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VLI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吧,高速信号在PCB上的导线中传播的形式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8-10-12 12:42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也没错  但是阁下可能不熟悉无线通信    看来方向不同考虑方式完全不一样.....

我以前本科搞微波通信的   本科毕设是捷连磁通门无人机导航控制   信号收发部分的跟据是完全按照天线理论来考虑电磁波瓣的辐射级数   天线振子的横截面积长度都跟波长有严格要求  经常是好不容易把调频信号送出去万事大吉   单就这样的开路天线产生辐射波并保持传递都很困难   别说闭路还要产生辐射了   天线振子已经是面积长度各方面都要符合要发送的LC开路   实验板子一个振子根本没用信号要不了几个拳头距离就衰减的不见了  两个特定距离平行天线阵保持电磁波瓣宽度是最基本的....  小功率下还送不远  最后用的还是其它的天线    就不扯远了....   

因此我觉得闭路里的东西如果那么容易就辐射出来那么完全没必要那么呕心沥血搞天线.....   至于阁下引用的文章里面说所谓跳线裸露的接线口都能泄露辐射   我觉得那些玩意充其量是信号干扰   跟严格定义的天线简直差距太大了   也就是说  跟机箱能不能屏蔽关系不大  而是这种不连续的波根本烂泥扶不上墙   自己衰减的都不见了  况且电磁辐射的叠加需要同向量同频率同相位一堆条件  搭天线也不是我码100个天线然后信号强度就能增加   连GSM手机发送接通信号的能级简直不是一回事     因此我觉得你我的概念并没有冲突   只不过最后自己把主贴编辑掉了原话已经没有    我也实在不想在这个论坛继续讨论这些电子基础类话题了.....  没有什么意义  知道这玩意不靠谱就行了...

[ 本帖最后由 QQSFF 于 2008-10-12 12: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SFF 于 2008-10-12 12:42 发表
你说的也没错  但是阁下可能不熟悉无线通信    看来方向不同考虑方式完全不一样.....

我以前本科搞微波通信的   本科毕设是捷连磁通门无人机导航控制   信号收发部分的跟据是完全按照天线理论来考虑电磁波瓣的辐射 ...



呵呵, 测EMC的时候是用相距10米的天线来测试.

前面举的例子并不是100个天线那么简单, 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高频电流在一块金属板上会倾向于从表面和边缘走,很多信号的返回路径存在问题的话,可能会在某处形成较大的电流,而不是前面所说的几十毫安.

不多说了, 你如果有机会去调试一些PCB并在10米暗室里测试的话, 会知道电路板上一些小小的改动有时往往就能引起结果的巨大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8-10-12 2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avis 于 2008-10-11 19:20 发表
你确定你接受过大学教育么……


你不过就是个给商家做广告的网络 GUN 手,查查你的帖子什么都暴露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10-12 23:26 | 只看该作者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不是身体的器官发出的声音本身有问题,而是靠听声音的方式检查身体器官的好坏,器官不是靠声音工作的,和用靠仪器检查信号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是如出一辙的.讨论半天其实想讨论的就是所谓的辐射问题,连高压电线电塔这也远远达不到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电磁辐射标准,但作为电器的辐射的标准,美国有研究机构表明对人体是由影响的,对人体的细胞就有影响,但绝不是致命影响,这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电脑作为一个电器本身就有影响的,所以机箱对其辐射的屏蔽是毋容置疑,小到刮胡刀都有辐射,大到电机一体化的汽车,现在丰田做广告的此种车,在美国早有风波,电动机被指影响健康,有用心脏起搏器的人直接受影响,很多使用者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听说已经在诉讼阶段了.都说手机辐射产生的脑肿瘤是7 8后的事情了,但我们生活中怎么多的电器辐射,不只是电脑在辐射我们,所以在辐射我们的不只电脑,微波电器才是大杀手.既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国外各个电器厂家早就有这方面的标准了,我们不是只生活在电脑的世界里,

[ 本帖最后由 蒋PJ 于 2008-10-13 00: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10-12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5# 蒋PJ 的帖子

很好,你把这话转发十个论坛,看看大家怎么评价。
你乱丢书袋不是第一次了,这次横跨模电数电EMC乃至生物化学多个领域,可是怎么就没见着一句半句着调的话呢?
这个主题不是你讨论的范围,撤了吧。

[ 本帖最后由 Travis 于 2008-10-12 23: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8-10-12 23: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蒋PJ 于 2008-10-12 23:26 发表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 ...

2.0以上区别不大了,新标准是为了减少成本,考虑减少待机电压

相当地佩服你能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8-10-13 0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LIW 于 2008-10-12 16:48 发表



呵呵, 测EMC的时候是用相距10米的天线来测试.

