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电脑音质永远比不上传统HIFI组合?讨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10-3 2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生相随 于 2008-10-3 16:13 发表
' U  g: ~) t' S要达到同样的效果,采用PC形式成本也不见得省{excl:]
. C7 o) O- @' k" ^3 l
:thumbsup: :thumbsup: :thumbsu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8-10-3 23:35 | 只看该作者
:) 经过俺的木耳试听,HIFI的特点就是低音比较闷,高音比较刺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ojy 该用户已被删除
63#
发表于 2008-10-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8-10-4 14:5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没大区别

有区别都是形式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ojy 于 2008-10-4 14:36 发表 1 ^: v' x* g6 K& |4 h& |" G
目前家用电脑是没希望了。就是原版抓轨进硬盘都没有CD直接播放好,想接近都不行。

! d0 t# z+ v: }- E( U+ t
' j" D: E" @" F5 N关键不在于抓轨, 一般不是超请注意称呼用词。的CD-ROM都能精确到98%
( Q0 k( ^* N2 P2 a而在于声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8-10-4 18:56 | 只看该作者
"永远"这两字用得不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C有机会成为HIFI终端,不过不是现在,在不久的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10-5 03:35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利益问题吧,各自圈着自己的阵地,音响也是个系统,如何搭配也是关键,PC的软硬件规格和传统音响有差异,衔接问题罢了,倒也不是永远这样,没准哪天融合了呢?7 I9 C* y4 e* f) Z8 d  F

+ t6 M+ T  d* Z3 X& L2 w3 Q可以说PC厂商不懂做音响,音响厂商不懂做PC,双方如果能协商解决OK,难说PC比不上CD: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ojy 该用户已被删除
68#
发表于 2008-10-5 03: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10-5 08: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9 ^; f- W0 L( F
论点1.  `0 {7 G4 g, v2 q3 Z: P$ {
.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上的音响是在DVD上即直通功放器到音箱.而电脑要经过光驱到声卡解码后再输出到功放,中间经过许多软件,而这些软件解码并不意味要兼顾各种频率放大系数,因此在设计上肯定有些不如人意.所以它怎样也比不上传统的音响质量好. "。+ P& {6 p9 u) [/ M/ ^. P
0 f7 K9 W/ M8 o  y反驳: 在高端声卡领域,都有直通这个蹲下,因此不存在上面的问题.- O  w  c3 L" A* f; f% P' z* w  g* B* _+ s5 ?: K
) g& Z  H! A2 N. E& w
论点一,错误。我们先假定:PCHIFI是使用光驱播放CD,然后声卡输出数字信号到外置DAC;传统HIFI(以后简称HIFI)是用了专门的转盘,输出数字信号到DAC;两者后端都一样。$ K/ y: t" U# p3 v( F: R* u
       在这种情况下,PCHIFI相比HIFI的劣势在哪儿呢?就是Jitter。音频流信号从被读取出开始,无时无刻不受到Jitter的干扰。PCHIFI的音频流信号离开光驱后,先要到主板上转悠一圈,然后才来到声卡,然后输出。而HIFI前端只使用了一个转盘,所需步骤少,自然同等条件下受Jitter影响较小。这还没有考虑高价转盘可能采用了高精度的时钟。
& z  R3 M4 _# G- D7 V       另外ASIO是输入输出直通,其目的是减少声卡输入到输出所受操作系统的干扰,直接和硬件对话。不过跑得快和跑得准是两码事,减少延时不代表能减少时差。6 `5 p1 {) D$ i8 {1 l- j; F

