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524|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个贴 AMD,痛并快乐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2 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Rookie 编辑:Rookie 2007-11-22 08:26:34 856 人阅读 [投递]


与AMD的八脚Spider全方案解决平台相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Mubadala发展公司以6.22亿美元收购其8.1%的股份似乎更具轰动效应。为了保持和Intel的长期对抗,AMD选择了从石油酋长那里找钱,这是因为目前AMD的财政状况相当窘迫。今年以来,AMD全年预计亏损16亿美元,债务为53亿(收购ATi带来的沉重负担),现金流只有15亿,寻找投资似乎是AMD必然的选择,中东财神的投资使得AMD账面上增加了6.22亿的现金流,可谓雪中送炭。

而新鲜出炉的Phenom的时钟偏低和性能平平似乎都反应了AMD现在举步维艰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收购了ATi号称强强双A组合的AMD到底怎么了?

曾亿当年,AMD何等风光?AMD潜心研究的K8架构破茧而出,Hammer给于Intel重锤一击,之后AMD又领先Intel推出Athlon 64 64bit处理器和Athlon 64 X2 双核处理器。AMD自豪地声称他们是处理器之王...

反观Intel,一向以领跑者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Intel也不得不推出跟风产品,面对AMD的双核攻击,Intel别无选择,他们只能将两颗滚烫的CPU核心放在一个封装里。这就是Intel的双核产品,为此AMD含沙射影的称自己的才是真双核,一些玩家甚至也以胶水双核来嘲笑Intel。但事实上在AMD产能无以为继,双核短缺的情况下, Intel的Smithfield却几乎击败了AMD。

继双核的成功之后,AMD决定把多核策略进行到底,他们决定推出一款"真正四内核"的处理器,所有四核都在一个硅片中,AMD的目的很明确,由于在架构设计上先天不足,Intel即使在跟风四核,也无力和AMD抗衡。事实证明,AMD确实拥有架构优势,即使Barcelona延迟推出,但对于Intel仍有杀伤力。

但AMD显然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产品使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小东东就是Intel的Centrino迅驰处理器。

Centrino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低功耗,高性能等优势使得它成为了用户,厂商和媒体眼中的宠儿。事实上,即使单纯从性能而言,Pentium M也胜过了同门的桌面兄弟,更不用说它有效率更高,功耗更低的优势。本来被Intel定位于小弟弟的Pentium M转眼之间成为了Intel当时最成功的明星,并被Intel推上了主流设计架构的火线。

Intel随即取消了基于Netburst架构的Tejas CPU,并开始设计基于Pentium M架构的产品。Intel位于以色列的Pentim M设计小组成为了Intel的王牌设计室,而Intel的官员们也可以用迅驰的成功来为此前的不小心失足而辩护。

这已经足够了,关键是Intel认识到了Pentium M的优势,而AMD却并没有意识到,高效节能仅仅数字而已,但这已经花费了Intel一段时间,此前他们疯狂地追逐高主频处理器而忽视了市场的需求所在。遗憾的是,AMD却仍然认为Intel的Conroe只是一款性能低劣的CPU而已。

公平地来说,与半导体龙头Intel相比,AMD是一家规模小得多的公司。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财力,人力设计不同的产品,Athlon 64 X2已经足够他们忙了。直到最近AMD将注意力放在了设计Barcelona,建设新工厂以及策略更快的产品等等,对于一家单纯的CPU公司而言,一切都很正常。直到AMD收购ATi以后。

对于2006年业界最重大的收购事件,分析家众说纷纭。一些人士给于了好评:AMD真的需要自己的核心逻辑芯片,而不是完全依赖第三方的Nvidia或者VIA;但另外一些分析家则持反面意见:收购ATI将使AMD背上沉重债务,同时将失去Nvidia这个关键的伙伴。尽管AMD一再声称将保持和Nvidia的亲密伙伴关系不变,但事实上ATi的产品必然要和Nvidia形成竞争。

AMD则认为,ATi的GPU技术可以整合在未来的CPU中,这是他们收购ATi的重要筹码。与Intel相比,AMD似乎总有更为超前的意识。

AMD从CPU市场的全线败退起因是Intel的Conroe处理器。早期的谣传说Conroe性能平平,这当然是基于此前Netburst架构的预测。但这显然低估了Conroe的战斗力。在Intel  2006年中发布Core 2产品线后,Core 2不仅在性能上超过了AMD最强的CPU,而且拥有更低的频率和功耗。Intel终于搬掉了身上的重锤。

AMD还是竭尽全力来挽回败局,他们潜心打造65nm工艺技术和Barcelona处理器。糟糕的是,ATi图形分部的DirectX 10 GPU再次延期,而Nvidia已经早早交付了支持DirectX 10的GeForce 8系列GPU。一直希望摆脱低价形象的AMD被迫再次玩起了价格游戏,但效果并不好,尽管处理器销售量有所增加,但财政损失却接踵而来。赔本赚吆喝成了AMD必须面对的窘境。

终于,在2007年Q3,AMD发布了Barcelona处理器,而最近桌面的Phenom处理器也刚刚发布。可惜,Phnenom无法上到更高的时钟,65nm工艺已经落后于Intel的45nm工艺,因此性能无法和竞争对手相比,功耗也没有优势,AMD仍然得继续他们的价格战争。

尽管AMD处境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前途渺茫。至少在图形方面,3800系列GPU对于刚刚融合后的AMD是个不错的开始。是的,3800系列GPU在性能方面仍然落后于Nvidia,但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它已经足够用了,而且它的工艺要优于Nvidia,成本也更低。同时,Nvidia的8800 GT也出现了短缺问题。