前面举的例子并不是100个天线那么简单, 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高频电流在一块金属板上会倾向于从表面和边缘走,很多信号的返回路径存在问题的话,可能会在某处形成 ...


呵呵....   这样下去还是会回到闭路场和天线的分别上   我始终认为闭路跟天线完全不能等同    两套理论两套公式的东西   至于测EMC距离这个对辐射而言没有针对意义  是接收天线的事情   接收天线的规格足够的话我能接收外太空信号   而很多人家里的电视机超过5米遥控器会失灵   天线自身差异而已

你提到趋肤效应而我更在意波瓣功率以及宽度   实在不想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了   不然上公式摆龙门经验主义是必然趋势了   我不是专业搞PCB布线测试的阁下也不是专业搞无线通信传输的    退一步   如果我们都同意PCB跟手机辐射是两码事的话   就没有任何意义继续码这个外人看来犹如火星文的贴了   

很高兴同阁下讨论以及过招   祝研发项目顺利

[ 本帖最后由 QQSFF 于 2008-10-13 00: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8-10-13 0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蒋PJ 于 2008-10-12 23:26 发表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 ...

很好:thumbsup:    小朋友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总结  这里就交给你了{hug:]     
但是以后你长大要入EE专业的门请考虑再三   因为做这个的基本都是像LZ和我一样每天实验室看文章满脑子专业理论的不正常人类     但是我没有想到做这行的也会吸引如此多乃至学经济的朋友都有兴趣参一脚   因此深深荣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8-10-13 0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蒋PJ 于 2008-10-12 23:26 发表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 ...

很好:thumbsup:    小朋友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总结  这里就交给你了{hug:]     
但是以后你长大要入EE专业的门请考虑再三   因为做这个的基本都是像LZ和我一样每天实验室看文章满脑子专业理论的问题人类    但是我没有想到做这行的也会吸引如此多乃至学经济的朋友都有兴趣参一脚   因此深深荣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8-10-13 0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蒋PJ 于 2008-10-12 23:26 发表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 ...

很好:thumbsup:    小朋友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总结  这里就交给你了{hug:]     
但是以后你长大要入EE专业的门请考虑再三   因为做这个的基本都是像LZ和我一样每天实验室看文章满脑子专业理论的问题人士    但是我没有想到做这行的也会吸引如此多乃至学经济的朋友都有兴趣参一脚   因此深深荣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08-10-13 0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蒋PJ 于 2008-10-12 23:26 发表
从信号角度说,集成电路板上众多线路的信号传输,必然会由此产生电磁场,一般会相互干扰,所以靠仪器看其波形等方面审查其信号传播的完整性,信号本身不是靠像无线电方式的电磁波传递的吧.好像医生用听筒检查身体状况好坏 ...

很好:thumbsup:    小朋友   这里就交给你了{hu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8-10-13 0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avis 于 2008-10-12 23:56 发表


相当地佩服你能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

用我帮你列举吗?
电源的
ATX12V  2.0是为了照顾CPU 奔腾D和6800U显卡电老虎 12V不够用的情况,而又因为INTEl从安全标准限制了对12V单路的A数标准,与ATX12V 1.3标准相比,ATX12V 2.0改进了采用双路+12V输出设计,而且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改为24Pin输出,另一个重要改进就是转换效率增加了。ATX12V 1.3标准规定电源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68%,2.0标准则将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
ATX12V 2.2标准没有提高+12V的电流持续能力,相反有所降低,但大幅提高了+12V电流的瞬间输出能力。沿用2.0规范的双路12V输出 ,转换效率仍旧要求转换效率为80%,
ATX12V 2.3标准出180W、220W、270W三个功率级别的单路+12V电源标准,简单就是各个输出可以调节互补,ATX 2.3电源去掉PW-OK信号,降低电源与主板兼容,同时还简化了主板工艺,间接降低了主板的设计成本.无铅工艺,转换效率仍旧要求转换效率为80%.
2.0以后的总体说就是对转换效率为80%的要求原来越准确严格,对待机功率的要求越来准确严格.
如果是一款好的电源只要在2.0版本以后的,主要看看12V 5V 3.3V的A数可否够用,如果以上要求相同,我宁愿买2.0版本的电源,因为同样的价格可以买个牌子质量更好,功率更大的好电源.科技是在进步的,有钱当然是越新越好,不过用同样的价格买相对更好的东西就是DIY.你就就接着忽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8-10-13 00:5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简单的事情一定要搞得很复杂,科学和理论是把复杂的事物更简单的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明白.而忽悠就是相反,搞得超复杂把你忽悠了,就卖拐杖给你了.网络GUN手的一套就是伪科学,一般同样的价格,了解的人是可以买到一款牌子过硬质量各个方面做到比2.3更好的好点的2.0电源的.除非你用高端的显卡,主板都有8口供电的.这些和电源的版本无关,要不买8口显卡的电源转界口,要不买价格高的新电源,貌似底端的2.3电源也不一定有显卡8口供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8-10-13 10:0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去掉PW-OK,所谓转换效率最小要求80%,不知道是哪个媒体YY出来的,被你一字不落地全捡了去了。
而你能说出减少待机电压这样的话更是说明你缺乏对电源起码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SFF 于 2008-10-13 00:15 发表