  Z7 g, s7 w# N' z7 V; L  m9 E
http://bbs.avtime.cn/thread-178902-1-1.html    这篇文章我也看了,不太同意作者观点。作者也说当两者同时接外置DAC时他没听出差别。但是我敢打赌,当后端回放设备足够的时候,PCHIFI肯定不及HIFI。别说我不将道理,这个和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永动机一样,我也绝不相信就目前的硬件水平,音频信号在机箱里转悠一大圈之后Jitter还能赶得上专业的转盘。
0 E+ E3 H# ^6 h: b( p+ e7 I
+ @  A, \: j  s4 H  X, Q) z 论点2.6 f* ! a. i+ 5 r: b( |& k5 l& g  x6 e9 `$ K
    软件解码不比硬件解码好。- F# I' c, |$ D6 o$ C2 K* K6 M' a# \! X: N+ S. c. h2 a
    反驳: 无论软件解码还是硬件解码,一切都是软件而已,都同为是人去写代码编出来的东西, 不过所谓的硬件解码只是将软件写进了芯片里面在处理速度上更有优势,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理论上硬件解码做得到的软件解码也能做得到。
( b! m8 D1 d' n0 U+ g
2 g( M, \& q+ p( A* n- u" o& ^6 R* B
& O) F( }' p3 T* |+ R6 R. a% b2 M'这个我同意,理想情况下除开基本硬件以外,其他的都可以用软件来做。9 ~" c! N+ L3 U8 q. o
% t/ ^% Y6 _9 x* W
: [' Y, E* y- g& F  [9 h到此,小弟有一问题不大明白, 声卡+DAC 这种架构, 是不是意味着不管什么声卡只要有数字光纤输出接口,接上个DAC那最终效果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了?把解码部分给第三方的DAC解决,那声卡还有什么用?
8 G% L+ y3 g; ~; A5 }& k" ?% d+ x- T& O3 b
       声卡的作用是把音频信号传输出去,虽然基本上不用它做什么,只起一个接口的作用,不过还是非有它不可。虽然这个接口理论上用个USB或别的什么接口就可以代替,不过别忘了,PCHIFI是有操作系统的,这个家伙很固执,音频信号只肯传给声音设备,别的设备它不给。当然这个也可以改,不过目前还没有改,不是么?
* A' N; B1 b) H8 F- u6 d  ~       这里还要说的就是,数字信号从声卡传输,问题最大的还是Jitter .在数字部分做得越好的声卡Jitter也越小。这个可以自己去看声卡的数字输出测试,不同的声卡像声音分离度等等都不一样。那些想廉价声卡数字输出和高档声卡一样的,别做梦了。{closedeyes:]
& f5 X# Z0 ~: U       另外,板载声卡就是数字输出也要受SRC的影响,这同样是一个固执的家伙,不管过来的音频信号采样是多少频率,它都“好心”的把信号转成48KHz的传出去。

7 d6 ^- V8 ?' U1 X5 f) l# z
8 t7 G% K; y# g" }% f& [, V5 l# @0 ^
最后要纠正楼主的一点是,HIFI就是高保真。音染有的是没有办法,有的是权益之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箱子把高频部分染得挺亮,初听可能觉得很过瘾,不过时间长一点你就觉得累了。又或者把声音染得偏软,听女声倒是柔美动听,不过一放男声都变人妖了。所以想要自己系统的适应能力强,或者要听元素很多的音乐,比如交响、歌剧,就要追求中性无音染,接近真实的声音。
3 c9 n' A+ ^0 y0 {: h- aPS:其实我个人倒不是很反对音染,原因就是我穷,HIFI不起来。买对声音偏暖的箱子,看爱情动作片那叫一个爽。{lol:]男声?我对男人不感兴趣。{closedeyes:]
. x8 ~7 E) F4 }, ~; i# T0 Y) X# p: T( F6 a* f3 }
* C0 q7 r* J1 I4 i; F2 E& C4 t* ?
PC机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既可以听歌,又可以玩游戏,既可以看爽片,又可以上论坛灌水。兄弟们何必要拿它和专业的音频回放设备较劲呢,这是一个全能化和专业化的差别。就例如皮卡,能拉又能跑,还可以越野。结果你非得拿它和专业的跑车斗气,即便是你砸了大钱把皮卡改得和跑车差不多快,那你拿同样的钱来砸跑车不是更快?
* v, p2 j6 z" Q3 `& J1 L0 S, l0 D3 i) p; Q  V  ?% X
[ 本帖最后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10-5 08:38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猴累。{closed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8-10-5 11:23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啊{blush:] {blu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8-10-5 1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38 发表
6 ~. V# j, v6 W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  n- D8 w$ d, f! U6 X8 H
论点1.
' ~: A4 P# E% Z1 o# |, U  e% l.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 ...