而新的790FX芯片组也大有希望,与Nivdia同类产品相比,它的功耗更低,对多GPU功能支持也更为丰富和灵活。

AMD 42亿美金吃下ATi的豪赌是否能够成功,中东财神的6亿美元现金能否给AMD足够的缓和空间?答案似乎仍不明朗,但无论是对于用户,媒体和厂商,他们都需要有一个顽强的公司和Intel战斗,获得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价格和更多的竞争;要知道,在Intel的强势下AMD已经生存了将近40年,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会很快倒下。

[ 本帖最后由 bwdinlife 于 2007-11-22 08:5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08:53 | 只看该作者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文章: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1-22 08:54 | 只看该作者
Nvidia的8800 GT也出现了短缺问题。

因为太火了。。素以短缺。。。。物以稀为贵 - - 。。。。这好像不是坏处吧。。。88GT要是堆一仓库没人要你说他垃圾还行。。

尔乃AA饭。。。。鄙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1-22 08:56 | 只看该作者
呃。。原来是转的。。。。。顶一下LZ。。。。发好文大家共笑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22 09:41 | 只看该作者
2楼解释一下这文章什么地方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22 0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ldwildwest 于 2007-11-22 09:41 发表
2楼解释一下这文章什么地方不好?

由于在架构设计上先天不足,Intel即使在跟风四核,也无力和AMD抗衡。事实证明,AMD确实拥有架构优势,即使Barcelona延迟推出,但对于Intel仍有杀伤力。

废龙的杀伤力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发表于 2007-11-22 09: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22 09:54 | 只看该作者
近来AMD的枪文真多。:whistl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22 0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11-22 09:44 发表



废龙的杀伤力在哪里?


价格?
其实我的意思是没必要用“这么不要脸”这种话。
intel一家独大对大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22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ldwildwest 于 2007-11-22 09:41 发表
2楼解释一下这文章什么地方不好?


选择性失 明?
现实中只看到amd负债.cpu落败.不能大面积铺货.gpu落败.
790fx失败...还蜘蛛平台咧.
但是文章中在写出这些现实的同时.却反复强调"快乐着"..
去哪看amd的快乐?快乐就不用卖股融资
原帖由 wildwildwest 于 2007-11-22 09:55 发表
价格?
其实我的意思是没必要用“这么不要脸”这种话。
intel一家独大对大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amd市场占有率掉到10%, k10打不过扣肉卖1000
3850打不过8800gt卖999.
这对那些中立fan有什么不好?

[ 本帖最后由 naze 于 2007-11-22 10: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1-22 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11-22 09:44 发表



废龙的杀伤力在哪里?

由于在架构设计上先天不足,Intel即使在跟风四核,也无力和AMD抗衡。事实证明,AMD确实拥有架构优势,即使Barcelona延迟推出,但对于Intel仍有杀伤力。


你看文章不联系上下文吗?那时扣肉未出,以站在的AMD的角度针对当时PD的局面而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22 1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ldwildwest 于 2007-11-22 09:41 发表
2楼解释一下这文章什么地方不好?


某些人眼里P4一直完胜K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89度热水 于 2007-11-22 10:06 发表




你看文章不联系上下文吗?那时扣肉未出,以站在的AMD的角度针对当时PD的局面而言的

事实证明,AMD确实拥有架构优势,即使Barcelona延迟推出,但对于Intel仍有杀伤力。

请告诉我们,用来证明的事实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95%-99%的Afan支持amd的理由
无非就是amd价格便宜.有性价比.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为什么amd有性价比
还不是只有amd落后于intel时候才这样.说得难听一些
只有amd做跟屁虫的时候才有性价比

[ 本帖最后由 naze 于 2007-11-22 10: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11-22 10:12 发表



请告诉我们,用来证明的事实在哪?


以AMD的角度,针对当时的PD架构而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07-11-22 10: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1-22 1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89度热水 于 2007-11-22 10:19 发表


以AMD的角度,针对当时的PD架构而言啊

别人写的是事实证明,而不是AMD高层的yy,PD时期哪来的Barcelona?

而且,如果AMD推Barcelona的预订对手只是PD的话,这种公司还是倒闭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ldwildwest 于 2007-11-22 09:41 发表
2楼解释一下这文章什么地方不好?


文章的主观色彩太浓, 而且主观意见很可笑,k8不是潜心研究出来的,是买来的, DEC倒闭后alpha EV6总线技术和处理器一并卖给AMD,本来64位的处理器被当成32位的k7来卖,消化了以后再卖64位k8, AMD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还好意思称CPU之王?

两个学生,都不笨,一个花了很多精力在学习,一个考试的时候偷看,偷看的考好了就是全班第一名吗?

曾亿当年,AMD何等风光?AMD潜心研究的K8架构破茧而出,Hammer给于Intel重锤一击,之后AMD又领先Intel推出Athlon 64 64bit处理器和Athlon 64 X2 双核处理器。AMD自豪地声称他们是处理器之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1-22 1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11-22 10:28 发表

别人写的是事实证明,而不是AMD高层的yy,PD时期哪来的Barcelona?

而且,如果AMD推Barcelona的预订对手只是PD的话,这种公司还是倒闭算了。


以文章的角度来说,后面跟的是
但AMD显然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产品使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小东东就是Intel的Centrino迅驰处理器。
"

至少写文章的人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1-22 1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wdinlife 于 2007-11-22 10:38 发表


文章的主观色彩太浓, 而且主观意见很可笑,k8不是潜心研究出来的,是买来的, DEC倒闭后alpha EV6总线技术和处理器一并卖给AMD,本来64位的处理器被当成32位的k7来卖,消化了以后再卖64位k8, AMD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公 ...


如果从K7到K8不算潜心研发的话,那么请问K7时代的P4到K8时代的P4又算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9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