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ssk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视频总向高清方向发展,没想过发展高帧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6-23 14:38 | 只看该作者
片源就是24, so it's hard to convert, maybe next ti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6-23 16:21 | 只看该作者
在天朝大陆大家根本没有机会体验60fps的好处,看NBA总决赛,TVB HD的画面看起来跳跳的,就是因为帧数不够,很不流畅。但是下过一次ESPN 720P 60fps的录像,那种感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爽!

很多人口说没有差别,这是 ...
winfast007 发表于 2009-6-23 13:46

确实 体育频道就该老老实实用60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6-23 17:01 | 只看该作者
牛人真多,全部看完了。长了蛮多知识,我记得以前玩游戏,DC的游戏蛮多都是60fps的。梦游美国很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6-23 19:17 | 只看该作者
81# bull
关键不在于摄像机上面,我的朋友,关键在于前后端设备已经沿用了80年的电影工业的习惯上面,这是基本不可能被动摇的东西。我们的导演从开始学习拍摄开始就是24帧,所有的手法的一个立足点就是这个24帧,别小看这个,24帧和60帧的包含信息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以前这部电影用24帧拍出来很自然,改成60帧就会发现怎么那么别扭。要说摄像机倒是好办,上一代的F950就可以支持1080p/60的格式,现在那玩意也不是过分的贵,没记错的话好像30来万就能拿下来。问题是别的东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6-23 19:24 | 只看该作者
81# bull
其实,数字电影最大的优势不在于这里,而在于传统电影都要经历负片-正片-原始拷贝-发行拷贝这个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清晰度都要下降一个等级。实际上我们说得胶片的高清晰度指的是负片和正片,这俩玩意在电影公司里面能看到的都不多。到了发行拷贝这块嘛,你只能祈祷您去的这家院线的关系过硬拿到的是第一手发行拷贝了。这东西在传统胶片电影里面是无解的。
btw:现在许多老电影的高清数码版也是电影公司拿出负片或者正片来进行数码化的结果,而公认的由负片转化过来的蓝光画质明显优于用正片做片源的版本(但是舍得花老本用负片转的可不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6-23 20:00 | 只看该作者
81# bull  
关键不在于摄像机上面,我的朋友,关键在于前后端设备已经沿用了80年的电影工业的习惯上面,这是基本不可能被动摇的东西。我们的导演从开始学习拍摄开始就是24帧,所有的手法的一个立足点就是这个24帧, ...
wuhao911 发表于 2009-6-23 19:17

所以我说的是高度动态的画面 比如拳击 击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6-23 22:49 | 只看该作者
在天朝大陆大家根本没有机会体验60fps的好处,看NBA总决赛,TVB HD的画面看起来跳跳的,就是因为帧数不够,很不流畅。但是下过一次ESPN 720P 60fps的录像,那种感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爽!

很多人口说没有差别,这是 ...
winfast007 发表于 2009-6-23 13:46

用60fps拍出来的节目用24fps回放当然跳,中间缺失了36fps能不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6-23 23:20 | 只看该作者
88# bull
恩,体育节目确实应该用60,反正对画质要求也不高,4:2:2也够用了。池上的高速机器怎么算也比创世纪一类的便宜多了。对于前期和后期的要求也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6-23 23:25 | 只看该作者
88# bull  
恩,体育节目确实应该用60,反正对画质要求也不高,4:2:2也够用了。池上的高速机器怎么算也比创世纪一类的便宜多了。对于前期和后期的要求也不高。
wuhao911 发表于 2009-6-23 23:20

4 4 4标准感觉就是脱裤子 放 X
还不如直接用RGB拉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6-23 23:58 | 只看该作者
用60fps拍出来的节目用24fps回放当然跳,中间缺失了36fps能不跳吗?
pcitpy 发表于 2009-6-23 22:49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欣赏到这样的NBA比赛直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6-24 08:27 | 只看该作者
91# bull
4:4:4不就是全采样么,只不过一个是YUV一个是RGB罢了。用这个做节目没人敢做,一天光设备租金就十好几万,谁租得起啊。CCTV不到重大任务也绝不允许随便动用高清车和高清演播室。
1080/60p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没办法使用4:4:4的全采样所以只能够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而且也没几个人用得起。现在最高的标准是24p,只有这个可以在大预算的电影勉强可以接受的成本下实现4:4:4的全采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6-24 08:31 | 只看该作者
91# bull  
4:4:4不就是全采样么,只不过一个是YUV一个是RGB罢了。用这个做节目没人敢做,一天光设备租金就十好几万,谁租得起啊。CCTV不到重大任务也绝不允许随便动用高清车和高清演播室。
1080/60p最大的缺点 ...
wuhao911 发表于 2009-6-24 08:27

所以说穿了还是设备太贵闹的。不过谢天谢地,除了摄像机以外,其他的设备都是纯数字的,
摩尔定律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6-24 12:2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欣赏到这样的NBA比赛直播
winfast007 发表于 2009-6-23 23:58

我是说用24fps拍的片源用24fps来回放是不会感到跳帧的,顶多就是有些很快的动作看得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6-24 15:42 | 只看该作者
分辨率>3D>帧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9-6-24 19:06 | 只看该作者
97# rx78meng

自己找本手册看看,什么叫做1080/f24,这种模式下,明确告诉你,创世纪系统的记录极限只能是每秒24帧,这是机器的物理极限,什么时候你有本事超越物理定律再来说这个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9-6-24 19:10 | 只看该作者
97# rx78meng
您当导演的时候去找位摄像过来,跟他说我需要一台能拍摄100FPS的数字机过来吧,这摄像会抽你的。丫肯定心想,这哥们吃饱了撑得非得拿池上的高速机来拍电影。至于能拍出什么杂碎,您自己看吧,反正呢,据我所知,池上和sony的高速机的取样高于60fps的时候最高也只有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6-2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容量?怎么楼主不考虑下容量问题,60帧每秒的1080P蓝光高清影片的所需容量绝对比25帧的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6-25 15:41 | 只看该作者
30-60我眼笨,看不出有什么分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6-25 17:14 | 只看该作者
102# cloud1977
兄弟,记录容量绝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过高码流带来的前后端设备还有80年以来电影工业对于24帧的习惯的问题。目前投入商业使用的最先进潘那维森创世纪(也就是SONY的CINEALTA)支持的最高码流就是在1080/f24下以全采样4:4:4记录的1.3gbps的双通道HDCAM-SR,再高,再高成本根本无法想象。就这套东西不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影片也根本就用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6-26 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9-6-26 00:11 编辑
102# cloud1977  
兄弟,记录容量绝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过高码流带来的前后端设备还有80年以来电影工业对于24帧的习惯的问题。目前投入商业使用的最先进潘那维森创世纪(也就是SONY的CINEALTA)支持的最高码流就是在 ...
wuhao911 发表于 2009-6-25 17:14


现在摩尔定律仍然有效,这种纯粹拼速度的东西 很快就能实现 降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7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