( z' m" n- Y* V8 G数据从光驱到南桥到北桥到内存到CPU再出来到北桥去PCI槽最后到声卡IO之前,根本不存在JITTER问题,因为数据传输的格式并非音频信号,跟其他硬盘光驱上出来的数据一样,这种模式下光驱读取CD的方式就是抓轨,而不是CD播放。只有是CD播放模式读取时光驱数字口输出的SPDIF信号才存在JITTER问题,不过并不会经过主板和CPU,而是直接连接到声卡的数字输入端。5 I: i9 T8 h5 Z
5 e% K5 E5 m* s3 |8 y9 a
拿光驱做转盘用光驱的SPDIF输出=SIGH气,反正都是要换碟还不如直接买台机,PC上就是为方便用巨硬盘听APE和FLAC,去到L22+MC15就差不多了,省事。台机,DAC,咸菜,功放和音箱的配搭,留给有时间有MP有米的人慢慢折腾好了,我吃快餐,平靓正就够~~
) \7 ]  u  A3 U# s$ D1 u% c( f; @: x. a4 ~# ?% L
今日又发傻,DUB了这么多字-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8-10-5 13:52 | 只看该作者
  冥顽不灵。1 V- v: C, ^  {3 G9 P. b
  一天到晚就抱着Jetter不放,我倒想问问你,你能听得出来Jetter误差带来的那点音质区别?!
& z9 o8 d5 `8 b7 Y3 g  恐怕得用其价格数以万计的设备才能听得出来这点小小的差距吧?
9 ?/ `* m  X- v- G! \  y6 g  当真当你有其价格数以万计的设备的时候,你会用PC玩Hi-Fi?呵呵,我不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10-5 14:00 | 只看该作者
  Hi-Fi的本意是什么?是用音响设备还原最忠实的声音。
3 s. Z+ L0 g/ M2 E1 W5 k/ E  可是呢,不管你多少钱买来的CD,且不说灌录的过程,灌录之前就已经被效果器、均衡器甚至还有更多这种器那种器的蹂躏得面目全非了……
& g7 X1 S  d* _+ P  你再多钱烧在音响回放设备上,你也根本不可能听到最忠实的声音!
; k6 x! A8 I7 f5 g  所以,现在的Hi-Fi就变成了“用音响设备回放最好听的声音”,注意,是“回放”,而不是“还原”了。可是这个“最好听”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形容词,因人而异。
( y& @# B, M! H- W8 o# j! Y' P' H  所以,我还是认为:“自己觉得好听就行了”,别盲目跟风去烧Hi-Fi设备……
3 i$ m- O7 P9 D  就像“单反风”似的……害了多少人,想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3 t" q6 J) Z, q8 U
3 F9 X0 x, A2 u: m, ^) v& _[ 本帖最后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5 14: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10-5 15:43 | 只看该作者
我眼里只有HIFI,没有PCHIFI{glare:]
, z7 N, ~8 {" f* [7 l* t  O; ~4 T' K6 S# A, u: H& Y
目前用PC做音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10-5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3:45 发表
3 f4 J3 C# R: t- Z1 V
/ w. h# W2 }5 E% f$ ^& u5 E, c: q
% d4 ~) E) C! c0 y我不懂,哪有你懂啊{titter:]你自己说是请教,事实却是你在教课......+ {2 c& o7 c5 n" g. K5 d1 F
1年烧程,开始创新A4直推,不满意没几天换了x-fi6 [! a- E7 f2 V* R" @
过了几天听说pc要数字输出才好,搞了台lavry da10解码. c- m  H, T$ U5 _# E
又没几天据说x-fi数字太烂了,96 ...
. o; [0 z  V. p8 y$ G: @" A: ?! p

) ^9 W  Y# L) U# B# k# b  ]  o5 W% n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像我只能在方向上给菜鸟解解惑。期待能与阁下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8-10-5 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5 14:00 发表
0 w+ d/ r" x& O) W: a: j  Hi-Fi的本意是什么?是用音响设备还原最忠实的声音。- ]5 W- g3 I# U+ u- ?6 L
  可是呢,不管你多少钱买来的CD,且不说灌录的过程,灌录之前就已经被效果器、均衡器甚至还有更多这种器那种器的蹂躏得面目全非了……* g  H! @, u4 I* i
  你再多钱烧在 ...
2 T! h; B% L  |+ t* Y

  Q* g% t" |3 u3 \$ z音乐发烧和各类发烧都一样,在不断探索中不断获得乐趣,有些人越烧越迷糊,也有修成正果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2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38 发表 ! M5 }7 Z- ]6 \% h0 _
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
7 ?9 Q: i  i) q) ~6 y  ]! e' c) `论点1.
! ~* S' Z( R. `6 r1 f1 z  d* b# D.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 ...
( S/ j# P  c3 a' N( Q: m& j