呵呵....   这样下去还是会回到闭路场和天线的分别上   我始终认为闭路跟天线完全不能等同    两套理论两套公式的东西   至于测EMC距离这个对辐射而言没有针对意义  是接收天线的事情   接收天线的规格足够的话我 ...


天线是有多种形式的, PCB上本来就有各种频率的信号,加上其各次谐波, 而且高频电流又很容易到处乱跑, 很容易在一些地方发生谐振. 但是多说没意思了.

工作中和学习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成为一个过的去的engineer,都需要非常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说出来的东西需要自己有很深的理解和把握.不然做不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8-10-13 12:25 | 只看该作者
阁下很喜欢给人上课么  从英文到学术到开发让人受益匪浅  做这些年研发还能保持如此热血的心态  PFPF

其实我对这些2B玩意完全无爱  也没有搞研发的心态   讨口饭吃的工具就好   考试做论文英文还有做项目都是混   混完这个学位马上闪人转行-_-

[ 本帖最后由 QQSFF 于 2008-10-13 12: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SFF 于 2008-10-13 12:25 发表
阁下很喜欢给人上课么  从英文到学术到开发让人受益匪浅  做这些年研发还能保持如此热血的心态  PFPF

其实我对这些2B玩意完全无爱  也没有搞研发的心态   讨口饭吃的工具就好   考试做论文英文还有做项目都是混   ...



去做sales应该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8-10-13 1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avis 于 2008-10-13 10:04 发表
所谓去掉PW-OK,所谓转换效率要求80%,不知道是哪个媒体YY出来的,被你一字不落地全捡了去了。
而你能说出减少待机电压这样的话更是说明你缺乏对电源起码的了解。


你就继续忽悠吧,我连续看看了3遍我的帖子,都没有你所谓的"待机电压"这个词,还有就是我从来没提过"最小转换效率要求80%",INTEL关于换效率这点分,1强制标准2要求标准~!如果你专业你该知道这个常识~!不知道你从哪看来的(真是偷换概念的高手)~!?还有就是去找找INTEL 关于CPU ,电源版本的白皮书文件去.看看符合2.3标准对转换率的要求去.
http://www.go-gddq.com/html/2007-10/425154.htm INTEL官方2.3标准大家请看这里.

请找3.5.8查阅,转换效率要求80%的资料.看看INTEL是否有这要求~!,不要随便侮辱大多数的媒体,就是有了太多的你这样的网络 GUN手,所以媒体的公信力才下降了~!

[ 本帖最后由 蒋PJ 于 2008-10-13 16:4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8-10-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7# 蒋PJ 的帖子

我刚想提醒你去ATX12V文档里翻翻你倒自己贴上来了
OPTIONAL和REQUIRED、RECOMMENDED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搞清楚了没?2.3版推荐达到80plus的要求,那么没达到推荐水平的电源就不符合2.3规范了?符合了2.3规范的电源因为2.3的推荐水平比2.2高,就自动获得了比2.2更高的效率?

2.0以上区别不大了,新标准是为了减少成本,考虑减少待机功率

[ 本帖最后由 蒋PJ 于 2008-10-13 16:57 编辑 ]

这个帖子是你几分钟前刚刚才改过的,可惜啊可惜,还是没说对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8-10-13 18:38 | 只看该作者
就事论事,你还是没看INTEL文件里的说明,INTEL文件里明明是能源之星的标准,跟80PLUS没一点关系,的确如果达不强制标准就绝对不是2.3标准的电源,而且文件中能源之星的新标准是欧美强制执行标准,如果在此之后生产的电源达不到此最新能源之星的标准的话,欧美就不允许卖的.一些性价比好的2.0的电源,在新标准推出之前就有达到了很多新标准的水准,个人以为主要从前版本的电源待机功率会高几W~!还有就是无铅等环保工艺.
80PLUS标准比最新能源之星的标准,在电源上很多方面更严格,主要侧重在电源的转换效率,而此外最新能源之星的标准有侧重在待机功率上有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4-6-19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