还不如SPARC IV呢。:(
不过,T1/T2在SUN Java VSM上整数处理表现得让人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36 发表

我不是说预测机制啊,是说猜测。

:loveliness: 哦,我理解错了,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9-23 13:45 | 只看该作者
EPIC把编译器做的很牛,而CPU其实是被做成in order的,但是指令并行度仍能很高可以想像编译器有多牛:lol:

但是现在看来power6做成in order的,靠SMT来补偿in order的损失,在他的领域也一样可以表现不错:wacko:

Itanium确实很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3:34 发表


1 诚然,安腾集成了大量的缓存,占用了很大的处理器面积,但是别忘了x86也是可以堆积缓存的。如果给Nehalem堆上24M的L3缓存,性能也会提升。我们要除去缓存来看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比如说Penryn,总共4.1亿 ...


尝试回答你的第三点,如果错或不可能,请谅解和斧正。
对于异构核心,为了实现X86体系的软件兼容(平滑兼容),可以通过CSI的方式,连接片外X86阵列,也可以简化X86核心,构成X86阵列,集成在安腾内部。不过后面的方案,成本比较高,前面的方案,对于高端服务器而言,成本并不大(不过这已经不是Intel的控制范围了,更多的是Intel维护CSI的升级,把CSI开放给各个系统商,以便能集成X86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Intel又同时加强了X86这一块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9-23 1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3:04 发表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如果这样比的话,看来Core2也在走下坡路了,intel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比96~99年少了不少。

[ 本帖最后由 acqwer 于 2007-9-23 14: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9-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3:51 发表


尝试回答你的第三点,如果错或不可能,请谅解和斧正。
对于异构核心,为了实现X86体系的软件兼容(平滑兼容),可以通过CSI的方式,连接片外X86阵列,也可以简化X86核心,构成X86阵列,集成在安腾内部。不 ...


我只是业余爱好者,抱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来抛砖引玉的,请您和各位老大指教

您提到的,安腾和至强通过CSI连接,现在Intel就正在打算,不是要统一插座么,如果用户希望能上安腾的系统,只要把安腾插在至强的洞洞里就行了
但是这样的前提在于,安腾平台上边的软件,x86上边都有,跑得也很好。要促使用户使用安腾,光是兼容是不行的,安腾的性能必须领先,不然用户直接使用x86不就行了么。
我相信,安腾和至强的异构系统Intel可以做的很好,毕竟在开发CSI的时候应该就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关键还是操作系统上边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9-23 14: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18M和24M的性能差距也就5%,集成MC并不需要性能明显提升,只要能降低成本和功耗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9-23 14:09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说,到了08年之后,安腾和Nehalem至强就同场竞技了
如果安腾不能胜过8核心的Nehalem,就不用出门和Power PK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9-23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4:09 发表
不管怎么说,到了08年之后,安腾和Nehalem至强就同场竞技了
如果安腾不能胜过8核心的Nehalem,就不用出门和Power PK了……


估计是胜不了了:wack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4:00 发表


我只是业余爱好者,抱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来抛砖引玉的,请您和各位老大指教

您提到的,安腾和至强通过CSI连接,现在Intel就正在打算,不是要统一插座么,如果用户希望能上安腾的系统,只要把安腾插在至 ...


操作系统上,我个人认为:现在可以说问题并不太大,windows、Linux和Uinux支持安腾的都不错,至于异构方面,现有的操作系统通过SP的方式就能很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8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