- I/ R# P+ _9 G: t0 S1 f# p  r{happy:] 首先得感谢阁下慷慨发表自己的看法0 [. V' m( p  U3 J4 S' G
但文中的反驳观点并不成立& N# E6 s6 s: [; A( u2 i; J8 H
原因在于, 无论PC中有多少jitter, 最终只需要关系的是 声卡传出去的部分的jitter.
; t8 e4 a3 [& p$ R' c+ d4 FPC上所有传输都是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会有一个组合及解释过程, 必须等到全部组合完毕及解释完毕后才开始下一步操作, 并不像传统的模拟信号及直接处理的原理, 它们不会等待, 而是来了多少就处理多少处理完后就传走.而PC因全为数码所以不存在此问题, 因为它也不能这么做, 它之所以被称为电脑, 因为它有智能, 它会一直等待直到数据全部到了后再作进一步操作.所以PC首先提出了"缓存, 内存"这一观念, 收到的信号在未处理之前都放在这块地方, 而缓存的响应时间是以纳秒为单位的, 就算这个jitter对音质有影响, 别说人就算用最高端的高科技设备去测量也很难测得出来.这种jitter远比机械结构的传统CD优胜无数倍, 这就是PC的优势.2 a- E/ S! }4 V; B* u
就算世界上最顶级的CD机也做不到千分之一的效果, 这就是数码的优势.
  g, @- J, ^: R! r而根本不需要去担心CD机的JITTER, 主板什么的JITTER, 这一切早已被PC的设计者完美地解决了.+ F4 @1 G6 a% ]9 g8 E' e
& n; Z. H, ?% o" s$ M2 _3 n8 ^  ?! W
而传统CD机是读多少就丢给D/A解释多少一条龙下去, 而CD机因为是机械结构, 延迟相当大, 所以对音质的影响是很致命的.' z- _/ P4 s$ \- Z; d
关键是要知道, 什么情况下的jitter才会给音质造成影响; K6 j7 {; \5 @% _2 M! Y; V* I
那位XX忘了名字了那老外工程师的翻译文中里面所提及的所有jitter, 那是翻译不好, 那老外的意思是说明什么叫jitter, 而不是要说明他所列举的jitter都会对音质造成影响..) x/ Y: Y/ |& I0 {9 N

& i7 Q  D! E8 |9 M+ w& F) @) B补充一点: 就算PC的所有JITTER都对音质造成影响,那也是以纳秒为单位的jitter, 对于什么东西都直接处理的传统CD组合, 也是胜过上千上万倍.: i9 B" ~, o  X) Y. m

% h3 O* x6 E4 ]8 a; u* x[ 本帖最后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5 20: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2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8-10-5 12:20 发表 ( l3 E6 U2 V4 Y2 g

$ `8 |. X3 d  x/ W, r数据从光驱到南桥到北桥到内存到CPU再出来到北桥去PCI槽最后到声卡IO之前,根本不存在JITTER问题,因为数据传输的格式并非音频信号,跟其他硬盘光驱上出来的数据一样,这种模式下光驱读取CD的方式就是抓轨,而不是 ...

7 j& t) z0 L: v* V1 Y  ^! u/ m) N
* v$ i( s; A$ Y$ m4 sIntel及AMD芯片技术及微机架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 并不是传统音响厂商, CD机厂商可以相提并论的.- k- f/ z9 t% g$ Q& V
而北桥掌管的光驱搞个数字输出仅是为了方便, 所谓的直通是为了降低系统负担, 如果说那样能提高音质实在是可笑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8-10-5 2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5 21:02 发表
8 m' N) i9 |% T1 Y
" Z& d, c& X) U8 ~# }- Y/ h# b7 _8 ?8 ^4 x
Intel及AMD芯片技术及微机架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 并不是传统音响厂商, CD机厂商可以相提并论的.+ i7 S$ Y) O: R1 k
而北桥掌管的光驱搞个数字输出仅是为了方便, 所谓的直通是为了降低系统负担, 如果说那样能提高音质实在是可笑 ...

5 e2 R: Y, h  l  S越扯越远,你还没有理解光驱的IDE或者SATA口传输数据跟SPDIF输出音频数字格式的差别……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直通”与否的问题,但有一点是事实,光驱SPDIF输出用的晶振不是什么高档货,再加上廉价无屏蔽的传输线和机箱内部的电磁污染,徒增JITTER和波形失真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10-8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